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石中毛 2025-03-28 10:50:45

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第一卷.)

马克思论述“性”是人的本性,应该持开放态度。因此,共产主义被攻击为“共产共妻”。马克思看了眼社会,说公妻制一向就有的。

男嫖女娼、换妻、包二奶、偷汉子,这些,我们见到的还少吗?谁敢说一生只和一个异性发生过关系?所以,不要嘴硬了,就这么个现象。

性,是人类最基本、最健康、最合理的行为与需求,是天经地义的。动物发情交配,植物开花授粉;如果没有“性”,宇宙、万事万物就灭绝了。

而且,性是最美好的、最符合人的本性的。没必要遮遮掩掩,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性,也是一样。

但是,性的开放,不是“乱伦”、钱色交易、权色交易,而是有一定的伦理;不然,就是丛林里的动物,蛮夷、夷狄。

男女恋爱,再进一步的婚姻,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有的人认识里的动物式交配。看看《礼记》吧,如果不懂“礼”,就是“草莽鞑子”,就是养殖场里的事情。

发生两性之事、男女区别,最初的功效是让种群繁衍,一个物种不要灭绝了。但是,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现象:1、钱;2、权。同时,发生男女之事时,有比较好的感官。所以,掌握以上两者或其中一者的人,就和异性“交换”;“公妻制”就产生了。因此,人类比动物复杂,也更“下流”一些。动物繁衍交配,是出自原始本能,而人往往是出于物质的目的。

女人,一有机会,就“偷汉子”;男人,看见女人,就“串门子”。只有十几岁的纯真少年,才会傻乎乎地憧憬“爱情”。而且,就算收获“真爱”,可是过个几年、十几年,夫妻二人各有各的“情人”,互相“容忍”。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两性情感婚姻状态,遇见一个垂死的老年人,敢说只和一个异性有过?

“公妻制”、“公夫制”,是人类的常态;但是,其中有一个婚姻制度。这个“婚姻”,有个“排他性”;比如一个男人,老婆出轨了,要拿刀子去杀人。这种现象,是想不开、看不开:一直是这样的。而且,那个被绿的男人,往往自己还有个“情人”。

有的专家说,一个人喜欢不同的异性,是天性、天然的本性,因此应该实行“多夫多妻”。但是,这样的话,社会生产结构被破坏了,因为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的。

这种像动物一样的杂乱、混乱关系,除了从主观思想上“修养”、“克制”、对婚姻忠诚,等等。再就只能从经济上入手,让经济生产方式比较合理,上层政治伦理自然就改进了、进步了、文明了。

还存在有许多乱伦,母亲和儿子、父亲和女儿、哥哥和妹妹、弟弟和姐姐、女婿和岳母、公公和儿媳······遇见一个人,乍一看,人模人样,其实却和亲友搞乱伦,连丛林里的野兽都不如。

还有的人,搞“人与兽”,男子饲养母狗、女人饲养公狗······

性的文明程度,反映了人类整体的文明程度。如果在两性之事上,达不到文明的程度,就决定了整体的文明状况;或者说,“性”文明,是决定一切的文明。

作为个有理想、有道德、有人格的青年,不打算堕落下去,就应该修养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管别人怎样“乱伦”、乱搞,自己要洁身自好,守住身心的一片清净。

这样,就“鹤立鸡群”,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