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兴衰史——昙花一现的“张勋复辟”闹剧始末(上)

晓张说 2024-12-17 19:05:17

有读者在粉丝群里建议,北洋军阀史的进度不要太快,希望可以讲的更详细一点,所以原本准备好的“直皖纷争”这一段,就先放一放,接下来两篇我们插播一下张勋复辟的详细情节。

张勋复辟虽然只有短短的12天,围绕这十二天展开的工作,却长达一个月。

民国6年6月7日,张勋率领辫子军步、马、炮兵共10营约5000人及随员148人由徐州动身,8日行抵天津。

为什么先到天津呢,原因有俩:

第一,征询下老段的态度,原本老段言辞反对,说当初我既然可以反对项城称帝,今天也可以讨伐你复辟。

结果张勋没听进去,而段祺瑞后续的态度也变得很暧昧,自己被黎大总统罢免在家,正苦于没有重新出山的机会,没有哪一把枪,比张勋更加好使了。

第二,北京城还在戒备中,是用武力解决还是谈判进京,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这,复辟的流程怎么走,事出匆忙,现在也得好好盘算下。

对面那边,黎元洪一得知张勋的辫子军来了,也突然明白自己这是引狼入室。

尤其是,6月8日,张勋突然向黎元洪派到天津接洽的代表、总统府秘书长夏寿康提出了一个赤裸裸的要求:

限期三日之内,解散国会,否则不负责调停责任。

也就是后果自负的意思了。

黎元洪终于明白,自己这是秀才遇到兵,讲不清了。

原本,黎元洪的电请张旭北上调停的背景是这样的:

府院之争的最后环节,黎解除了段祺瑞的内阁总理,导致各地北洋派督军闹独立,事给僵持在这里了。

而各省督军的意思,也是要解散国会,重新选举。

好嘛,现在张勋提出了跟各省督军一样的诉求,这哪里是调解?还不如一开始就接受督军们的条件。

为了避免张勋倒向督军团,黎元洪提了一个折中的条件:

裁撤总统府幕僚处。

劝告国会议员辞职,让国会进入闭会状态,避免经由大总统下令被解散。实际上是变相的接受了张勋解散国会的要求。

然而一番讨价还价下来,长辫子的张勋不接受任何回旋,必须解散!

6月9日,张勋没有收到黎元洪的信,于是辫子军先头部队直接开到了北京城外,驻扎天坛一带,向黎元洪示威。

有人可能就问了, 为啥张勋非要搞这么一出,直接大军开进京城,神挡杀神,鬼挡杀鬼,一股脑干不就完了。

这就要说民国初年的一大特色了——师出有名。

不论是当初的老袁搞帝制,还是后来的段祺瑞再造共和,凡事要一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得非常合理。

人家老袁复辟,不还搞了个各地拥戴信么?

张勋原本的构想,就是先解散国会,然后成立一个新内阁,再由内阁提议,举行更加合理的复辟。

宣统皇帝是民国政府再三邀请出来的,不是咱用武力解决的!

张勋的军队开到城外以后,黎大总统终于妥协了。

1916年8月1日重新召开的中华民国国会主要人员合影

即便是妥协,老黎也还是顾及脸面的,他又找来外国顾问,转而研究一个老大难问题:

按照临时约法,大总统解散国会,算不算违宪?

研究的结果也很无趣:临时约法里边虽然没有大总统解散国会的规定,但也没有说总统不能解散国会的规定。

这么一来,黎元洪的包袱就没了,于是准备解散国会。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一点是临时约法规定的:

总统发布重大命令,需要国务总理署名。

前任内阁总理段祺瑞被赶到天津去了,现任代总理是伍廷芳。

伍廷芳一口回绝!

实际上,政治觉悟比较低的黎元洪,并不清楚解散国会就是冲着复辟帝制去的,国会是共和的象征,解散国会就是取消共和,接下来就是为清室复辟铺路。

黎元洪不懂,但已经75岁、且已经从政41年的伍廷芳再明白不过了。

伍廷芳当过李鸿章助手,参加过马关条约谈判,出使过墨西哥,修订过新政律法,当过海牙法院的国际审判员,辛亥革命时还作为南方代表,主持过南北议和。

资历和洞察力都不是普通人能盖的。

人都是要个名声的,75岁,已经不想再给自己抹黑了。

为了劝说伍廷芳,黎元洪请出了现任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北洋三大元老之一的王士珍去做说服工作。

王士珍原本也是站在黎元洪这一边的,但是后边走歪了,政治生涯也彻底葬送,这一点我们后边再补充。

结果伍廷芳谁也不买账:

“我不副署这道命令,充其量不过是一死而已,但是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凡是没有做过坏事的人,死后的灵魂却比生前的躯壳快乐得多”

事情就卡在这个环节了。

这事其实还有后续。

黎元洪实在没辙,居然找到被他开掉的段祺瑞,请其署名,不曾想段祺瑞冷冷的回应:

我已经下了台,我怎么署名?

12日,黎元洪又找到王士珍,劝其以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的名义,下令国会闭会。

王士珍摇摇头:

“无此职权,无此先例。”

黎元洪再求:就当是帮我忙,代理一下总理职权如何?

王士珍脾气也上来了:“如果总统一定要这样办,我就辞职出京,一切事情我都不管。”

黎元洪无奈的安抚:别说辞职的话了,要走我们一起走。

后来黎元洪确实走了,但王士珍却没跟上去。

有人怕污了名声,也有人自己上赶着往上爬。

黎元洪一筹莫展之际,先前被他派去说服伍廷芳的江朝宗过来了。

“不行就让我来吧,我看我能行。”

江朝宗这个人大家不太熟,在这里简单介绍一句:

江朝宗是个烂人,抗战期间投靠日本的时间,比汪精卫要早!

13日凌晨,这份早已超出张勋限期的解散国会令,终于走完流程发布。

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国会就此终结,这也为两个月后,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组建非常国会参加护法运动埋下了伏笔。

6月14日下午3时,张勋偕同李经羲、张镇芳、段芝贵、雷震春等乘专车到北京。

黎元洪给张勋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从火车站到张勋在北京的宅子,沿途黄土铺地,军警夹道警戒,沿途驱散所有行人(外国人除外),北京东城和西城的交通为此断绝四个小时之久。

黎元洪甚至特意为他打开了中华门,要知道,自打民国以来,中华门只打开过三次。

第一次,是南北议和期间,袁世凯迎接宋教仁北上。

第二次,是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以后,迎接孙中山进京。

这是第三次,居然是欢迎一个军头。

张勋进京的同一天,伍廷芳带着儿子秘密出境,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进京的,主要是张勋和他的一系列亲信,辫子军进行,要再等半个月。

那么在这半个月之内,北京城又发生了什么呢?

按照长辫子张勋的计划,下一步的流程是这样的, 扶持新内阁成立,然后废除临时约法,重新修宪,恢复帝制,请出溥仪。

这半个月,都耗在新内阁成立上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关键人物了。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侄子、李鹤张第三子李经羲,此前曾任段祺瑞内阁的财务总长。

后起第三位为李经羲(1896年3月摄)

段祺瑞被黎元洪罢免以后,黎元洪找了一圈人,没人愿意当总理,于是就找到了外地的李经羲。

但此时罢免段祺瑞的后果已经开始发酵,北洋军控制的各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就连段祺瑞也在天津组织了“各省军务总参谋处”。打算另立政府和议会。

李经羲一路走到天津,就明白这个事不好办了,现在谁当内阁总理,谁是段众矢之的。

他给黎元洪开出的条件,就是电请张勋北上,进行调停。

好嘛,现在张勋进京了,他也跟着进京了,按照之前的任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提交一份内阁名单,然后组建新内阁。

问题是,你要搞内阁,外边正在闹独立的督军们愿不愿意?

要知道,督军团们的军队,可还在慢吞吞的北上中啊,他们进京的速度,取决于你让他们满意的程度。

督军们既不承认李经羲为新内阁总理,也不接受他提交的内阁名单,尴尬的是,李经羲原本提交了一份涵盖徐世昌、王士珍等一流大佬的名单,但是人家都不愿意就职。

提交的二流名单,一看都是以前支持袁世凯搞复辟的,都有前科,怎么承认?

这事就这么僵持了半个多月。李经羲不停的换人,张勋不停的到处拍电报,劝督军收回抗议。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得找段祺瑞。

既然已经成功将张勋送入北京,那下一步就是加把火,让张勋把生米做成熟饭。

督军团合影(1917年5月)

6月19日,段祺瑞的“各省军务总参谋处”被主动取消,随后又指使安徽督军倪嗣冲于19日通电取消独立,其他督军纷纷跟进。

但,在承认李经羲内阁这件事上,大家还有意见。

这个局面,已经让张勋另有打算了。

督军取消独立,那就不再是反对“中央”,也就是不反对我,既然你们反对李经羲,那我绕开他,直接搞复辟不就行了?

说干就干,虽然李经羲在6月25日宣布就职,但张勋已经决定甩掉这个他一手扶起来的内阁了。

比起这大半个月的拖延,张勋的效率高到离谱,他之用了半天,就搞定了一切!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