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2024年全国各省的GDP出炉,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494.69亿元,较 2023年减少了556.31亿元,名义增长率为-2.14%,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 ,但在国内 31 省区市中,山西的GDP名义增速是唯一为负的省份。
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的经济和煤炭行情不景气有很大关系。
自2022年10月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持续发酵,2025年开年以来的“淡季超淡”现象更让行业陷入冰点,山西的苦日子何时到头?

上图来源CCTD 侵删
01-
煤炭行情不景气,煤价下跌,煤炭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许多煤炭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这直接导致工业产值下降,进而拖累 GDP 增长。
在煤炭行情好的时期,山西的 GDP 增速曾有过亮眼表现。2021 年煤炭供需紧平衡,煤价上行,山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约 4938.23 亿元,经济增速达到 9.1%,跃入全国前五。对比之下,2024 年的增速放缓,煤炭行情的负面作用不言而喻。
煤炭行业的不景气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煤炭企业效益不佳,使得其在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减少,影响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与煤炭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煤炭运输、煤化工、火电等也受到冲击。运输业订单减少,煤化工企业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不稳定而面临经营困境,火电企业则因煤炭价格与电价的矛盾难以调和,发展受限。这些上下游产业的问题又进一步反馈到经济整体,使得山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02-
煤炭行业还会低密多久?
尽管市场低迷,但在近几年煤炭保供背景下,国内煤炭产能扩张的步伐并未放缓。
从当前的市场供需情况来看,供应端,国内煤炭先进产能持续释放,2024 年前 11 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 43.2 亿吨,同比增长 1.2%,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25全国煤炭产量目标则是达到 48 亿吨左右;同时,进口煤数量增长,2024 年我国煤炭进口量累计达 5.4 亿吨,同比增长 14.4%,创历史新高。
需求端,偏高的冬季气温抑制了电力需求,进而影响电厂煤炭采购,2024 年 11 月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 2.9%,增速比 10 月回落 5.2% 。
供给过剩的压力已从产地蔓延至全产业链。2025年春节后,主产区煤矿迅速复产,但下游电厂、钢厂等终端用户采购意愿低迷,转而集中消化库存。
这种供需格局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预计在接下来的 1 —— 2 年内,煤炭行业仍将在低位运行。
03-
在煤炭行情不景气的阴霾下,山西如何破局?
其实,早在煤炭行业陷入困境时,山西就已经开始了探索转型之路。在 2015 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启动 “煤炭管理革命”,精简煤炭行政审批事项,启动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煤炭企业的负担,规范了市场秩序。当下,山西可以进一步深化这些改革成果。在煤炭资源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产业多元化发展是山西破局的关键:山西不能再过度依赖煤炭产业,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新能源领域,山西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可以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整合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天龙山等优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也是山西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过去山西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大量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向煤炭产业。如今,山西应打破这种局面,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煤炭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煤炭清洁、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煤炭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吸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突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写到最后-
山西不能再把经济命脉寄托在煤炭上,过度依赖煤炭不仅使经济发展受煤炭行情左右,更在生态保护、产业创新等方面产生短板,唯有推动产业多元化与升级,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
山西煤价是国家定价的,没有按真正市场价体现,山西主要是煤炭经济,如何能好?
好像说了些什么,好像什么都没说
山西省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点赞]
煤矿奖金4万,科级有年薪,国企一家5一6个人上班,稳定幸福!
人均工资二千五,十年不变,有没有煤炭一样
新能源发电量涨的快,电价应该降啊。
山西营商环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