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报数据亮眼:盈利与资产质量双升,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3月27日盘后,山高控股发布去年财报,2024年山高控股实现收入55.81亿元,同比增长11.66%;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大增39.92%。盈利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说明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大幅提升了经营效率。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661.7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资产占比78.6%(约520.1亿元),核心聚焦新能源、新基建等高增长领域。这一比例较转型初期(2021年)大幅提升,印证了公司从传统金融投资向战略新兴产业的彻底转型。
公司手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3.08亿元,充足的现金储备为后续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投资价值核心:新能源+算力双赛道协同,打造“绿电算力”生态圈
1. 新能源:政策红利+资源卡位,业绩确定性高
子公司山高新能源2024年累计获取风电、光伏指标超4吉瓦,其中在山东省连续两年中标集中式风电项目(合计超730兆瓦),并拿下省内175兆瓦分布式风电指标。这种优势源于国资股东山东高速集团的政府资源和土地协调能力。
通过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公司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算力中心用电的闭环,既降低限电风险,又提升绿电溢价收益。
2. 算力:AI浪潮下的核心基础设施,世纪互联华丽转身
2023年入股世纪互联(VENT.US)后,山高控股通过耐心资本注入、产业协同赋能,整合绿电资源,帮助其进入业务发展的快速通道。2024年,世纪互联数据中心上架率和预签约率大幅提升,AI服务器订单增长140%,其股价更是走出了半年涨幅超5倍的大阳线。
依托山高新能源的绿电供应,世纪互联数据中心PUE(能耗效率)低至1.15,显著优于行业平均1.35,成为AI算力需求的优先选择。
3. 协同效应释放:1+1>2的商业模式
“绿电+算力”模式不仅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还通过“电算一体化”形成独特竞争力。例如,乌兰察布项目已实现政府协议签署、客户预签约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未来可规模化复制到其他区域。
三、稀缺性:国资背景+成长赛道,市场难觅替代标的
国资股东保驾护航,作为山东高速集团(世界500强)唯一的境外产业投资平台,山高控股在资源获取、政策支持、融资成本上具备天然优势。例如,山高新能源的风电指标、世纪互联的“东数西算”节点土地储备。
山高控股的资产组合兼具“稳”与“进”。从稳定性上来说,新能源电站运营提供稳定现金流(山高新能源装机容量4.7GW),且享受绿电溢价政策。
就成长性而言,算力板块受益于AI爆发,世纪互联机柜数达8.3万架,位居国内第三方IDC前五。
同时还具有隐蔽资产价值,子公司山高新能源(1250.HK)和世纪互联(VNET.US)市值尚未完全反映协同潜力,母公司持股价值存在重估空间。
而且作为ESG标杆,可以吸引长期资金。公司获惠誉ESG评级“2级”(行业领先),2024年发行9亿美元永续债获45亿美元超额认购。全球资本对绿色资产的偏好,进一步提升了山高控股的融资能力和估值溢价。
四、纳入港股通后的市场表现:流动性提升,资金关注度升温
从2024年3月山高控股纳入港股通后,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日均成交额显著提升,2024年股价振幅达51.24%。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截止2025年3月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升至1.14%,且机构持仓成本(约5.8港元/股)接近当前股价,这也是公司股价的有力支撑位。
对比纯新能源或算力公司,山高控股当前估值仍被低估。其资产组合兼具稳定现金流(新能源)和高成长性(算力),这种“双重属性”在港股市场稀缺,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五、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需要关注的几个点
政策与产业周期共振,新能源方面,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绿电需求长期增长。算力方面,AI大模型训练催生算力基建爆发,预计2025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6400亿元。
业绩增长可预见性强,乌兰察布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预计贡献年收入超10亿元;世纪互联AI服务器订单充足,未来两年利润增速有望保持30%以上。
国资背景提供下行保护(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充足),而算力业务提供上行弹性(AI需求爆发),兼具防御性与进攻性,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山高控股通过“国资赋能+产业协同”,在新能源与算力领域构建了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2024年财报验证了其战略转型的成功,而AI与能源革命的双重浪潮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只兼具“稳健现金流”与“高成长潜力”的稀缺标的,值得加入自选股并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