广州教育局将小学课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意义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2-25 04:24:14

就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模式而言,10分钟与15分钟的课间休息并无实质差别。

学生们依旧被要求留在教室内,若需上厕所则必须领取牌子并按顺序进行。

唯一的优势便是那些睡眠不足的孩子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在课桌上多趴几分钟补充睡眠。

仅仅延长课间休息5分钟并没有实质意义,反而赋予了教师5分钟的合法拖延下课时间。

如果教育部门希望真正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唯一的方法是强制学生离开教室,其他任何措施都只能解决表面问题。

在上海,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钟,但经过一个学期和多位家长的交流后发现,这10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际上很难得到保障。

许多老师会选择拖堂,即便不拖堂,很多学校也规定非必要时不得离开教室。

虽然这一规定可能没有明文记录,但通过老师的口头传达和反复强调,顺从的学生确实遵守了这些规定。

在教室里坐了几十分钟后,那昏沉又紧张的大脑,在这短短10分钟内真的能够得以休息和放松。

同学间偶尔产生的小摩擦与不愉快,也会在课间的欢声笑语中消散得无影无踪。

教室里即便发生了矛盾,到了课间玩耍时,大家又会一笑泯恩仇,类似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毕竟大家都忙着玩耍、忙着享受快乐,谁还会有心思去故意找同学的麻烦,甚至进行霸凌呢?

反观如今的课间和校园,活力似乎全然消失不见。

孩子们安静得不像是朝气蓬勃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表现得过于沉稳。

这样做虽然确保了安全,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只是似乎没有人真正在意罢了。

就像学校规定早上8:00到校一样,最终不过是一纸空文,徒增笑柄而已。

说起“早晨8:00到校”的政策,刚开始时,老师在群里发布了作息时间表,上面确实写着8:00开始上第一节课。

但孩子回来却说,老师口头通知要求7:40到校交作业。

过了一个月,老师又口头通知要7:30到教室晨读背诵。

再过一个月,变成了7:20到教室。

现在更是提前到了7:15。

这些文件如果没有附带惩罚措施或责任追究,大家也就看看罢了,千万别当真。

教育局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们真的检查督促落实了吗?有校长因此担责吗?

“课间15分钟”本来孩子还挺高兴的,能多休息5分钟。

可孩子说:“虽然作息时间改成了15分钟,但班主任要求后5分钟进班自学。”

你们还会有期待吗?国家政策并不少,关键是落地太难了。

有时十分钟显得漫长,有时却转瞬即逝。

童年时,十分钟足以溜回宿舍小憩,或是与伙伴们跳绳数轮。

而如今,十分钟匆匆过去,打水归来便铃声响起。

十分钟常因拖堂而消逝,紧接着又要准备下节课的课本。

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显得紧张,排队等候已占用大半时间。

更别提去大操场嬉戏了。

问题的核心难道是纠结于将课间十分钟延长至十五或三十分钟吗?

难道不应是还给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奔跑、跳跃的那十分钟或十五分钟吗?

若能充分利用这十分钟,避免拖堂,孩子们便能释放天性,无需额外延长时间。

若延长时间只是为了更好地拖堂,那便失去了意义。

从之前提议还孩子完整的下课十分钟,到现在呼吁延长至三十分钟,似乎并无太大改观。

孩子们依旧从早上八点到校后久坐不起,晚上回家继续伏案写作业。

课间十分钟仍被局限在教室内,最多只能与同学闲聊几句,除了大课间外不能前往操场。

课件也多为PPT展示,鲜有板书。

年复一年视力检查时,又会发现许多孩子近视加深。

班级里十几个孩子都已近视。

老师仍旧不敢让孩子们课间外出活动。

还会时不时巡视,一旦发现有孩子胆敢走出走廊就会扣分处理。

学校担心孩子摔倒受伤,家长同样忧虑重重。

学校是孩子们停留最久的地方,应当把握好张弛之道。

最佳方式是在课间十分钟鼓励孩子们外出活动。

如果担心意外发生,可以由老师带领进行。

而非简单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 2025-02-25 17:39

    十五分钟都玩疯了,上课铃响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