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力回忆父亲聂荣臻10:延安的目光一直关注着敌后的晋察冀根据地

航语的过去 2025-01-10 05:36:44

有一次,父亲对我说:"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我们的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尽管有许久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我们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我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只带一个警卫员,我们一人一匹马,一天就跑到了。一路上毫无危险,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都给我们烧水、指路,照顾得十分周到。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保护了人民,人民同样尽心尽力地保护我们。这就是经过发动群众,在军队和人民之间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我们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钢铁长城,人民群众又为我们建造了一道十分安全的铜墙铁壁。"

还有一次,父亲说:"依靠人民,比山靠得住"

父亲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晋察冀根据地是个非常巩固、非常可靠的根据地,人民完全站到了共产党八路军一边。

说到底,和人民打成一片,是根据地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我在阜平县城南庄读书时的同学王悦,抗战期间随着当大学教授的父亲从北平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她一直记着一件事情:有一回反扫荡,部队常常没有吃的。一天,喜从天降,他们居然捡到了一只老山羊,当时他们饿急了,吵着闹着赶快杀了填肚皮。可是管理员说,这是绝对不行的,聂司令有命令,非得找到失主不可。就这样,不但没吃成,行军时还得赶着一只老山羊。

王悦深情地写道:"这样的军队,老百姓当然归之如流水,像戎冠秀那样的子弟兵母亲又何止千万。我亲眼看到披麻戴孝的妇女带着孩子来顶替刚刚牺牲的丈夫,又看到老母亲用旧席子卷起牺牲的儿子,大哭一场,便立刻又到村口去放哨。"

2002年9月,我到阜平县城南庄寻访父亲的足迹时,一位叫张建忠的老乡拉着我的手说,他听奶奶讲,一次,他家的鸡跑到父亲住的院子里,把刚刚做好的饭啄得乱七八糟,父亲的警卫员上前追赶,不一留心把鸡打死了。父亲严厉地批评了那个战士,让他写了检讨。事后,这个战士在一名干部带领下来到他家赔礼道歉,并送给他奶奶一块银元。张建忠说:"奶奶把这块银元一直保存了很长时间,后来家里孩子上学,就交了学费。"

著名诗人田间,当时就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他用一首名为《偶遇﹣﹣题聂司令员》的诗,记述了我父亲的一个生活片断﹣-

将军,他在我门前/喝过茶,歇过马/将军,他在我门前/和我谈过话/问过我的庄稼/长得差不差/将军人好/我看连马也好/马拴在树上/树皮也不咬/将军又是威严/又是那么仁爱/好比山间明月/爱照穷人的路/我告他:这伙人/都在路上烧茶/要欢迎大将军/他笑道:他已走了/呵哈!上午的事/下午才明白/原来那位将军/就是聂司令员。

在日本鬼子不扫荡的日子,晋察冀根据地是很安定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秩序井然。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社会风气非常的好。

李公朴先生从大后方来到晋察冀,做了6个多月的考察,在15个县、500多个村庄进行了调查访问,他亲眼看到,这里是一个新天地。特别是根据地在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方面,成就突出,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鲜明对比。在国统区,苛捐杂税愈益繁重,人民不堪重负。国民党军队依靠抓壮丁的办法,把老百姓捆绑到前线,而在这里,到处是参军的热潮。

李公朴在《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写道﹣-

抗日民主之花开遍了华北!华北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晋察冀是模范的抗日根据地……象征着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它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头的深处,激荡着每一个爱国者,特别是鼓舞着年轻一代的希望和向往……晋察冀边区是新中国的雏形!

晋察冀吸引了不少国内的知识分子来访问或工作,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第一个来这里的,是40岁的美国情报军官、海军陆战队上尉卡尔逊。他是在著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鼓动下,决定前往晋察冀的,是经毛泽东同意的。著名作家周立波为他当翻译。

从1937年12月底到1938年2月,卡尔逊在边区考察访问了近50天,走访了河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父亲专门抽出时间接受他的采访。这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人,说他对面前的一切,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疑惑,他不明白,共产党、八路军究竟凭借什么力量,把这样多的民众组织起来了?战争本来是一种军事力量的较量,为什么在紧张的战斗中,还要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办报纸办刊物,创立法院和邮局,组织政府,建立银行,创办学校,创立剧社?八路军用以鼓舞士气的"政治工作",又是怎么一回事?游击战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战法……

他有太多的问题,父亲一一作答。

他说:"你们活动的主要地区,都是荒凉的大山。请将军谈谈,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怎样解决部队的供应问题?"

父亲说:"出师华北之前,我也曾担心过,深入到敌后,深入到山区,部队的供应可能是个大问题。这个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在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后,迎刃而解了。"

卡尔逊好奇地望着父亲,期待着下文。

父亲不紧不慢地说:人民便是我们的一个巨大而可靠的供给部。群众不仅供应部队的吃穿,还负责物质的储存、保护。比如,部队需要的大批公粮,需要好多仓库储存,可是,在敌后,我们不可能建立大仓库,就是建起来,敌人一来扫荡,全成敌人的了!部队要打游击,也不可能将那么多的粮食带在身上。怎么办?我们就是依靠群众,解决了这个问题。征集的大批公粮,我们并不集中起来,就储存在每个村子里,部队来了就可以用,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我们的粮仓。至于粮食的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敌人的扫荡一开始,群众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保护公粮,把公粮藏得严严实实,敌人根本找不到。有史以来,军队的筹粮就是一个大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就不必"粮草先行",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供给部,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创造。

卡尔逊听得有点目瞪口呆。他对父亲说:"我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无非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打炮,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士兵都像机器人一样,根本不动脑子,枯燥得很。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

这是晋察冀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但这样的所见所闻,就已经给卡尔逊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恋恋不舍地走了。

但是,5个月后,卡尔逊又来了!这回是毛泽东亲自指派作家刘白羽、电影艺术家汪洋和戏剧家欧阳山尊陪他来的。父亲说:"他来了两次,这是个有心人哪!头一次他是怀疑,所以他回去,第二次又来了,看看我们究竟站得住脚站不住脚。"

这回,卡尔逊的怀疑彻底消除了。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把晋察冀形容为"新中国的试管",这是个有趣的比喻。父亲一直记着这位有正义感的美国军官,他是深入晋察冀腹地的第一位外国人。他用一个外国人的目光,见证了晋察冀发展的历程。

后来有人总结晋察冀的特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二是发动、宣传、组织群众特别充分,各种群众组织普遍建立,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广大青年踊跃参军、参战,是根据地迅猛扩大,部队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坚持长期抗战的保证,军民亲如一家,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三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统一战线牢不可破等等。

1938年前后,不断有晋察冀的消息传到延安,延安的目光也一直关注着敌后的晋察冀。

1938年10月5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在致我父亲等人的慰问电中称: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些都在华北抗战中已经和将要尽其极重大的战略作用,而且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

中央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

这便是晋察冀被称为抗日模范根据地的最早由来。

11月,父亲就晋察冀创建一年来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份详尽、系统的报告。毛泽东看后认为很有意义,要父亲补充修改,然后出版。1939年3月18日,毛泽东接到补充报告后,复信道:"荣臻同志:你著的书及送我的一本照片,均收到。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东西。书准备在延安、重庆两处成书出版。"

同一天,毛泽东还致电八路军总部和八路军各师,说"这本书对外对内意义甚大"。

毛泽东亲自将书名定为《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并为之作序﹣-

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抗战的堡垒……聂荣臻同志的这个小册子,有凭有据地述说了该区一年半如何实行三民主义与如何坚持游击战争的经验,不但足以击破汉奸及其应声虫们的胡说,而且足以为各地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如何唤起民众以密切配合抗战的模范……。

朱德和王稼祥也写了序言。这本书在延安、重庆两地公开发行后,成为第一本系统介绍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专著,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晋察冀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战斗。父亲特别爱才,尤其对知识分子,备加珍爱。

五台分兵不久,邓拓就从北平来到了父亲身边,见到父亲,他说自己来五台山之前,已经学会了识别和采集多种野菜,为的是日后困难时能借以充饥。父亲半开玩笑地说:"好啊,五台山欢迎你这样的野菜书生。"

父亲平时虽然话不多,但他非常喜爱文体活动,从红军时期起,他就十分重视宣传文化工作。晋察冀军区成立仅仅一个月后,1937年12月,在父亲的关怀和重视下,就创立了《抗敌报》。同时,还成立了"抗敌剧社"。父亲为《抗敌报》题词﹣-"民族的号筒"。救亡抗战壁画旁有父亲撰写的评论稿,军区摄影展上有父亲拍摄的照片,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战事多么紧张,父亲对文化宣传工作自始至终没有放松过,因为他深知宣传文化工作对根据地建设的作用。他说:"我们的人民需要吃饭,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枪炮要弹药去喂养,这是第二要解决的大事;现在要进一步改造人的脑子,要用大量的文化食粮去喂养它。"

1939年4月,《边区文化》也创刊了,父亲在创刊号上题词说:"《边区文化》是晋察冀军民大众的精神食粮,将更是战胜日寇有力的一支文化正规军。"

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这份报纸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父亲后来说:"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晋察冀日报》社的邓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领导的《晋察冀日报》社,在反扫荡期间,经常是一面打游击,一面工作。整个报社精干得很,就是那么几头骡子,驮着轻便的印刷器材,编辑记者们背着轻便电台。邓拓带领大家,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与敌周旋。"到了1948年,《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报纸合并,成为了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

《毛泽东选集》也是最早在晋察冀出版的,时间是1944年7月,由《晋察冀日报》社出版,5卷本,共50多万字。

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创刊了,画报由著名摄影家沙飞主办。父亲非常喜爱沙飞。这份画报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抗敌剧社"成立不久,就从城里来了一批男演员,有刘佳、胡可、杜烽等人,到1939年初,开始有了女演员,如胡朋、陈剑戈、陈群、田华等人,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演了《松花江上》《张家店》《美人计》《林中口哨》等剧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抗敌报》社,有一位国际主义战士﹣﹣越南人洪水,他担任报社的副主任,主任由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

说起来,父亲和洪水算是故交了,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父亲就与年仅15岁的越南小伙子洪水相识。1924年,洪水受胡志明派遣,来到中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5年9月,父亲回国后,到黄埔军校任职,又推荐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洪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时起,他成为中越两国共产党的党员。后来他参加了广州起义,与父亲一同战斗在广州街头。在香港,在江西苏区,洪水几次在父亲的领导下工作,后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他是跟随红一方面军自始至终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4个外国人中的一个,其余3人是德国人李德、朝鲜人毕士悌和武亭。八路军东渡黄河后,洪水来到115师,接着又跟随父亲留在晋察冀工作,多才多艺的洪水主持《抗敌报》的日常工作,多次受到父亲赞扬。1943年,洪水离开晋察冀回到延安。抗战胜利后,他回到祖国参加抗法战争。1948年,他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志明又派遣洪水来到中国,担任两国间的联络工作。不久,他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被中央军委分配到军委条令局任副局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洪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一个外国人,也是世界军事史上少见的"两国将军"。

抗战期间,晋察冀的宣传文化工作是有口皆碑的,培养了大批文化和文艺人才。解放后,仅以晋察冀为背景的著名电影故事片就有《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将军与孤女》《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戎冠秀》《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数十部。它们都是开在晋察冀这片英雄土地上的艺术奇葩。

简而言之,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是共产党八路军在华北的堡垒,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依然是共产党解放军在华北的巩固的堡垒,它为后来我们党定都北京,做出了十分特殊的贡献。

【聂力,重庆江津市人,1930年生于上海。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留学苏联,高级工程师。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程组组长;1965年任七机部十三所仪器室主任;1972年在海军科装部科研处工作;1974年在国务院、中央军委"09、718"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任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党委常委;1985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党委常委。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