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联战士到四野团长--夏凤林

奇玮谈商业 2024-03-24 19:29:32

夏凤林,生于1918年,辽宁凌源县人。是抗联第六军创始人夏云杰的侄子。

1935年2月,追随叔叔夏云杰参加汤原游击队。

夏凤林

1936年,汤原游击队改编为抗联第六军,夏凤林在警卫队任副官。

1938年,在六军教导队任小队长,在梧桐河地区开展抗日活动。

1939年5月,在抗联第六支队中任中队长。

1940年11月25日,夏凤林随抗联六支队队长张光迪、政委于天放等20多人,夜袭了铁力日伪军联合讨伐队在大砬子山下的营地。

入夜,抗联六支队包围了鬼子讨伐队营地,以两挺机枪压制扫射,以手榴弹密集轰。

在激战中,我方以牺牲4人、伤4人的代价,打死鬼子80多人,伪军172人,俘虏8人,缴获步枪120余支。

1940年12月,夏凤林随抗联转移到苏联休整。

1945年8月12日, 受中共东北党委会派遣,夏凤林、张凤宽和王长春三人,由苏联回到嫩江县开展工作。

夏凤林曾随抗联三支队长期转战于松嫩平原,依靠老关系迅速建立起嫩江县抗联部队。

9月15日 ,夏凤林部改编为嫩江县人民自卫军,序列为嫩江省人民自卫军第九支队,夏凤林任支队长。

11月中旬,九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省军区十一团。该团隶属于嫩江军区第二军分区领导。

这一时期,十一团的副团长胡维舟(老东北军军人,在嫩江地区长期落草抗日,夏凤林组建部队时吸收胡部六七十人组建了自卫军二营,胡兼任二营长)在国民党光复军王乃康的拉拢下,决心率二营待机叛变,投向国民党。

11月30日,嫩江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金钟带队到嫩江县检查剿匪工作。

金钟到十一团时,恰逢夏凤林外出,只有胡在司令部。

胡维舟突然命令随从抓人缴枪。

在缴械过程中,金钟的警卫连长史化鹏双枪托枪、假装交枪之机,迅速撞倒两个接枪人,一个箭步窜到胡的身后,用枪逼住他,一下子反转了局势。

在随后的搜查中,发现了胡与光复军的往来信件等证据,遂当晚将其处诀,并解除了二营武装。

1945年12月1日,光复军500余人在

王乃康率领下,分四路攻打嫩江城。

夏凤林率部以巷战设伏,层层阻击,并不断派遣小分队迂回敌后歼敌。

战斗进行了三天两夜,光复军被击溃。此战,我军牺牲30余人,歼敌200余人,俘敌100余人。

这次战斗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嫩江保卫战。

一保嫩江后,不甘心失败的王乃康很快便协调刘山东、李云鹤、韩团及长枪会等反动武装,于1946年2月4日,分数路第二次进攻嫩江县。

此时,夏凤林的十一团仅有二、三百人,装备也不及光复军。

通过侦察和敌情分析,夏凤林和县工委书政委扈惠民制定了“避其锐气,主动撤退,诱敌深入,待机全歼”的作战计划。

随后,十一团主力和县机关撤到讷河县。夏凤林率1个骑兵排、2个步兵班担任掩护,边打边撤,歼敌20余人。

此战也称为第二次嫩江保卫战。

为建立巩固的后方,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调动了10个团,决心彻底消灭光复军王乃康部。

1946年2月26日夜,攻城部队进入各自战斗位置。十一团在夏凤林带领下,担任嫩江县城西门主攻。

在城西二十里屯(今繁荣村),十一团突袭了一支光复军连,缴枪300余支。

27日拂晓,总攻开始。

十一团很快就击溃了驻守西门的光复军两个连,俘虏了100余人,缴获机枪二挺、步枪200余支。

经过3个小时巷战,城内的光复军被全歼,仅有刘山东、王乃康、关作舟、孙云卿、杨化泉等匪首脱逃。

第三次嫩江保卫战,使人民政权得以巩固,横行在嫩江县的各路土匪开始土崩瓦解。

1946 年4月,夏凤林率十一团两个骑兵连深入罕达气剿匪,被土匪尚其悦所部 1000 多人打了埋伏。

面对不利局面,夏凤林一个人操作四挺机枪,机枪手负责压子弹。在密集的机枪扫射下,敌人开始溃逃。

夏凤林马上指挥骑兵连发动追击,这一仗反而反败为胜。

战后,夏凤林才发现自己身中四枪,其中一处是重伤。

1946年5月,夏凤林率两个骑兵连进入黑河地区,与张泉山合兵清剿土匪关作舟。

在三个骑兵连冲击下,关匪在木耳气的大本营被攻破,匪首关作舟只带着几人逃脱。

1946年5月底,十一团与新编一团合并为东北民主联军嫩江军区九团。

1946年10月 ,夏凤林由嫩江省(今齐齐哈尔)开会返嫩途中,停靠拉哈车站时,恰逢我公安人员抓捕原日伪大特务李子真。

当时,李子真在火车上被人认出举报,七八名公安人员正要围捕时,李子真突然拔枪击伤多人后跳车逃走。

李子真善使双枪,在站台上边跑边开枪制造混乱。

眼见李子真越逃越远,夏凤林跳车追了上去,在相距五十米左右,夏凤林一枪击中李子真颈部,李子真毙命。

1947年9月,夏凤林率九团撤离嫩江县南下,加入四野序列,参加了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0 阅读:1

奇玮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