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区,你了解多少?穿越千年看福州!

张宝评房产 2025-02-06 10:22:40

新年第一篇,说点轻松的话题吧,关于福州五城区,你们了解多少呢?

其实,由于沉重的生活压力,很多新福州人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全面地了解福州。

至于90后的孩子,他们可能听得懂福州方言,但可能多数不会讲福州话了,当然对福州的了解,或许只是在自己生活的区域。

对于这座城市,你们了解多少呢?

福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就有不少本地人生活于此,为早期的闽越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福州纳入闽中郡。

当然,也可以往前追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昙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时期的黄土仑类型表明闽族先民们已在此以渔猎,农耕等人类文明。

所谓闽越族,是在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

如今福州版图中,五区是指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和马尾。

(因为长乐区是在2017年之后并入福州,之前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圈,本期主要聊鼓台仓晋马)

前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

三山两塔,一条闽江,既是千年古城,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会。

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提问福州那个区最为宜居,其实这根本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新年假期,拜访了很多朋友,作为本地人,在他们眼中,福州哪里宜居的话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间点在发生变化。

用其中一位朋友的话说,他们以前很羡慕“台江面”,现在却只想安静地在呆在仓山区。

本文是结合一些正史,参考一些民间资料,以及一些老一辈人的阐述,结合自身观点,聊聊现在福州五个区域,仅供消遣。

鼓楼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鼓楼区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州市的核心城区。

鼓楼闽都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福州历史上六次扩城,古城7.4平方千米都在鼓楼。

谈到鼓楼区,会想到两个地标名字:东街口和三坊七巷。

东街口在晋朝就已成为福州的商业区,历史超过1700年。

从地铁线路可以看到,在东街口有4号线和1号线这两个重要的地铁线路交汇于此。

三坊七巷,是福州5A级景区,也是福州的重要地标之一。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而在晚清至民国时期,这里有太多的风云人物。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当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三坊七巷里走出一批爱国志士,怀揣满腔热血,试图改变着民族命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建立起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初步改变了中国有海无防的被动局面。

林觉民在家与国之间,选择了后者,一篇《与妻书》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鼓楼和它的三坊七巷,走出太多的名人,对于中国近代史有深远的影响。

无论福州的版图如何扩张,鼓楼在福州一哥的地位都不会被动摇。

现在的鼓楼,有福州最好的教育资源,如钱塘小学,鼓楼第二中心小学,鼓楼实验小学等;

鼓楼有着全省顶尖的三甲医院,如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

鼓楼也能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五四路CBD就是福州最早中央商务区,吸纳了众多顶尖人才。

从现在的产业结构来看,未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从轨道交通看,辖区面积35.7平方千米的鼓楼区,有1号线,2号线,4号线和未来的滨海快线。

住在鼓楼区,能享受到太多的生活便利,因为一切配套皆已成熟,无需漫长的等待。

知道了鼓楼的过去和现在,那就要用历史和现代相交融的眼光去看鼓楼,就会知道为何是福州人心目中的YYDS。

台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想在某些方面能和鼓楼区掰掰手腕的,或许应该是台江区吧,至少曾经有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闽越王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因此得名。

在古代,水路运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台江的繁华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台江就有多条内河直通闽江。

凭借水路优势,台江发展了对外贸易,上通苏杭,南下广东,直到上世纪80年代,福州话里还有“台江面”一词。

在80年代的时候,台江的繁荣度可以体现在资金上。

那个年代好的店面一个月租金可以在200元左右,当时的教师一个月工资大概为40元。

当时的“台江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主要是指在码头办事的年轻人,比较显著的特征是脖子是挂着很粗的金项链。

再往前追溯的话,那就是在民国时期,福州的十里洋场烟花地就出自台江。

老福州人知道“白面”,“白面哥”之说,因为凭借当时的水路运输优势,在台江汛、田垱(即今天的中平路)一带,青楼林立。

图源网络,无不良引导

在那个年代,这些小姐姐是合法的,且是持证上岗。

她们不仅仅要比颜值,还需要考试,不少都通达诗词音律,甚至是琴棋书画样样拿手,

通过考试划分五个等级,不过每个等级交纳的税费也不一样。

由于这些女子需要化妆,当时化妆后面色变白,就把这些女子叫做“白面”,在这里消费的人叫“白面哥”。

当时,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允许这类职业存在,于是在1955年12月11日取缔了这些场所。

这里没有不良引导,只是告诉大家,曾经台江的繁华。

从80年代开始,台江的经济还是高歌猛进,以小商品,服装鞋帽生意为主;

而在那个时候,台江也逐渐有了歌舞厅,电影院,百货商场等场所。

只是,现在由于电商和网络行业的崛起,让曾经繁华度能和东街口掰掰手腕的台江商业区,也日趋没落了。

曾经,在台江的东西两面,是属于台江相对落后的区域,如今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台江西面是福州的北江滨CBD,这里有高端的写字楼,荟萃商业精英。

台江东面现在是福州的封面之一,因为金融街的夜景屡次登上央视舞台,也是福州的打卡圣地。

北江滨和金融街的CBD,似乎已经接过当年老台江片区的衣钵,用新兴产业升华了原先的经济链。

台江,还是那个台江,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反正还在续写着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换个地方而已。

(由于篇幅有限,仓山,晋安,马尾下篇再聊,未完待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