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支被收服的鄂伦春族土匪--莫氏兄弟

奇玮谈商业 2024-03-24 19:29:32

莫氏兄弟即莫东升、莫金生两兄弟,均为黑龙江逊克县的鄂伦春人首领。

本姓莫拉尔,祖辈都是浦拉口子一带的山林猎手。到了清代,家族成为世袭的“骁骑校”。

莫氏兄弟枪法出众,尤其是莫东升,十几岁时打移动猎物就能百发百中,在鄂伦春人中威望很高。

鄂伦春猎手

日伪时期,日军被抗联搞得疲于奔命,遂产生了收编常年在丛林狩猎的鄂伦春人对付抗联的想法,于是胁迫鄂伦春部落组建了六个“栖林人游击队”。

莫家兄弟也被日军征召,划归五道林第一小队。

莫东升曾当过兵,被任命为教官;莫金生则当上了班长。

第一小队负责对抗联作战和对苏侦察,所以日常训练以俄语、照相、伏击和囚渡等为主,这也是莫氏兄弟不同于一般土匪的原因之一。

经过训练的“栖林人游击队”,配备掷弹筒、七九式机枪、驳壳枪、马枪和地雷,手榴弹,在山林中战斗力很强。

1942年,王明贵率抗联三支队由苏联入境转战于大兴安岭一带,连胜十几仗,最后却在库楚河被栖林人游击队击溃,100多人的三支队仅剩下25人。

八一五光复后,莫氏一族的莫家兄弟又被国民党特务康崇刚和刘山东子蒙蔽,被收编为东北挺进军混成第六旅骑兵二十团,开始走上与人民政权对抗之路。

他们到处袭击我人民政府和接收工作队,抢掠财物,滋扰地方。

即便如此,我剿匪部队仍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这绺土匪采取政治攻势为主、军事围剿为辅的方针,尽力争取他们。

1947年初,土匪刘山东子被我东北民主联军消灭,余部溃散。

以莫金生为首的这绺鄂伦春土匪,夹杂着几个国民党特务、日本特务以及部分鄂伦春妇女、儿童,仍然流窜于小兴安岭山林里不肯下山。

1947年3月,人民政府派出30几张马爬犁将100多名妇女及儿童,接到山下并妥善安置、提供衣物及食品。

此举逐渐消除了多数鄂伦春人对人民政府的误解。

不久,除莫金生等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东生等近百人陆续下山。

但是1947年的4月中旬,由于个别领导人轻信谣言,将莫东生错误扣押,导致下山的鄂伦春人重返山林。

鄂伦春人的二次上山,让黑河地委认识到了错误,遂立即释放了莫东生。

1947年底到1948年底,黑河军分区多次派出干部,上山劝解莫金生等人,因莫身边的国民党特务挑拨和破坏,先后有12名同志被杀害。

1948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英金生等土匪看到国民党气数已尽,内心也发生了动摇。

加之,黑河地委实行军民联防,封锁山林附近的村屯,莫金生一伙也已是弹尽粮绝。

1949年1月,黑龙江省军区警卫团政委李延培和团参谋穆景祥,主动请缨,上山劝降。

李延培

三天后,二人在卲把头木营见到了莫金生,一番唇枪舌剑后,在莫氏家族长辈的干预下,莫金生同意指派莫德林下山谈判。

第二天,穆景祥则作为人质被扣押在木营,莫德林随同李延培下山。

在北安,莫德林见到了于天放、王钧及王化成等省领导,了解了党的政策,参观了北安的军营、工厂及商店,所到之处都是一派新气象,深有感触。

回山时,人民政府还赠送了几马车粮食、衣物及药品。

之后,莫德林又两次下山,商讨投降条件。

期间,上百名汉族土匪害怕下山后受到人民政府严惩,对第三条款提出了反对意见。

匪连长曾月文和黄营长等人秘密开会,决定发动“兵变”,把莫氏兄弟和莫德林全部干掉,掌握队伍。但是,一个参会的汉人偷偷报告了莫金生。

第二天清早,莫氏兄弟把密谋起事的十多个汉人和鄂伦春人全部拉出来绑上,并枪毙了其中大部分人。

这么一闹腾,整个队伍再无异议,大家都同意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9年2月28日,莫金生在北安作为代表,在投降保证书上正式签了字。

至此,这支与人民政府对抗三年之久的鄂伦春土匪,终于放下武器,下山投诚。

黑河地委专门在逊河南普鲁门子选定居点,帮助他们盖房子,建起了新村落。

根据投降书的要求和保证,莫氏兄弟分几批陆续交出了隐藏在他们中间的国民党及日本特务。

1952年8月份,在莫金生配合下,战国芳、曾桂山等最后4个负隅顽抗的汉族匪特全部被带下山,至此,东北地区再无土匪。

1952年12月,莫氏兄弟参加了一次黑龙江省组织的全国参观团。

在北京,参观团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合影后,毛主席关切地问:“你们中间是不是有鄂伦春族啊?”

莫东生激动地答道:“有。”

毛主席亲切地和他握手,问:“鄂伦春人都下山了吗?”

“都下山了。”莫东生激动的回答。

0 阅读:0

奇玮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