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总结,创建了9个教育专栏,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感悟

丹琴谈育儿 2025-01-24 03:57:31

前几天已经总结了本年度阅读的内容,今天再来总结一下思想上、内容创作上的收获。

今年一共创作了9个专栏:

1、《帮助躺平休学的孩子尽快复学》

2、《教育要顺应本能》

3、《提升自我认知,获得人生幸福》

4、《2招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

5、《教育孩子必须要做到无条件接纳》

6、《行为改变的艺术》

7、《孩子心态好了,他们的抑郁也就好了》

8、《如何培养一个非常自信的孩子》

9、《父母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沟通》

看起来好像一年写了这么多专栏,感觉我写的可能不靠谱,就是为了赚钱而创作,所以才能一年写这么多专栏。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所有问题的解决,背后的原理方法是一样的。

我一直强调,我们的肯定式教养理念是一个大一统理念,因此在谈到如何解决孩子的那些问题时,我们运用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背后都是在遵循肯定式教养理念,只是在具体的应对方法上有所不同。

但是这些方法其实也是大差不差,只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解决不同问题时,方法有所变通罢了。

因此在面对问题时,遵循我们的肯定式教养理念,然后结合我已经掌握的那些方法,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然后稍微变通下,就可以创建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年内可以创建这么多专栏的根本原因。

然后再来说说内容上的收获,或者说是思想上的提升

一、意识到我们父母教育不好孩子的关键问题在于父母的执行力,然后由此意识到本能对行为的影响。

很多父母还停留在认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是方法不对的层次,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方法肯定有影响,但是更主要是我们父母本身的执行力有问题。

再好的方法,你父母无法坚持,问题又怎么能解决呢?

而由父母无法坚持的问题,我又意识到本能对父母行为的影响。

父母之所以做不到,可能并不是父母执行力不行,而是父母运用的方法跟自己的本能相违背,那即使父母执行力再强,父母也很难做到。

那为什么父母的方法跟他们的本能相违背呢?进一步探索我有意识到无条件接纳的重要性,是否做到无条件接纳,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本能,进而决定了我们的外在教育方法、教育技巧。

当你不接纳孩子时,自然就会采用不接纳的教育方法,然后就会批评否定孩子,内在本能决定了外在的表现。

由此我找到了教育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并对如何做到无条件接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建立在上面认识的基础上,我创建了《教育要顺应本能》、《教育必须要做到无条件接纳》、《行为改变的艺术》,阐明行为改变的原理方法,教父母和孩子如何更好的顺应本能

然后结合原理,我又创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专栏《2招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孩子的心态好了,他们的抑郁也就好了》。

关于专栏创作,我想创作的专题基本都创作完了,后期可能更多的是完善,至于新的专栏,可能需要创作的并不多。

二、找到了解决手机问题的终极方法,就是《2招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

建立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基于顺应本能的原理,我创建了《2招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专栏,这可以说是我解决孩子手机问题的终极版。

在我看来,不可能再有其他更优秀的方法了,终极方法也就只有这2种。

这两种既做到了高效简单,父母操作起来容易,也就是说顺应了父母的本能,父母更容易租到。同时也做到了顺应孩子的本能,孩子也容易执行。

这与网上很多老师专家分享的啥解决手机的N种方法不同,那些方法可能理论上说得通,但是对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不顺应大家的本能,所以也就注定很难实现。

三、对肯定式教养有了新的理解

肯定式教养理念是我创建的,这几年也一直围绕它在创作,所以我可以说对它已经足够精深了,但是没想到今年还是有了新的突破。

突破的第一点,就是我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理解它,但是在生活中却总是做不到,关键就在于我一直没有真正的做到无条件接纳,因此本能一直没有改变过来。

在此基础上,我对无条件接纳展开了最新的研究,搞清楚问题的关键,可以说打通了如何真正做到肯定式教养的最后一步。

突破的第二点是对于批评否定的理解,父母的批评否定并不一定就是对孩子不接纳,就是否定式教育,或者说,在肯定式教养理念下,也是可以批评否定孩子的。

这个观点,在以前我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但现在我理解了。

四、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运用

肯定式教养理念是建立在无条件接纳基础上的,为了更好的做到肯定式教养,我对无条件接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我接触的那些老师、专家里,包括网上名气比较大的,应该没有人比我更懂无条件接纳的。

什么是无条件接纳,以及如何做到无条件接纳,我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专业的书籍,网上老师发的那些视频帖子,我基本都看了,基本都不靠谱。

在我看来,无条件接纳是接纳行为,不接纳结果,根本不是网上那些人说得什么接纳情绪不接纳行为。

这个观点也是我首创的,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下,除了我在阐述这个观点,没有人有类似的说法,其他人大都是在强调无条件接纳是接纳情绪不接纳行为。

五、对人生的有了新的理解

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理解,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来自于哪里,我都有了新的认识,然后创建了《提升自我认知,获得人生幸福专栏》。

人本身就有价值,从你一出生就有了,根本不需要你去获取,也不需要你去证明,所谓的价值,只是我们道德文化塑造的一个评价标准,是为了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大小产生的,并不能反映你真实价值的大小。

而人生的意义就是追求快乐,只要你感觉自己活得快乐,你就走在自己人生意义的道路上。

那些总感觉自己人生没有意义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走在自己的人生意义道路上,所以才痛苦,也所以才会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

创作这个专栏并不是单纯为了教育别人,也是在完善自我,让我可以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我相信这也是每个人的愿望。

0 阅读:2

丹琴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