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大热的科教兴国、科技特长生培养的大趋势里,那么,科学课、编程课、机器人课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才好!
为什么要聊这个呢?因为相当重要呀!
有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学了5、6年乐高拼搭就是在学机器人,结果错失了孩子培养机器人特长的机会;
还有家长让孩子学了多年编程课,却从没想过编程的学习规划要怎么做才系统;
还有家长,一直以为科学课不重要,错过了新课改最重要的信息——科学课成加法,科学课成必修课,这就给孩子的初中学习拖后腿了!
这些每次在直播间里谈起来,听到大家说“啊啊萌芽说我才知道”,我心里都是含泪的。
在孩子的学习规划里,信息差相当关键。
学很多特长都需要一个孵化、培养期,还有兴趣栽培期,太晚加入的话对孩子的挑战就相当高,十之有八都会选择退出。
所以今天的文章,请点赞、收藏、保存、仔细看,这是我带孩子走着科学、编程、机器人赛道的肺腑之言。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萌芽STEAM战队(科创/编程/机器人),或者想了解下面赛事的资讯,可以私信我,不错过信息差。


我应该是双减后的9月份开始,就让孩子们学科学课了。也是全公号里第一个跟大家分享学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孩子要怎么学好科学课的。
那会儿还有很多人有困惑,比如“科学不就做实验嘛,为啥需要上课”“科学太费妈了,没时间陪孩子折腾”“科学课听起来就没啥升学帮助”“科学课是理科预备班?和理科有啥关系”……
但是从我第一次推荐科学课,跟着我上车的姐妹,我要跟你们说,咱们的选择被检验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你看上周我们为什么能集结萌芽的科创战队,去准备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各大科学赛事,关键就在于关注我的不少家庭这两年已经结伴走在前面了。
从科学到科创,科创更难、更有挑战性,但科学是地基。打好了地基去走科创,那便是水到渠成。
对于小学生,科学课是必修课,对于小学生,课外兴趣班必须得放一个靠谱的科学课!▼

截图选自《中国政府网》
说句大白话,科学课是初中理科启蒙的地基——
初中的物理+生物+化学=大班到六年级的科学课!
也可以这么说,科学课可以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花6年的时间,提前把初中理科需要学的知识点,全学一遍!
让孩子不至于零基础上初中学理科!(那简直是噩梦)
这也是为什么双减后,国家提倡科学教育要做加法,同时科学课直接进入必修课,一年级就开始学,三年级就开始考试。
《新课标》科学的比重也直接从7-9%上涨为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三大重点:8-10%!

所以不要说科学不重要,科学的重要和前瞻性一目了然,就看大家是否还视而不见了。
这些年我给孩子选科学课的标准是:必须选,越早选越好,减什么兴趣班都不能减科学课,能选小班直播课要首选小班直播课!
为什么看中小班直播课呢?因为科学素养需要滋养,这才符合孩子的心理成长!
科学课需要及时的交流和互动,特别是手忙脚乱的孩子们,在做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实验,不仅费妈还容易失败。
但在专业的小班直播课老师的引导和观察下,老师给到孩子的支持,比大人以为的还要多。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在老师及时支持和同学互学的氛围里,科学素养才能最终被沉淀下来,生根发芽。

我家俩孩子很早就把图形化编程学完了。比如我家孩子在学的小图灵编程,就是从Scratch到C++,再到信息学奥赛的整体培训体系。
高的编程水平对科创、机器人赛道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特别到了高年级、初高中的赛事来说,基本上很大一部分考察重点,都在软件编程水平方面。
那三种常见的编程语言怎么看呢?针对小学生我的建议是:
图形化编程Scratch:学生必修,越早学会越好,我家孩子是用1年的时间学会的,最晚大家不要超过1.5年!学会后就开始和科创、机器人赛道结合起来,非!常!香!
Python:看孩子个人兴趣,不感兴趣可以不用特地花时间了,这几年观察下来出口比较少。但python本身是很有趣的,里面有很多公式和算法都跟数学很有关系,喜欢就值得投资。
C++:如果下定决心要走CSP-J,那么三、四年级就要开始准备了,从趣味C++开始学起,坚持学下去,坚持2年以上会开始出结果。
那这三种语言如何区分呢?我给你科普科普。
ScratchScratch 属于图形化编程语言,操作指令界面是拖拽式的编程语言,利用拖动积木方块完成指令。

每个积木方块对应不同的参数,我们通过调整它们的顺序,从而实现我们想要完成的目的。
正因为不需要正式接触复杂的英文和枯燥的界面,所以Scratch更适合低年龄阶段或者刚开始接触编程的孩子。
PythonPython是代码式的编程语言,需要通过手写代码的方式来完成电脑对话和沟通,就是我们能想象的密密麻麻都是代码文字的页面和操作方式。▼

所以Python的学习,一般比较适合3、4年级以上的孩子,因为Python是采用英语界面进行指令操作的,没有中文语言的Python。所以Python的学习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
C++C++是编译语言,难度会比Scratch和python大很多。
但C++比Python等解释语言运行得更快,占用内存更少,运行效率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大赛中,比如信息学竞赛、CCC或者NOIP(信息学奥赛,相当于奥数的地位)的官方语言,都只采用C++。

下图是C++的操作界面,孩子是通过右边进行编程,从而操控行为。

所以三种编程语言各有千秋,我用一张图来表示更清晰一些。

如果孩子兴趣爱好没有非常明确,就按照我的建议走,会更高效。
不管如何,越早把图形化编程学透,省下来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不用再浪费在课外培训班了,特别是忽悠你要2-3年才能把图形化编程学完的机构,千万别报。
C++的出口是CSP-J,它是小升初坑班必备,但升学规划只有有和无两个选择,有就果断点坚持学下去,跟好的体系学,省下来的时间也是自己的。
如果又想兼顾软编的可塑性,也想兼顾升学规划,同时还有时间布局的家长,那就是小学3年级之前把图形化编程学完,3年级以后学趣味C++,开始为信奥做准备。

如果喜欢玩乐高、喜欢动手、喜欢玩游戏、喜欢钻研电子产品的孩子,对机器人是难以抵挡的。
这条路节奏快、对孩子的综合要求高,对孩子未来潜能孵化也高,但这里有几个要点,家长一定要早早明白:
1. 学乐高不等于学机器人。孩子乐高玩的不错,只是证明有学机器人的潜力,但机器人课程是非常系统地从“乐高拼搭-齿轮、机械动力-编程机器人课程-人机交互软硬交互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一整套体系。

所以哪怕孩子花10年学乐高拼搭,那也只是机器人学习的最早也最小的一环。懂了吗。所以别信线下的什么乐高机构了,很多孩子其实压根就没入门,白白错失了机会,还空花了海量的钱。
选机器人别看其他品牌了,锁定途道机器人就可以。不仅省钱,而且给孩子更加成熟的机器人体系,那才是关键。也是我家孩子学机器人的课程品牌。
2. 编程课和机器人课得两条腿走路。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先学机器人课,动手能力弱动脑能力强的孩子先学编程课。
但最后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在将来拿下一个“科技特长生”的机会,那么还是得两条腿走路的,也就是,都得学……

你肯定会纠结孩子时间这么少,怎么做到同时学呢,所以这个“两条腿走路”是穿插学的意思,我跟你说下常见的组合模式——
先机器人后编程路径如果孩子3、4岁动手能力比较强,那么不要犹豫,直接先学机器人,4、5岁就可以开始进行机械、齿轮动力组的学习了。
等孩子到了6岁后,能开始同步接触编程了,从Scratch开始,那时候参加各种小学阶段的机器人比赛,获奖率绝对是高的。
编程、机器人并行路径如果孩子从小动手能力弱一点,上了小学对编程和机器人也感兴趣,优先选编程作为主攻,穿插学机器人课程和参加机器人赛事,花3年时间把编程和机器人拉到比较均衡的水平。
机器人赛道在低年级的挑战难度还比较友好,有一点点编程基础对获奖率绝对有大帮助,而到了高年级组要求就高很多,那个时候,孩子的软硬件水平都要显著上去才好冲更高奖牌。
先编程后机器人路径这个路径社群姐妹反馈有线下机构推过,比如学编程2-3年再切机器人赛道,但我观察下来觉得还是挺坑的。
以我家俩孩子和我带队萌芽战队冲刺机器人赛事的经验来看,首先低年级组的机器人赛事编程技术难度并没有很高,完全可以做到“编程、机器人并行”,而高年级组机器人赛事编程技术难度高起来,就更需要孩子之前有编程基础,同时还需要有参赛经验。
所以以赛带练吧,好的教练带队非常高效。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陪孩子成长的这几年,我也时常想起这句话。
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国家战略,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现在这般重视科学。科学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拆分到物理、化学、生物简单的三科,它还包括启发孩子打开好奇心、探求欲和想象力的过程,需要灌溉、需要滋养、需要沉淀。双减后,科学教育要做加法!
编程和机器人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硬通货。我最开始让孩子接触这两个领域,更重要的是看中了会编程、会机器人的孩子,思考更前沿,思维更严谨、有条理,还能学到如何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这对孩子的未来学业、工作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到最后,发现科创、编程和机器人是混搭牌,科学基础打好的孩子,走科创赛道是顺理成章的;编程学好了对科创、机器人也如虎添翼;机器人学好了孩子的综合实力会非常高。
所以小学阶段多体验一下,不管孩子最后选了哪个赛道,在实战锻炼中,理科成绩和基本功也不差的!
希望可以对你有启发,如果想加入我们的萌芽STEAM战队(科创/编程/机器人),或者想了解下面赛事的资讯,可以私信我,不错过信息差。

群里见,Yours,萌芽。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