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末江南士绅大多数都没有家国情怀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2-28 04:40:04

你知道苏格兰和英格兰这对老冤家死对头,是怎么合并成一国的?

当年英格兰打了苏格兰几百年,苏格兰人尸山血海宁死不肯和英格兰合并,但是最后是怎么回事?

因为苏格兰全体士绅套牢了。

江南士绅心中所想的是:

本地遭遇灾荒,此乃良机啊,可借机低价购入土地。

北方发生灾情,亦是好事,廉价劳动力就此有了来源。

李自成攻打北京,甚好,北方一旦动乱,皇帝迁都之后,岂不皆听命于我们?

鞑子进犯北京,妙哉,如此一来国家便真由我们掌控了。

鞑子侵袭山东,与我何干,还有黄河天险在呢。

鞑子越过河南,无妨无妨,淮河定能拦住他们。

鞑子渡过淮河,稍显麻烦,不过还有长江天险,大不了划江而治,南北朝的局面也不是没出现过。

鞑子攻打长江,大事不妙,乡亲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大明共存亡。

鞑子过了长江,国朝养士三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鞑子破城了,头皮痒,水太凉。

在中国北方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更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入侵。

正因如此,北方人深知唯有联合起来,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当游牧民族对北方的任何一个区域发起进攻时,其他地区必须毫不犹豫地全力投入救援行动。

例如,倘若山西遭受游牧民族的入侵,那么陕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等地,都应当即刻动员所有力量,迅速前往山西进行支援。

因为一旦游牧民族成功占领山西,接下来陕西、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份也将难逃厄运。

要实现各省之间的紧密联合与有效支援,仅仅依靠各省之间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

从军队的征募与训练,到粮草的调集供应。

从各地出钱出人的合理分配,到功臣的奖励表彰。

从惩罚拖后腿的行为,到妥善安顿烈士家属等一系列事项,都是极为庞大且复杂的工程。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一个能够凝聚各方力量的核心朝廷。

一旦这个中央得以确立,所有人都必须坚决服从中央的统一安排。

无论从事何种事务,只要涉及团队合作,这种统一协调的模式都是不可或缺的。

否则,事情很难取得成功。

北宋时期的灭亡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当时太原城被敌军攻占,而朝廷却犹豫不决,未能及时发兵救援。

彼时朝廷的掌权者,恰恰是来自江浙地区的知识分子。

岳飞的含冤被杀也是类似的情况。

事件的领头人物是皇帝和秦桧,背后则是整个江南地主阶级的支持。

江南地区的地主们根本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收复北方失地。

对他们而言,打仗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即便收复了北方,后续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建设。

眼前的现实利益对他们更具吸引力。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封建农业社会背景下,地主群体和知识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明朝的覆灭,与江浙地区的知识分子势力崛起有着密切关联。

这些所谓的东林党人掌握着朝政大权,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却无人愿意出资救国,更无人愿意承担责任。

在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天,崇祯皇帝上朝时,却发现大臣们集体缺席。

他的贴身太监率领军队在城头抵御敌军,但终究寡不敌众,败退下来,陪伴着他在煤山上结束了生命。

满朝的知识分子竟不及一位太监忠诚可靠,这不禁让人感叹:值得我们尊敬的,竟是这样一位太监。

拥有整个北方作为天然的安全屏障,江浙地区的地主和知识分子们却沉浸在安逸之中,忘却了战争的威胁。

他们所关注的最大问题,不是国家的安危,而是与邻近地区争夺土地、水源。

南方的百姓被他们煽动起来,参与无休止的械斗。

南方的人民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以浙江义乌兵为例,这支前后七千人的队伍,在戚继光的领导下南征北战,声名远扬。但在戚继光到来之前,他们却是以械斗来争夺水源而闻名。

江苏、浙江、福建等地面对倭寇的侵袭毫无抵抗之力,却在争抢水源时表现得异常凶猛。

这些倭寇很可能是江浙豪门暗中豢养的打手,目的是为了垄断海上贸易路线。

朝廷不得不从山东调派将领来解决这场危机。

两千年来,江浙地区的豪门家族与小知识分子阶层逐渐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他们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竟能毫不犹豫地背叛国家、出卖集体。

且不论江南,单说京城本地的官员们,在李自成抄家时被抄出的巨额财富,倘若将这些钱分发下去,别说李自成会难以成势,就连满清此刻恐怕还在通古斯苟延残喘呢。

谈及家国情怀,皇帝的老丈人、舅舅之流可谈不上真正的家国情怀,在他们眼中,天下就如同自家的私产。

瞧瞧崇祯向他们苦苦哀求,他们可有舍得出血?

反而是李自成兵临城下,他们才有所“出血”,钱财没了不说,连性命都丢了,然而此时已为时过晚。

北方战火纷飞、天翻地覆之时,南方却只顾作壁上观,只因那屠刀还未落到自己脖子上,所以毫无危机之感。

等到满清挥师南下,制造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后,他们才惊恐万分,这时再向满清示弱求饶,人家满清又怎会理会呢?

家国情怀若不以强硬手段作为后盾,就如同那些身在海外表演爱国的富二代一般。

表演得无比逼真,却从未真正付出过一分一毫,平日里开着豪车招摇过市,稍有变故便翻脸不认账。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江南士绅们的演技着实太好,以至于将自己都融入其中。

而可怜无辜百姓却要跟着他们一起陪葬,这是何等的悲哀!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