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志,人和人的思想观点不一样

石中毛 2025-02-12 10:56:19

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

(列宁.《卡尔·马克思》.《马恩选集》.第一卷.)

社会里的人,长相都差不多,有眼睛有耳朵,但思想却不一样。这个人,这样想;那个人,那样想。就是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矛盾着的社会生活。

这些人的观点是这样的、那些人的观点是那样的,尤其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见解;还有因此引发政治斗争,甚至政变、战争的。

在中外历史上,因为意向、观点不同,引发的政治冲突太多了;不同的政治观点,往往带来不同的政策、方针,甚至国策。在中共历史上,不同的观点之间的斗争,如果规模比较大,就称为“路线斗争”。因为“路线斗争”,引发的政治冲突,结果是很严重的;对不同政见者,有的领导人甚至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用“肉体消灭”的方式,清理、清洗。可见,人的意向、观点有多么重要。

从方向上说,这个人要往这里走,那个人要往那里走,意见不同,发生冲突。“冲突”的规模,有大有小;“小冲突”,会结下芥蒂、仇怨;“大冲突”,就很严重了。

从利益上说,如果能实现“利益均衡”,那还好说;如果利益对立、损伤对方利益,这样的事,就不好说了。而代表利益的,是人群不同的“意向”。

在学术理论方面,观点认识更是不同,发生的“论战”太多了。

所以,要想“统一思想”,那太难了。最好的方法是,社会上有一个主流正能量思想,兼有其它思想,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至于社会利益方面,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把“蛋糕”分的公平。

如果是“竞争对手”,那就更凶险了;经济上,同行是冤家;政治上,为了争夺一个职位,是什么手段也使出来的。

人和人的“意向”不同、有冲突,斗争就这样发生了。关键是斗争的结果,是谁胜谁败。所以,斗争能力就很重要。从社会大环境看,代表先进力量的那一派或那个人,往往会胜利;腐朽落后的势力,往往会败退。

“一千个脑袋,就有一千个思想”,人是形形色色的,思想也是形形色色的。但是,可以归类起来:大部分人的思想是怎样的、相似的,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社会进步的“关口”,要顾全大局,顺应“民意”、大潮流。

在中国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不同的学说流派共存,思想激烈争鸣,那是中国文化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国外,曾出现“文艺复兴”,各种思想涌动。后世的许多人,都怀念“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如果能那样,当然是好事;除了经济基础外,管控社会的政治体,如果能开放、包容,构造一个宽松、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就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从某种角度说,人和人的思想不一样,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让社会成为“百花园”、“百草园”,而不是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

“世事如棋局局新”,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文化程度、思维认识,以及青少年时期看的书也不一样,再加上个人的“经济基础”也不一样,至少每个人兜里的钱,数量也不一样多,还有职业、所属的阶级。这些,必然导致人和人的思想、意向不一样。这样的“不一样”,人又是“群居动物”,所以矛盾冲突产生了,也必然产生。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江湖恩怨几时休”。

虽然每个人的“意向”、思想,不一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正确的、错误的。就同一件事情,观点不同,但有的人的观点是错误的、邪恶的、不道德的。同样,另一些人的观点是正义的、正确的,站在弱小者一边。这是彼此对立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思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