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盘后,感觉市场情绪非常热烈,周一怕不是又要怼一个大高开。
年前想去写一下今年市场的几个预期差,发现没时间,春节期间没电脑也没心思,今天在飞机上,结合近期行情,想随手写几点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
元旦时候写了一篇年度产品的文章《TOP10:2024年我心中的年度基金产品》,不知道最近被谁转发了,阅读量大增,发现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看盘点类的文章的,尤其爱看产品类的盘点。
但涉及产品有时候也不敢多写,产品表现好,人家也许记不住,我作为全网最早发现安信民稳、永赢鑫欣的博主,大家似乎也不会有多感谢我,反而会记住我曾经定投了某产品后来业绩变得极差。
我今天还回头看了下自己曾经高点跳车的两个网红产品,还是有点感慨的。


回顾历史,我在网红产品上没吃过什么亏。虽然,也没赚到什么大钱。之前在蚂蚁的评论区看到一句话,大意是:权益类的产品,有浮盈的话,发现不对劲,看不懂了,哪怕是顶着1.5%的赎回费也要跑。投权益类的产品体验像过山车,其实年轻人可以多试试,因为学费晚点交不如早点交。
接下来聊下我个人看到的几点预期差。
第一,今年红利指数可能会跑输大市。
市场的风险偏好在极速提升,而红利从21年开始连续跑赢后,去年7月份基本上熄火。客户也不喜欢了,不信你问问我评论区的银行产品经理,现在有人去分行推红利,你还理他吗?
说到这不得不提自由现金流指数。又刷到有博主提到自由现金流指数的缺点,我觉得还是中肯的,尤其是过拟合风险。
我此前就提到过,自由现金流按照因子拆分,可能底层是红利+质量(见《红利被你奶死了?也谈自由现金流指数》)。如果你只看截止到去年4月的业绩,你不会想买自由现金流指数的。如果过去10年业绩,自由现金流指数回撤竟然大于同期沪深300(为16年创下最大回撤)。
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用自由现金流思维做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见《受益于高股息,但本质上是自由现金流》)。
这两年主动基金经理卑微到尘埃里面了,今年请争气,打个漂亮翻身仗。
研究创造价值是常识,均值回归也是常识。
我迭代一下认知:自由现金流是一种好的投资思维和范式,但自由现金流指数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

市场都是有周期的,18年大家都盯着红利低波,因为回测三年的因子,最好的就是红利+低波,最后那批产品大多数都清盘了,反而是逆势布局的成长风格成功了。
第二,沪深300指数今年将会显著跑输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本质是去掉银行的沪深300指数,所以19~21年初,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吊打沪深300,因为银行一直趴着不动。而过去两年,银行大象起舞,低配银行股的公募基金经理们,自然就大幅跑输了。

不是看空银行,我只是相信均值回归更胜于线性外推。
第三,今年转债资产可能会阶段性领跑股票市场。
转债今年有几个逻辑是很难被击倒的。第一是很多大盘转债要到期退市,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固收+基金经理都没有填仓的品种了,而新发转债跟不上,会出现类似2015年的行情,被动抬高转债估值中枢。第二是纯债的票息下滑,资本利得空间也没了,今年久期也拉不动了,必须要向风险资产要收益。第三是今年是固收+大年,去年四季度固收+规模还是下滑的,但一季度很多渠道反馈固收+都在上量,这是被动配置的逻辑。
此外,中小盘可能也会跑赢大盘。
当然,可能会错得离谱,我建议这篇文章分三篇发,总能蒙对一个?
最后,现在还有人看空吗?

有人说现在像18年,年底开了企业家座谈会。也有人说现在像15年,当时三去一降一补提振经济,不断降息降准。但是这次不一样的是,建国同志还没有真正出招,所以要预留足够的政策空间。
应该说,对基本面不看好的人可能还有,但是对市场不看好的人已经不多了。
今天没忍住买了一丢丢恒生科技(天天好像出了个新功能,只能直接筛选综合费率最低的指数),主要是致敬下周的会议,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