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股指低开低走,遭遇“黑色星期一”。
昨晚纳指收跌4%,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日跌幅。“科技七巨头”中特斯拉跌幅最大,收跌逾15%,股价较其去年12月创下的历史新高累计下跌超54%,市值累计蒸发约8000亿美元。

早盘中国股市受美股影响低开,但午后顽强拉回来了,A股三大指数翻红, 恒科指收涨1.4%,看来真要东升西落了。
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搞事,对包括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贸易冲突升级,企业供应链成本上升,出口受阻。让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裁减公务员,削减政府支出,这可能导致经济放缓,企业盈利下降。
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致使美国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而且连涨两年的美股现在估值也不便宜,资本出于避险考虑加速流向美债以及估值更低的中国资产。
近期华尔街投行集体看多中国,花旗将美国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同时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
。。。
蜜雪冰城股价站上420港币,自3月3日上市以来不到10天时间股价已经累计上涨108%。

其实不止蜜雪冰城,最近大半年上市的热门新股这几天都在涨,特别是老铺黄金自2024年6月28日上市以来,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1611%,你没看错,就是16倍。
这一轮港股打新行情就是从老铺黄金上市开始带热起来的,就像上一轮港股打新低迷期从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上市带崩的一样,奈雪的茶自上市以来已经累计下跌93%。
雪王现在动态估值33倍,和星巴克估值相当,不过雪王的业务模式和星巴克有很大不同。
雪王99%的门店都是加盟的。它向加盟商提供食材包装:比如糖、奶、茶、咖啡豆;还有各种设备:冰箱、咖啡机、冰淇淋机、制冰机等各种设备,主要是靠这些赚钱。
雪王作为一家奶茶供应链公司,增长要么来自店铺数量的增长,要么来自单店GMV的增长。
雪王国内现在已经开了4万多家门店,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现在申请加盟想开门店,通过率只有5%,有意控制门店数量,保证其他门店的收入,因为单店日均销售额已经从2023年的4416.3元下降到2024年的4184.4元,降了大约5%。
去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闭店1298家,闭店率大约是5%左右。说明这个生意有赚头。如果普遍亏钱的话,很多加盟商就大幅闭店了。
这三个5%就基本把雪王的运营情况说清楚了。
雪王的看点是,咖啡品牌“幸运咖”门店数达到4000多家,有望复制瑞幸咖啡,以及在东南亚扩张,再造一个雪王,这些需要时间兑现。
在我看来短期能涨这么多主要还是流通股比例只有全部股份的2.5%,打新中签散户手里的货都卖了,抛售压力小,机构随便玩。

雪王某种意义上就是卖铲子的,奈雪主要是自营,是真的重资产,也就这2年才开始开小店和开放加盟,以前奈雪每家店都是大店,还要做欧包,亏的不要不要的。
奈雪直营门店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创始人彭心执着于打造“第三空间”,每家店200~300平的店面,装修费动辄百万,光是租金成本,就比同行高出30%。
虽说从2023年7月起,放开了加盟,但加盟费要98万元(后调整为58万元),且门店面积限定在90平方米至170平方米之间,过高的门槛阻碍了门店扩张,目前只有300多家加盟门店。
奈雪的加盟店主要分布于中、低线城市,然而在下沉市场,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众多茶饮品牌早已率先展开大规模布局,竞争激烈。
3月7日奈雪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为48亿~51亿元,同比下滑1%-7%,扣费净亏损8.8亿~9.7亿元,也就2023年赚过2000万,其他年份都在亏。
看2月份的CPI就知道了,负0.7%,一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数,说明现在消费萎靡不振,大家手里都没钱,消费降级利好价格便宜的雪王,奈雪的逼格虽高,但也不能当饭吃,消费者要的是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