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团成立于1937年2月,隶属东北抗日联军六军,其骨干来自汤原游击队。
1938年,日伪当局为稳固合江大后方,设置集团部落、归屯并户等政策,隔绝抗联与群众的联系,给抗联部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5月,十二团按北满临时省委指示,跳出合江地区,转移至嫩江县境内继续抗击日寇。
1938年底,十二团在政治部主任王钧率领下,先后打下南齐岭警察所、何家泡子开拓团和巴彦镇等几处警察所,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初,十二团和六军教导队组成抗联二支队,冯治纲任支队长。

冯治纲
1939年1月12日,冯治纲和王钧率二支队共80余人,发起了德都县田家船口屯伏击战,击毙38名日军,俘虏伪警察25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2月14日,十二团随二支队转移至德都县谷家窑休整,突然被近500余名日伪军包围。
战至夜幕降临,十二团担任尖刀,杀开一条血路,掩护二支队顺利突出重围,转移至讷河一带。
谷家窑战斗,我抗联支队仅掉队了一名战士,真是奇迹。
田家船口屯和谷家窑的两场战斗,打出了十二团的威名。从此,在龙北一带,十二团成了日伪军的挥之不去的噩梦。
1939年7月下旬,为铲除日寇对我平原游击的空中威胁,政治部主任王钧率领十二团70多名骑兵,长途奔袭了嫩江一号飞机场,炸毁飞机7架,击毙飞行员及守备日军3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而十二团无一人伤亡,在敌人的防守空隙中悄然撤退。本次奇袭使嫩江机场彻底瘫痪。
1939年8月,王钧率十二团在杜甲长村击退伪军讨伐队的尾随追击,缴获“三八”式步枪32支,子弹2500发。

王钧
9月,十二团在唐大火梨屯设伏,击毙日军30余人,俘虏伪警察60余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82支,子弹1500发。
9月18日晚,六军参谋长冯治纲率领三军八团、六军十二团、六军教导队和纳河人民抗日先锋队共 250 余人,攻克了讷河县城。击毙日寇10多人,俘虏伪军警1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粮食物资。
1939年9月底,十二团100多人渡过讷谟尔河,攻占了九井伪警察署,缴获步枪十余支。
在随后的转移途中,十二团又在东三马架屯,伏击了一支增援九井的日伪军小队,缴获枪械14支。
10月,十二团先后攻克了依安县冷家店警察署、拜泉县长春镇警察署和马沟警察署,共缴获枪百余支。
11月下旬,十二团随二支队转移至德都县花园屯时,遭遇通北县伪二十二骑兵团。
二支队先敌抢占制高点,然后两翼包抄,伪军一触即溃。
此战击毙日军辅导官一人,伪军十几人,俘虏一个班,缴获颇丰。
此战不久,二支队转移至凤凰山屯时,讷河日伪军讨伐队又追击而至。
二支队依然采用两翼包抄战术,重点攻击日军骑兵排,很快就将30余名日骑兵分割歼灭。
激战中,日军派出6架飞机助战,但因我抗联战士大多身穿日军服,日军机不敢轰炸和射击。
此战,二支队击毙日军大佐1人,中佐1人,少佐3人,击毙日军骑兵30余人,仅三八步枪就缴获了300多支。
1939年12月,根据北满省委的指示,十二团与六军教导队组成先遣队,在参谋长冯治纲和政治部主任王钧率领下,远征嫩江平原西部,开辟新的游击区。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一带,西征队伍坚持了四个月后,成功返回朝阳山后方基地。
但不幸的是,2月初在阿荣旗任家窝棚的战斗中,冯治纲参谋长壮烈牺牲。
1940年4月,根据伯力会议精神,十二团编入抗联三支队,王明贵任支队长,王钧任参谋长,转战于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

王明贵
从汤原县举旗抗日、转战合江地区到西征松嫩平原的七年间,十二团是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身,抗击日寇,不畏牺牲。
他们用鲜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
向铁血十二团致敬!
向以身许国的十二团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