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访谈|运河名镇——夏镇(十八)

山东第一访谈 2023-03-28 10:39:37

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七年,前四年为义务教育,称国民教育(初小);后三年为高等小学教育。初等小学毕业,可考高等小学;高等小学毕业,可考中学、甲等师范等。

1922年,学制改革,中央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壬戌学制》,规定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此学制一直延用到1949年。

1915年,由张清华创办部城小学,校址设在部城文庙,校名为“国民第一小学”。后杨怀琪、杨景胜、朱继亨等人将校址迁至天齐庙,设有高级班,学校改名为夏阳乡初级高等小学。课程为修身、读经、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

1924年,夏镇人张开岐创办沛县夏镇高级小学(县立),校址设在部城吕公堂,他自任校长。初创时有5个班、100余名学生。1926年因水灾停办,1928年春复学,迁至大庙(今实验小学校址),改名为沛县第七区夏镇小学,有6个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200余名学生。初小课程为国文、算术、美术、劳作、体育、音乐、常识等:高小课程为国文、算术、图画、劳作、体育、音乐、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等。

抗日战争期间,部城小学为抗日“两面”小学(表面为敌伪办学,实际施行抗日教育)。校址设在部城文庙。时任教师的中共党员刘金鼎、张用沛,名义上为教师,实则以教学为掩护,为党进行秘密工作。刘金鼎借日本人在部城天齐庙里普遍登记良民证之机,取得了良民证,经人介绍在部城(文庙)小学当起了国语教员,并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部城的鞠兴全、鞠兴华、赵绪印、王传道跟他上过学。他白天教学,夜晚出去活动,经常一夜不睡觉,当时他是政治交通员,负责传达上级指示。张用沛在文庙教学时,任中共沛滕边县委民运部长,由于有人告密,在1941年3月底的一天,突然被临城日军宪兵队抓走。1944年,时任教师赵厚德响应中共沛滕边县委发动青年参军的号召,积极动员正在上学的长子、三弟和另外十几名学生参加了八路军,此举受到了中共沛滕边县委和鲁南第二军分区的表彰。时任教师还有张淼、张桂申等人。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歌、图画、体育、劳作等;三、四年级设国语、算术、唱歌、图画、体育、珠算、劳作等;五、六年级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珠算等。

解放战争时期,局势不稳定,学校时办时停。

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恢复了部城学校。由于经费困难,因陋就简,利用寺庙作为学校,学生在三座庙里学习。一、二年级在大寺庙(三部),三、四年级在文庙(二部),五、六年级在吕公堂(本部),一所学校分三个部,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应该是少见的。“文化大革命”中,部城的庙宇被拆除,只保留吕公堂内的春秋阁。在吕公堂庙址上新建部城学校,学生集中在新校学习。20世纪60年代末,附设初中班,改为七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经过历任校长和教师的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从部城走出去的大学本科生有二百余名,硕士研究生有五十余名,博士研究生有十余名。他们中,副科级以上干部四十余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人员三十余名,副营级以上军官十余名。他们分布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后续持续更新)

来源|《运河古镇部城》

编辑|苏平 卜玉叶

审核|刘迎水

2 阅读:12

山东第一访谈

简介:访生产生活、谈民风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