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柔情缱绻,让我沉醉;刚正不阿,让我敬仰;行云流水,让我着迷;随心所欲,让我畅快。它是谁?二胡!恭喜你,答对了。这是一种魅力无穷的民族乐器。
胡琴,作为琴类的翘楚,历史久远,古代汉人以“胡”谓之北方少数民族,自北方传来之琴,故而得名。而二胡,如同京胡、板胡、坠胡、中胡、高胡等,都是胡琴家属中弓弦类乐器的同胞手足。
鄙人姓胡,网名真如老胡。或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吧,从爷爷、老爸、姐妹兄弟起,尽管是业余级的,但都会拉二胡。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有幸参加人民公社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些弓弦类乐器几乎都“白相”过,还曾用兔子皮蒙过大胡琴。但我对拉二胡情有独钟,尤其喜爱它那优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演奏方式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这是其他乐器难以比拟的魂,也是最具中国特色乐器的魅。只是从前我拉给别人听,现在别人拉给我听。这叫岁月不饶人!

常言道: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二胡的魅力,多面绽放。其音色柔美,如《良宵》般婉约;或热烈奔放,如《赛马》般激昂;或刚毅豪迈,如《奔驰在千里草原上》般雄壮;或悲愤凄戚,如《二泉映月》般哀伤。
为何说“一把二胡拉一生?”只因它仅有两根弦,设有四个把位,音准极难把握。手指按弦力度需有轻重之分,还有诸多技法,如滑音、打音、揉弦、压弦、拨弦、换把、弓法等,需根据乐曲需求而变化指法,运弓的长短轻重也需讲究,可独奏、合奏或伴奏。
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就说《二泉映月》吧,那委婉深沉、如诉如怨的旋律,把盲艺人阿炳那苦难坎坷的生活际遇全给拉出来了,满满的都是无限感慨的悲愤之情,这可是国内外最出名的乐曲之一。每次听到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总会被深深震撼。心情不好的时候拉上一把,内心的压抑与愤懑便随着旋律一同释放。日本那个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二泉映月》后,感动至潸然泪下,还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

网络图片(无锡阿炳)
有人或许会问,为何二胡听起来如此悲怆?让我告诉你吧,只因二胡仅有两根弦,相互依存,却无法相拥。你品!你仔细品!现实中是不是这样子?
曾几何时,由于历史偏见,二胡在漫长岁月里流落民间,甚至被权贵阶层视为底层之物,“讨饭胡琴隔壁听”,二胡之“俗”曾令人心酸。但岁月的尘埃终究无法掩盖其耀眼的艺术光芒。特别是改开后,二胡艺术在“俗”与“雅”两个层面都有了全新的拓展与延伸。一方面,因其固有的低廉便携,另一方面,善于抒情等物理和艺术特性,真正成为了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娱形式。

弦上之魂,韵中之魅。二胡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乐器,其音韵能生动地表达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和世间百态,被誉为“最似中国人说话之乐器”。学习二胡是个漫长的过程,若能娴熟驾驭二胡,拉出来给大家欣赏,那你肯定是个幸福感爆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