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历,科举=高考?

我是个大司徒 2024-08-14 14:12:43

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司徒,我们今天经常会用一些现代的学历等级来对标古代的,比如我们会将某省的文理科高考第一名称作高考状元,甚至有人会问出,今天的大学生放到古代算不算秀才算不算举人。

那我们这期节目就来探讨一下古代的学历问题,首先,如果单纯的以知识量来看,别说大学生了,今天就是个中学生的知识量都足以碾压大部分古代人。

但脱离时代论学识就是耍流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穿越文你看着很爽?就是这些穿越者用现代知识去碾压古人,这就相当于你穿越回过去,遇见了幼儿园时代的自己,然后你把自己痛揍一顿。

所以我们这期节目就单纯的讨论古代条件下的学历构成,不要再说什么,古代的状元又怎么样?他懂解方程吗?会辩证法吗?你要这么说,那诸葛亮还不会编程序呢,牛顿连个电工都不如!没有意义。

好,废话不多说,开始正题,首先,我们不能单纯的拿今天的学历系统来套古代的学历系统,因为在科举制下,学历与权力是挂钩的。

这个与今天有很大不同,今天你就是考上了985研究生,你也只是在就业上有竞争力。

但你在古代一旦考上进士,那一步登天。

那你说科举考试是不是相当于公务员考试呢?也不完全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你考上了你也只是个科员,就算选调生最多也只是科级干部。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科举有所谓功名一说,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头衔,什么秀才、举人、进士等这些功名等级。

但这种模式,直到明朝才开始流行,明代以前,唐宋时期的科举,虽然科目繁多,但流程没有那么复杂,就简单的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地方官府进行考核称为乡试或解试,考中的人称为举子或举人,然后中央尚书省再对这些举人进行考核,称为省试,考中者称为进士。最后皇帝亲自再进行考核,称为殿试,殿试实际上就是个排名。

而在乡试之前,州县也会进行选拔考试,但不记功名,就是单纯的选拔而已,这个时候的科举没有后来那么多的头衔,没考上进士就是没考上,而从明代开始,明清两代的科举更加制度化了。

这一时期,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假设你是一位明清时期的学子,想考科举,首先第一步,就是县试和府试,顾名思义也就是由县衙和州府衙门举办的考试。通过了这两场考试,你就获得了一个学历,童生。

这两场考试,你可以认为是中考和高考,童生这个学历,你也可以认为就是大学本科生。可实际上,童生的比例比今天大学生要少多了。

但如果不是以全国总人口来看,而是以识字率和教育普及度,以及社会认可度来看,差不多就是相当于本科大学生。

孔乙己其实就是个童生,放现在也就是个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最典型的就是洪秀全了,也是个童生出身。

有了童生这个学历头衔,至少在社会上能证明,你是个学习的学生,与普通的庄稼汉不一样了,你也可以帮人做一点抄抄写写的工作赚点外快了。

但你如果同孔乙己一样,不肯自甘堕落,觉得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你就要继续参加考试,下一场考试,称为院试,这个院试的院指的是一省的提督学院。也称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

学政派人下来对童生进行考核,考试地点一般也是在地方州府,只不过由上级官员监督主持。

考上的人被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秀才,秀才这个称呼,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那个时候的秀才指的就是优秀的人才。汉唐时期的秀才科,也是察举和科举的一个科目,同进士是一个等级的。不过后来废除了。

宋元时期,秀才这个标准下降了,指的就是是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并没有功名。

而从明代开始,秀才正式成为科举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的秀才呢?单以学历来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硕士,最多也只是博士。

但是呢,那时候的秀才他不光是学历,他还享有政治权力。

从政治地位上来说,秀才,相当于县一级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现在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县,人大代表大概就二百多人。政协委员也二百多,加一块将近五百人。

今天一个县的人口大概是明清时期的十倍左右,明清时期每个县也就几十个秀才,比例差不多。

秀才的第一名被称为案首,能够考中秀才的,已经不能单纯的用学历去衡量了。他拥有一些说大不大,但在普通人看来说小也不小的经济和政治权力。

首先是经济利益,秀才每月可以领取朝廷发放的廪米,一般150石,还有一些额外的经济补助。

有人问这个字读shi还是dan,这我觉得你爱怎么读怎么读,以前读dan后来说读shi,怎么读顺口就行。

说回秀才福利,不仅有经济上的补助,你也不用服差役了,甚至你还可以申请免除一部分的人头税,这个是很大的福利。

其次是政治利益,古代的老百姓上了公堂,见了县太爷,是要下跪的。秀才不用,因为你跟他都是拥有功名的读书人,你见了他给他鞠个躬,尊他一声老爷就行了。

平时你作为基层老百姓的代表,老百姓有什么诉求啊,基层有什么情况啊,你去找县太爷汇报汇报工作也是可以的。

普通老百姓想要见县太爷还得打官司走流程,你不用。

而且,普通人一旦犯了罪,公堂上是可以用刑的!秀才一旦犯了罪,你是不能随便用刑的,要打也行,你得先跟学政汇报,革除他的功名。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有了这个时间差,有些有能量的秀才就可以从中斡旋了。

甚至有人要跟你打官司你都可以不用出庭,让家里的下人管家来就行了。

当然也有一些头比较铁的地方官不管那个,秀才犯了事儿照打不误,不过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因为秀才这个团体是比较抱团的。

你打了一个秀才,那其他秀才一看我的天啊!你这知县是想整我们啊!今天张三犯了事儿你打了,那明天我犯了事儿你不也得打吗?好,我们有的是办法整你!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我们集体罢考!地方生员罢考在那个时代不仅影响政绩考核,甚至会酿成群体性事件,地方官是要被问责的。

甚至有些地方的秀才们会因为不满地方官的所作所为直接大闹公堂,殴打官差,甚至殴打县令本人。

而且这种事件一旦发生,被收拾的往往是受委屈的地方官。

不过这种事情往往都是秀才们被侵犯了集体的利益才会发生的。秀才作为个人的话,力量还是不足的。

那你说既然秀才有这么多福利,那为什么会有穷秀才一说呢?

秀才穷不穷,完全看他自己,我刚才说的那些每个月可以领多少粮多少福利,这个只是政策,具体能不能领到手得看你所在的时代和地方,古代的地方财政也是经常捉襟见肘的,衙门的官吏也经常拖欠俸禄,更别提你个没有一官半职的秀才了。

说白了,这些钱粮不是工资,而是福利,福利这东西可发可不发,先欠着吧,下半年有钱了再看。

所以比较穷的秀才,比如范进在没有中举之前,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还得考老丈人接济。

但是对于本身家庭就殷实的人来说,秀才这个功名是锦上添花。

那你作为一名穷秀才,你应该如何让自己过的更好呢?

首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私塾。很多财主有钱人还是很乐意聘请你们这些秀才给家里孩子教书的,

其次呢,你要有除了考试做题的本事外,还会来事儿,口才也挺好,你可以去当个讼师,替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

干讼师还挺挣钱的。但是呢很多读书人还不乐意干讼师。为什么!因为那个年代,讼师这行是被人看不起的,你一旦走上讼师这条路,就证明你放弃科考了,人朝廷一看,你这人当过讼师,人品肯定不行,政审你都过不了。

所以那个时代当讼师的大多都是科考无望的读书人,一个秀才跑去干讼师,挣钱是真挣钱,但在别人看来你这是自甘堕落了。

而如果你觉得自己还颇有才华,还有点关系,也可以去给官员们当个幕僚师爷,也算是半只脚踏入官场了。

比如明代的徐渭,就是秀才出身。他就是曾经当过胡宗宪的幕僚。

当然,对于大多数秀才来说,继续考科举才是正途。

那接下来,你需要考的就是乡试,考中乡试的被称为举人。也就是范进中举的那个举。

明清时期,乡试是在省城进行考试,但清朝时,考之前省学政还要对你进行考核。

这里你可能奇怪,为什么省里的考试要称作乡试?

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再解答。

举人的第一名称作解元,唐寅唐伯虎就是当年乡试第一名,人称唐解元,不过唐伯虎也是运气背,他在进京会试的时候因为牵扯了舞弊案被下狱,终身禁考。

这个事儿其实很复杂,有机会我单独讲讲,那个电视剧《繁城之下》里,宋典史那个事儿就借鉴了这个故事。

好,说回正题,如果你如同范进一样好运,考中了举人,那你就算是出人头地了!

很多人不理解范进不就是中个举吗?至于发疯吗?

那你就要知道中举意味着什么?中举意味着你可以当官了。当多大的官儿呢?以明代为例,一般举人要是当官的话,基本就是县一级的县丞、主簿、教谕、训导等。

县丞相当于常务副县长,主簿相当于县委办公室主任。教谕相当于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县长,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长或者县重点学校的校长。

都是至少正科到副处这个级别。

当初海瑞就是举人出身,然后在福建南平当教谕。如果你排名靠前的话,当个县令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大多数举人并没有像海瑞这么好命,举人能不能当官,主要看运气,位置有没有空缺,没空缺您就得等着,等个几年那都是运气好的,甚至等上几十年,等到死都不一定能等的上。

但是呢就算你当不了官,至少你这个身份在这摆着,日子过的不会很差,首先,你有了这个身份,那即使是地方上的官府也都会敬你三分,其地位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县人大常委或政协常委。

县太爷执行个政策,审个案子啥的,你也可以去提意见。

因为虽然你不直接掌握权力,但在地位上,你同县令其实是同一级别的。

而且都说穷秀才,没有说穷举人的。当然,如果举人自己想穷比如海瑞那样刚正不阿那没办法。

通常情况下举人想受穷是不容易的。你要知道举人所享受的可不止是朝廷的福利待遇,还有许多隐性福利。

比如我们还是看范进中举这件事,说实话,《儒林外史》啊!我以后我有机会我专门讲这本书。

这本书真的是明清基层官场的活化石!

范进刚刚中举,曾经做过知县的张乡绅就上来送五十两银子和一栋别墅,随后更是有人送田产和门面店铺,甚至还有自愿上他们家当奴仆的!

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朝廷对举人的免税额度更大,将田产,店铺,人口等等寄存到你的名下可以避税。

而且不光是为了免税。这也是巴结你的手段之一,

毕竟谁知道你将来能走到哪一步,这也算是个提前投资了。

能中举的那都是人中龙凤,这也是为什么一听说范进中了举,原本对他冷嘲热讽的老丈人一下转变态度。

不过举人一半来说当官是有极限的,你学历低嘛,像海瑞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普通的举人估计一辈子最多是个正处级别了。

所以,如果你还想要更进一步,那接下来就要进行会试,会试就是在京城里考的试。

这个会是会集的意思,因为天下学子都会集京城了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你要是走了狗屎运,会试也考中了,恭喜你。你就是进士了,那就真是一步登天了!

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注意这个会元同状元不一样,状元是殿试的第一名,等会再说。

一般来讲,进士能当的官儿就比较多了,有在京任职,也有在翰林院任职的,不过大多数进士还是从基层做起,往往是从县令开始,地方上的一把手。

但进步空间很大,历史上的大多数名臣都是进士出身。一般来讲,某个地方要是出了进士,尤其是寒门家族,那真是祖宗八辈都冒青烟了。

不过如果你确实资质平庸,或者运气不好人缘差,一辈子当县令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来讲同一年的进士往往相互提携,同年嘛!这一年的主考官就是你们共同的老师。

会试结束之后呢就是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对你进行考核,殿试不进行淘汰,就是由皇帝亲自定个排名。

这个我们就比较熟悉了,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

状元这个称呼早在唐朝就有了,最早叫状头,指的就是第一名。

从隋唐到清末,有记载的状元一共是638名,现在我们将各省的高考文理科第一名都称作状元,其实也是图个吉利,古代每届全国状元就只有一个。

而榜眼这个称呼,始于北宋,最早指的是科举的二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犹如两只眼睛。

而到后来,第三名则被探花这个称呼所取代,所谓探花,最早与排名无关,是唐代的一种戏称。

唐代进士及第后会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就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说白了,就是给状元做陪衬的。

至于是什么时候探花一词被引用为第三名的称呼则没有具体考证,只知道,两宋时期偶尔有人这么称呼,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明代,制度上已经称呼第三名为探花了。

当然,除了以上功名外,还有个学历,叫监生,监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一般都是地方上推举的优秀的生员,比如一些秀才啊,还有一些门荫子弟。甚至还有一些花钱进来的。

他们可以不用经过乡试,直接参加会试。当然,这也是他们被人看不起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一些称呼,古代还有博士这个称呼。

博士先秦时期就有,不过博士这个称呼更多是一种泛称,他指的是对某一方面十分博学十分精通的人,这个词后来被用烂了,比如我们看《水浒传》当中,茶馆饭店里面的跑堂的店小二就被称为茶博士。

综上所述,在古代有了功名,那就等于跨越阶级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已经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了。

科举制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也是难能可贵的公平政策了。

1905年清朝灭亡前6年,清政府就宣布废除了科举制度,其实科举制最能体现出的就是中国古代王朝,外儒内法,儒表法里的特征。

我问你,科举是儒家制度还是法家制度?科举表面上来看,考的是儒家经典,但实际上,他这个形式却是非常典型的法家手段。

我刚才提到,乡试为什么称作乡试?唐宋的乡试是在州府考,明清的乡试是在省里考,为什么叫乡试呢?其实这个称呼源自乡举里选。

所谓乡举里选是儒家最期望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模式,由乡里,也就是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对人才进行推举和选拔。选举选举,选是上级对下级的挑选,举是由下往上举荐。

但科举制明显不是,科举就是儒表法里的结果,你看举人,明明是通过考试选拔的!但他非要称作举人,为什么?就是为了告诉世人我们用的不是法家那一套,而是儒家那一套!但实际上用的就是法家那套!

因为科举这个制度本质上就不是按照儒家的观念来执行的,虽然他考的是儒家的东西。

儒家希望的是,这个人能不能被朝廷所用,首先道德得过关,那道德怎么考核呢?就是通过乡里的评价来考核。你是不是个好人,朝廷不知道,但你们村长肯定知道。

有个很可笑的事情就是,我们看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用的教科书材料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但朱熹本人却是十分反对科举的。

朱熹就曾说:此邦学政其弊久矣,士子习熟见闻,因仍浅陋,只知有科举而不知有学问。

不光朱熹,历代大儒都对科举十分有意见,因为儒家本身就很反感这种自上而下的,不考虑道德品质的筛选机制。

这也是有学者分析,为什么大清还没亡就废除科举了,因为许多儒家的拥护者其实早就看不惯科举了。

其实科举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平,一切拿成绩说话,而它最大的弊病就是与权力挂钩,这就导致不仅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也限制了其他知识的传播。

而到今天,我们的考试制度更加多元化,不过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我们仍在努力寻找出路,我希望我们今后考试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分流而考试,而是真的能够筛选出有价值的人才。

好,本期到此结束我是大司徒,喜欢我的可以点赞三连关注我们下回再见。

0 阅读:0

我是个大司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