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别乱治,三种降糖药或引发并发症,很多人都在使用

纵横知识 2025-02-19 19:16: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张蹲在村口小卖部门口,攥着刚买的降糖药直发愁。

他听隔壁王婶说这个"二甲双胍"能把血糖"打下去",可这两天总感觉浑身发软,半夜饿得心慌手抖。

其实啊,咱们农村像老张这样的糖尿病患者真不少,病急乱投医随便买药吃的大有人在。

今天我要告诉您一个关键信息:降糖药就像菜园里的杀虫剂,用对了保丰收,用错了可能连菜苗都烧死。

特别是下面这三种常用药,搞不好会惹出大麻烦。

头一个要说的就是像"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这类磺脲类降糖药。

这药好比给胰岛细胞打兴奋剂,逼着它拼命干活。

听起来挺美,可您知道不?

有个五十多岁的李大妈,用这药半年后经常头晕眼花,有次在地里摘菜直接栽进黄瓜架里了。送到医院一查,血糖低得跟井水似的。

这类药特别容易让血糖降得太猛,就像突然把油门踩到底的拖拉机,开得快但容易翻车。

最吓人的是低血糖严重时会让人昏迷,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发作,等家人发现可能就晚了。

如果您发现自己手抖、心慌、冒冷汗,赶紧含块水果糖。

再来说说"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这些噻唑烷二酮类药。

它们就像给细胞装了个新锁,让胰岛素这把钥匙更好用。

可您知道这药有个要命的副作用吗?

隔壁村的老刘头用了半年,有天弯腰捡个锄头,咔嚓一声腰椎骨折了。

原来这类药会让骨头变脆,就像泡久的粉条,看着好好的,一碰就断。特别是年纪大的、本来就缺钙的,用了这药可能打个喷嚏都能折肋骨。

要是您发现指甲盖发紫、脚脖子肿得像发面馒头,八成是这药在作怪。

第三个要当心的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这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它们就像在肠道里撒网,把吃进去的糖分都捞住。

听起来挺安全对吧?

但您听说过前街开早点铺的赵大姐吗?她用了这药后天天胀气,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得像煮开水,放屁声大得吓跑客人。

更麻烦的是,这类药可能让您吃不下饭,瘦得跟麻杆似的。要是您本身肠胃就弱,或者最近做过肠道手术,用这药可就是雪上加霜。

看到这儿您可能要问:那咱们到底该咋办?别急,给您支几个实在招。

第一,吃药前先查查肝肾功能,就跟买牲口前得看牙口一个理。特别是长期吃降糖药的,每三个月得查次尿,看看肾脏能不能扛得住。

第二,吃饭要像老牛反刍细嚼慢咽,糙米饭里掺点红豆,炒菜少放油多搁醋。

第三,血糖仪要当传家宝天天用,早上空腹别超过6.1,饭后两小时别蹿过7.8。要是发现血糖像过山车忽高忽低,赶紧找大夫调药。

最后跟您掏心窝子说句实话:降糖药不是糖豆,不能看别人吃啥就跟着吃。

就像种地要因地制宜,治病也得因人而异。下次去药店可别光听推销员忽悠,记住这三类药可能带来的风险。

咱们治病要的是细水长流,可别为了降血糖把身子骨搭进去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实用糖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

《中华内科杂志》2021年糖尿病药物治疗专刊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