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偷油逃税”,有待“技法反偷”

冯海宁 2025-02-16 18:50:22

福建漳州的俞先生向央视记者反映,不久前他在当地一个加油站给爱车加油时,很可能遭遇了“偷油”情况。河南的张先生在加油过程中也遇到过疑似缺斤少两的问题。执法人员对广西贺州市的一家加油站计量测试发现,实际加20升油时,加油机显示的加油量为29.91升。而公安联合相关部门查明加油站偷逃税款7.9亿余元。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7.18%,这意味着目前绝大部分机动车仍需要到加油站加油。然而,加油站“偷油”现象并不鲜见,10年前,加油站就通过油枪空转、修改参数等手段作弊,后一种手段沿用至今。由于这类“偷油”手段不断升级,并不是每个车主都能察觉,都能取证。

某些加油站既“偷油”也逃税。例如在广西贵港一家加油站,执法人员在其杂物间里发现另一台电脑有隐藏的“加油站远程控制程序”。这个作弊系统,不但从消费者每加一箱油中偷走1.5升,而且通过少报加油次数来偷税,还能“毁尸灭迹”——即每次完成内部结算,就立即删除后台电脑加油数据以规避检查。那么,这是如何实现的?

据悉,作弊首先要破解计控主板上具有防作弊功能的两大核心芯片——计量芯片和税控芯片。我国实行生产许可制,全国指定生产企业仅两家,其中一家将这种本应严格控制的税控芯片源代码,提供给专门生产加油机计控主板的企业,后者将生产的具有作弊“后门”的计控主板提供给加油机生产企业,进而流入部分加油站用于偷油逃税。

由此看出,加油站作弊背后是黑产链条,其危害不止侵害消费者权益,也造成国家税款流失,一个加油站仅半个月就偷税131万余元。所以,要对加油站“偷油逃税”及其背后的黑产链条进行全面打击。2023年8月多部门开展的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共侦办案件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8名,起到有力震慑,但还需常态化“反偷”。

笔者以为,强化“技术反偷”很有必要。既然加油站“偷油逃税”越来越高科技化,那么如何进一步从技术角度防作弊,就值得有关方面深思和探索。现在看来,既要加强技术源头治理,杜绝两大核心芯片生产企业为作弊提供暗支持,也要加强技术监测、视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防范加油站作弊。即以技术监管魔法打败作弊魔法。

加强“法治反偷”是终极治理手段。除了依据现有法律对作弊加油站开出行政罚单外,更要以涉嫌盗窃罪、诈骗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只有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才能发挥应有的惩治和震慑作用。同时,有关部门要对加油站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使加油站防不胜防才能遏制其作弊。

另外,如何教会车主发现被偷油并取证,以及鼓励车主投诉、起诉,也是遏制加油站作弊的有效手段。上述俞先生怀疑被偷油,投诉后,执法人员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或说明加油站规避检查手段更高明。这需要对消费者和执法者进行“专业武装”,使其善于发现问题并取证。鉴于“偷油”伴随着偷税,相关部门应当合力打击加油站作弊。

0 阅读:18

冯海宁

简介: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