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盛
精校翻译: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的“共识”何在?
在1月中旬,我们在香港举办了2025年全球宏观会议,来自全球的1500多位投资者亲自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举行了27场会议和小组讨论,并对与会者进行了2025年展望的调查,旨在了解新一年的“买方共识”,并通过与去年会议结果的对比,观察投资者关注点和偏好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大多数受访者预计中国的趋势增长将较低,通胀复苏的路径可能会更为漫长。美国关税和中美紧张关系被认为是经济和资产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这也取代了去年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亮点则包括:
1.与去年年底相比,关于美国关税增加的担忧有所减轻,大多数受访者预计有效关税将上调10%至25%;
2. 对中国股市的情绪略有改善,表现为对回报的乐观看法和投资担忧的减少;
3.在新兴市场的小组讨论中,50%的受访者认为2025年中国股市将成为表现最好的市场。
尽管整体市场情绪变得更为乐观,投资者的基金配置仍然较为保守,尤其是在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方面。股市估值依旧低于中周期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在等待政策催化剂推出之前,仍然保持着“先见成效”的谨慎态度。
图表1:投资者对趋势增长的预期温和下调

图表2:美国关税和中美关系被认为是投资者关注的最大风险

图表3:大多数受访者预计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上涨10%-25%

图表4:越来越少的投资者担心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

图表5: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将是今年表现最好的新兴市场股市

图表6: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预期比去年更为乐观

1、美国关税与人民币汇率
我们的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有效关税将从目前的大约10%提高至约30%(即增加20%),虽然他们最近将这一实施的主观概率从90%降低至70%。2月1日,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立即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0%的关税。
关税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非常广泛,直接影响出口增长,间接影响企业资本支出,增加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其他投资的的不确定性,同时几乎肯定会对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而这本身可能对企业利润和股市估值产生重大影响(详见附录)。
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美国关税有效税率上升20%,可能会使2025年中国GDP减少0.4%,企业盈利(以港币计价)下降5%。假设美国消费者承担了部分额外关税,人民币兑美元适度贬值至7.5,并且国内政策进行部分补偿。在特朗普曾提到的60%关税上涨的严峻情形下,我们估计2025年MSCI中国的盈利(以港币计价)将减少21%,其公允价值可能从当前的75降至54,人民币将贬值至7.8,财政赤字可能增加至3.5万亿人民币。
但如果美国关税保持不变,可能是中美达成某种协议,那么我们预计今年中国企业盈利增长将达到12%(而非当前预测的7%),股市的平衡PE估值将扩展至12倍,公允价值相较当前基本情况上涨14%。
图表7:我们预计有效关税率上升20%将使中国出口企业的每股盈利增长拖累5%

图表8:我们关于美国关税风险和国内财政刺激的情景分析,显示中国股市的风险/回报相对更为有利

2、中美关系
与投资者的交流表明,在特朗普总统加征关税威胁(目前部分实施)和新一届美国政府官员对中国的鹰派言辞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已被广泛接受。
中美关系复杂多维,涉及技术、资本市场、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商品贸易。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中美关系晴雨表”(GSSRUSCN)来量化中美关系在股市估值中所体现的程度。当前,该晴雨表显示处于中等区间,并且与过去几年指数表现呈负相关,这表明股市对中美摩擦的担忧已经不如2021年底和2022年底那样严重,那时美国存托凭证(ADR)的退市和两岸风险成为市场焦点,引发股市剧烈波动。特别是市场对硬科技和软科技的紧张情绪接近周期低点,可能反映了中国日益关注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在成熟节点半导体生态和人工智能应用上的进展(具体内容见第四部分)。
如果该晴雨表恢复到中美贸易战1.0前的平均水平,并在两国之间建立更加可预测的合作框架,我们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中国股市的估值可能会从当前水平上涨30%。相反,如果中美关系因地缘政治紧张升级或金融市场脱钩(如对中国股票的投资限制)而恶化至历史的压力点,股市可能面临20%的调整。
图表9:市场隐含的中美紧张关系目前处于中等区间

图表10:过去1-2年,中国股市未对双边紧张关系作出较大反应,与更高的中美摩擦呈正相关

3、财政政策与通胀/去通胀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自2024年9月政策转向以来,所采取的政策为股市提供了支撑。然而,随着政策周期从预期阶段过渡到确认/实施阶段,政策的细节和实际行动将是稳定经济(预期)和支持企业盈利所必需的,这也将成为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关键因素。
在关键的政策杠杆中,财政政策可能是打破去通胀螺旋、推动内需复苏的最有效手段。根据我们的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大幅增加,从2024年的10.4%增至13%,主要由中央政府杠杆融资支持,帮助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银行资本注入以及其他社会投资和消费刺激计划。具体的财政赤字细节请见附录。
我们估计,每增加1%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推动MSCI中国公允价值上升约10%,其他条件不变。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占GDP的增长为2.6%,这已经体现在我们基准指数目标中,并且这一力度接近2020年中期疫情爆发时的财政政策强度。如果财政政策达到类似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顶峰,MSCI中国指数有可能上涨30%,达到86点;而如果2025年财政支出没有新增(即财政赤字占GDP比例维持在10.4%),则会使指数水平从最新价格下跌15%。
随着投资者关注财政刺激能否带领中国走出去通胀轨迹,我们还在分析通胀代理指标如何影响企业基本面(收入与利润)及估值(实际利率)。简而言之,如果各省在地方“两会”上设定的GDP折算指数回到2%的目标,这将理论上将股价提高16%,而如果通胀不及预期,降至约-2%,股市则可能出现类似幅度的下跌。
图表 11:广泛财政赤字超预期可能提升中国股市16%

图表 12:适度通胀有利于公司基本面和股市估值

4、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
最近,DeepSeek R1等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推出:a) 展示了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开发AI模型的能力;b) 引发了投资者对西方AI投资回报的担忧,因为中国模型在成本效益方面被认为具有优势;c) 在1月27日,DeepSeek引发了纳斯达克3%的抛售,导致美国股市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美元。
尽管我们不对该模型的表现或竞争力做出判断,但在技术/AI发展和应用方面的潜在突破,以及可能的成本效益,可能通过增长和估值两个渠道显著改变股市回报的走势。
在盈利方面,我们结合经济学家对美国对中国科技出口管制的估算(对GDP的累计影响为1.7%)以及AI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潜力的分析,再结合我们的美国策略师对AI如何通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的详细研究,我们预计,如果中国在基础技术自给自足和广泛应用低成本AI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盈利将比我们基准预测高出2%。
在估值方面,随着技术突破推动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生产率提升的潜力,预计中国科技/半导体股的估值差距会缩小,目前这一差距高达66%,为过去10年区间的标准差1.0倍。如果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接近美国科技公司,可能意味着20%的重新估值增幅,特别是在软科技领域,整体市场的增幅为7%。
但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自给自足的努力失败或美国出口管制加剧,导致趋势增长的永久性下降,那么盈利和估值的下行可能会带来约2%的潜在下行。
图表 13:中国的软科技板块可能成为近期的利好

图表 14:中国科技股估值回归到美国科技公司水平,可能带来20%的重新估值增幅

5、房地产市场稳定化
我们中国房地产研究团队预计,2025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将下降9%,销售量将下降4%,这将延续自2021年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项目的深度调整,销售额和销售量分别从历史高点下降56%和52%。尽管房地产行业仍将拖累GDP增长,但如果政府提供约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1万亿美元,占2025年GDP的5.8%)的资金支持去库存,房地产价格将在一线城市逐步稳定。
在一系列供需两侧政策放松后,房地产销售近期有所回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并且自2023年初复工以来,销售首次回到了正增长的区间。
房地产确实在中国股市中无处不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约15%的上市公司利润,涵盖金融、建筑、消费和财富效应等多个渠道。根据我们的估算,房地产市场活动每提高10个百分点(来自我们房地产团队的基准预期),MSCI中国的盈利可能增加3%,估值可能提升3%。
另外,我们的房地产风险晴雨表显示,随着政策转向,房地产风险的市场预期已大幅下降,但仍然维持在2022年平均水平。如果房地产风险进一步加剧,类似2022年末的情况,MSCI中国可能会出现23%的下行;如果房地产风险缓解,回到“三条红线”收紧前的水平,股市可能上涨约13%。
图表 15:近期房地产销售在一线城市的回升

图表 16:房地产市场风险隐含预期有所上升

6、支持股市的措施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这一政策支撑是前所未见的,具有明确的目标,即支撑股市。目前,主要的政策渠道包括:a) 放松金融条件,降低股市成本;b) 央行支持的特定金融工具,增加市场流动性,鼓励公司将多余现金回馈股东;c) 强制金融机构提高股市的曝光率和配置比例;d) 国家队或其他国有实体的直接政府购买股票。在所有政策中,国家队的操作和股东回报似乎对股市回报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
从经验来看,我们估计,国家队通过单一股票操作或ETF净买入(或净卖出)每增加1000亿人民币,将对应股市表现提升(或下跌)0.7%,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滞后。我们预计,除非A股市场出现大幅反弹,否则国家队将在2025年继续成为股市的净买方(2023年和2024年平均净买入约4900亿人民币)。如果成立了2万亿人民币的国家稳定基金,并且长期资产管理者的资本流入增加,我们的乐观情景下,股市的总流入可能达到1万亿人民币,相当于股市上涨7%。
2024年,上市的中国企业通过分红和股票回购返还给股东的现金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按当前股价水平计算,现金回报收益率为3%。根据共识估计以及公司公布的股票回购计划,预计2025年现金分配可能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在乐观情境下,如果现金回报与债券收益之间的收益差下降0.3个百分点(从1.6个百分点下降至1.3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股市可能有30%的重新估值增幅。
图表 17:国家队可能更积极地参与市场

图表 18:中国企业向股东回馈现金创历史新高,而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点

有利的风险/回报,但聚焦于阿尔法策略
图表 21总结了在我们的基准、乐观和悲观情景下,2025年可能的股市回报范围。虽然我们认识到一些情境可能是任意的、互相排斥的(例如关税和财政政策的乐观情境可能无法同时实现),并且股市的反应函数可能不线性(如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些情境都传递出一个共同的观点:中国股市在我们基准假设下估值具吸引力,并且考虑到风险情况后,回报分布可能偏向正向。
图表 19:DeepSeek突破可能带来的AI发展受益者

图表 20:GS评级的中国股东回报投资组合中的16个精选个股

图表 21: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风险/回报配置较为有利,投资者可能面临正向偏斜的回报分布

图表 22:我们的基本面驱动价格目标意味着MSCI中国到2025年底的潜在回报为14%,而潜在的上涨情境可能增加13%的回报

图表 23:一个右偏的收益分布:根据当前水平,市场产生正收益的隐含概率可能超过80%,我们选取的牛市案例累计占右尾的25%。

附录
图表 24:我们的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扩大2.6个百分点。

图表 25:我们看到外汇市场通过多个直接和间接渠道可能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