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看透局势,看透人心,看透敌人,看透自己

王老讲鬼谷 2024-09-28 17:36:38
眼光 韩信平定临淄,向东追击齐王田广。项羽派龙且领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前来援救齐国,在高密与齐王的军队会师。 宾客中有人劝龙且说:“汉军远离本土,拼死战斗,它的锋芒锐不可当。而齐、楚两军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士兵容易逃散。因此不如修筑深沟高垒固守,让齐王派遣他的心腹大臣去招抚已经丢失的城邑。已丧汉军之手的城邑听说自己的君王还健在,楚军前来救援时,必定都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在远离本土二千里的齐地,如果齐国的城邑全起来反叛它,汉军势必无处取得粮草,这样即可以不战就使他们投降了。” 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得很!他曾依赖漂洗丝绵的老太太分给他饭吃,毫无自己养活自己的办法;还曾蒙受从人胯下爬过去的耻辱,毫无胜过他人的勇气。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害怕。况且现在援救齐国,不打一仗便使汉军主动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可谈啊!如今与他交锋而战胜了他,半个齐国就可以归我了。” 劝谏者的眼光:看透局势,看透人心 出兵之时,龙且的宾客看问题的眼光非常客观。 第一,对比主客双方的心态。 汉军远来,是为客军,但是锋芒锐不可当,因为连续战斗,取得胜利,士气正盛。再加上客军作战,远离故土,人心凝聚,战斗力比较强。而齐国和楚国是主军,在本国作战,人心懈怠,怕死,一遇困难就容易逃散。 看透局势,看透人心,才能设计策略。 《孙子兵法·九地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第二,根据人心,设计策略。 宾客认为,楚军的上策是:深沟高垒固守,以消耗汉军。除此之外,还要派心腹大臣招抚已经丢失的城邑,这是从整体局势出发,在全局层面上,孤立汉军。可以说,策略高明。 第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就能获胜。 被汉军攻下的城邑一旦反叛,汉军的后勤补给必定出问题。当没有粮草可用的时候,汉军必然崩溃,这就能不战而胜。获胜的原理则是运作整个形势,为自己创造优势。形势胜,则自然战胜汉军。 可以说宾客精通兵法,分析了整体形势,分析了人心因素对战斗力的影响,并且抓住了攻破汉军的关键因素——粮草。然后整体布局,破局点则是断绝汉军的粮草。计狠莫过于断粮,只要断了韩信的粮草,再让他陷入孤立、分散,汉军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对于韩信来说,上策就是速战速决,不给齐军、楚军反击的机会;对于龙且来说,上策是稳固形势,然后逆转力量对比,最后才是全军出击。 但是,龙且没有听取宾客的建议。 龙且的眼光:轻视韩信,自以为是 此时,龙且的心理状态是轻视,既没有看透敌人,又没有看透自己。 他认为自己非常了解韩信,而且韩信非常容易对付。这样的看法是怎么来的呢?理由有两条:第一,早年间韩信吃不上饭,养活不了自己;第二,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没有勇气。 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能用来判断现在韩信的实力吗?根本不能,因为龙且对韩信的判断完全是老眼光,根本没有考虑任何变化。他还说自己很了解韩信,也许过去他们熟悉。毕竟韩信曾经追随过项梁,还在项羽手下干过。但是,龙且口中的韩信只是过去的韩信,很显不是现在的韩信。要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要知道现在是战场,不是比能不能吃上饭,能不能养活自己的能力,也不是在比敢不敢和流氓斗殴。 要知道韩信自从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一路从汉中打过来,没有败仗。还定三秦,击败了章邯;渡过黄河,俘虏了魏王豹和夏说;井陉之战,斩杀陈馀,俘虏赵王歇;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先声后实,招降了燕国;现在抓住齐王田广想要归降刘邦,中间出现的懈怠机会,一举攻占了大半个齐国。 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龙且又怎么能证明自己的自信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自我合理化。所谓合理化,就是自己一旦选择了立场,表达了观点,就要坚持到底。哪怕自我辩护,自欺欺人,也要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合理的。 龙且则是选择性使用证据,证明自己轻视韩信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样证明的的观点,既不客观,也不正确。可以说是完全忽略现实,而把比较建立在个人主观好恶之上。 自我合理化的方法在营销中可以得到精妙的运用。 比如,粗粮厂创造了两大营销方法。 第一,自设标准的比较法,也被称为雷式对比法。以己之有比人之无,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己之优比人之劣,还不得比死你。相当具有说服力,也相当具有迷惑性,最后连自己忽悠得相信了,自己无比强大。总之,自己拥有的优势就一定要比较,一定要无限放大,而自己没有的优势就刻意忽略。对手拥有的优势,就要刻意忽略,一定要无限缩小。 第二,自定义规则。也就是,自己创造规则,在自己的规则里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例如,创造跑分规则,利用跑分软件,把跑分高等于质量好,这就是以偏概全,这就是偷换概念,用设定好的规则创造高分,把人为的忽悠用到了极致。因为选择什么变量作为评分因素,如何评分,都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分高不代表质量好,把分高等同于质量好,是一种隐藏的洗脑。 真实的评价 龙且为什么不用韩信的战绩来评价韩信的水平呢?如果龙且能够客观地看待韩信的战绩,如果能够做到事前验尸,可能他的脑子会清醒一些。毕竟轻视韩信的,都已经死了。章邯轻视他,结果被围困在废丘,城破之时章邯自杀了。陈馀轻视他,结果井陉一战被斩杀。现在轮到了龙且轻视他。 龙且的比较方法就是专拿韩信的弱点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完全忽视客观现实,在这种轻视的心态下,做出的策略一定是一厢情愿的,而且是错误的。 策略选择 龙且选择的是战场决战,这是战胜之策。这种选择与项羽的常规战法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项羽总是在战场取胜,而且每战必胜。他手下的猛将当然会选择同样的战法。但是,孙子曾经说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而龙且轻敌,不分析战场双方的整体形势,只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战场决胜,已落下乘。 《孙子兵法·谋攻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龙且不能客观评估韩信的实力,极其轻敌,是谓不知彼;不能客观分析双方的策略优势,不能认知自己的长处,不能规划自己的上策,轻易选择战场决胜,是谓不知己,怎么能不战败呢? 结果韩信使用水攻,一战斩杀了龙且,击溃了齐王田广。并且迅速进兵俘虏田广,灌婴击败田横,曹参杀死了田吸、田既,全部平定了齐地。
0 阅读:19

王老讲鬼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