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者,无所不在也。盆瓢碗勺、月饼汤圆、西瓜南瓜,至于车轮、轴承、金牌、硬币、光碟之类,莫不具圆之形。
圆者,美之代称也。中国文化中,与圆相关之词,多具善美之意,如:花好月圆、圆润丰盈、功德圆满、破镜重圆、字正腔圆,自圆其说等,还有圆满召开,圆满结束,圆满成功,圆满收官等。然圆之义,不止于此。
哲家常言人生如圆,生之始即圆之始,生之终即圆之终。人皆赤裸裸而来,奋斗一生,及圆之始与终重合,无论智愚,皆空手而去,人生遂画句号。如佛言:从所从来,至所当去。
然有殊人,自号出家人,往生谓之圆寂。所谓圆寂者,经云: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即修今生之圆,得来世之寂。故僧尼之号,多带圆字,如圆慧、圆真、圆智等。然会念经者,未必信佛,如骑白马者,未必为王子,或为驴友,验之在人之智也。
圆,大可小,视半径而定。圆周率者,令无数科学家研之。二千余年前,一希人正画几何图,罗马兵拔剑而向之,盖因其言:“毋动吾之圆!”此乃言“予吾一支点,吾能撬起地球”之阿基米德也。
圆者,完美之象征也。古人云:君子如水,随方就圆。人皆好谀辞,上至万寿无疆之老,下至萌萌哒之童,无有不然。日常交际中,是非对错,非所重者,理胜或情亏,人各有所择。凡人所求,圆满而已,欲圆满,须你好我好大家好,此之谓共赢,亦谓之“作圆”。
俗云:一言能使人跳,一言能使人笑。随方就圆,永不过时,于今世尤重。会说话,然后能为人。外圆内方,乃一种境界。“方”者,做人之本;“圆”者,处世之道。“实话实说”固无过,“实话巧说”或更佳。如探病之绝症者,实言则伤人,妄言则屈己,惟“作圆”为善,其效如何,视道行数矣。于酒桌之上,男子勿言“不行”,女子勿言“随便”;男子之间,或言段子;女子在侧,则须谨言。
观《红楼梦》,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一乡老妪,虽无文化,而有识见;虽无知识,而善“作圆”。为悦贾母之心,乖巧搞笑,其言“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令人捧腹,印象殊深。
苏轼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为最无棱角之形,故无攻击力。使人联想诸多圆润胖笃之物,虽体大,然观之颇善,喜感十足,不使人惧。
今之联合国安理会及他国际会议,尤谈判时,多开圆桌会议。依国名首字母之序,环坐于椭圆或圆形之桌,平等协商,意即期于圆满之会议形式。

网络图片
《圆之美》
圆之美,韵无穷,
处世之道蕴其中。
人生如圆轮回转,
撬起地球智慧浓。
圆桌会议显平等,
经济发展求圆融。
感悟圆之妙理处,
画出圆满乐无穷。
其实,人生在世,但求画好此“圆”,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尊卑贵贱,顾视所行之路,皆能少憾。今余画小圆,即句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