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产阶级尚未发展到足以确立为一个阶级,因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尚未带政治性以前,在生产力在资产阶级的怀抱里尚未发展到足以使人看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建立新社会必备的物质条件以前,这些理论家不过是一些空想主义者,他们为了满足被压迫阶级的需求,想出各种各样的体系并且力求探寻一种革新的科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恩选集》.第一卷.)
空想社会主义是从头脑里“空想”,想出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科学出发,从经济制度、发达程度,实现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圣西门、傅里叶,他们当时是从“道德”出发,看到工人阶级受苦受累、生活悲惨,就去进行社会活动,办高工资企业、公社,改善“低等人”的生活。他们未必是错的,因为当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为一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是自发性的、没有带政治性;所以,出现空想社会主义是必然的、也是先进的。之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又必然会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后,将早期萌芽的社会主义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这是理论上的需要,当然也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不能因此“讥笑”空想社会主义,否定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
有了父母男女,才会有子女小孩;如果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母腹中,孕育产生的。
任何事物都是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而来的,这是一个常理、定律。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无产阶级还没有发展成一个阶级、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只出现了社会主义的雏形,并未发育完整。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些“悲观”,或不切实际。它是从道德、人性出发,解决社会的“悲惨”,是公益性质的。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经济角度,尤其是经济的发达程度,来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彻底的改变。当经济生产形式发生变革后,一切腐朽不公正的事物,就统统消失了。
经济生产力是不断地前进的,社会发达水平也不停地提高的;比如再过一万年,那时的经济水平肯定比现在高——把那个“经济社会水平”起一个名字,马克思称为“共产主义”。这就是共产主义的来由,起个其它名字也可以,如“发达社会”,但马克思已经起名为“共产主义”了,就称为“共产主义”吧,这也就是共产主义为什么必然到来的原因。共产主义,也可以称为“未来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到了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普通人、学者会对社会的运作、公平正义有完整的、正确的论述,因为经济基础已是很发达了,人的思维意识也因此会发达高深。但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人们的认知、思想是有局限的,甚至是谬误。就像当年的“空想社会主义”,但是,若干年后,在那时审视现在,人们会对我们的思想感到“好笑”,就像现在的人看待空想社会主义。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于其“必然性”。因为社会主义,必然是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开始,是“空想”,慢慢地,发展、完善,成为“科学社会主义”。
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但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仍是巨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从道德角度”,这也正成就了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呢?因为空想社会主义可以弥补科学社会主义道德、人性角度的论述不足。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但导致太规律、格律,缺乏道德性,但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这些闲人连空想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