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大家觉得和田玉市场中的玉石价格是谁决定的?很多玉友肯定下意识觉得“这不是废话吗,玉商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但大叔如果告诉你,目前大部分的玉石其实玉商是决定不了价格的,是不是听起来有点颠覆?且听和玉大叔慢慢分析,这可不是标题党,而是和玉大叔这些年经验的总结:

很多刚入门的玉友,上来就问:“大叔,羊脂玉现在多少钱一克?”、“你们家极品籽料一颗多少钱?”这么问是不会得到标准答案的,反而会收获一个虚假的报价。

为啥?因为和田玉的价格,它不像黄金、钻石那样有个国际公认的标价。黄金按纯度,钻石按4C标准(重量、净度、颜色、切工)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但和田玉呢?它没有一个统一的、硬性的等级划分标准。

和田玉是很标准的收藏品,不能用这类以前和美元锚定过的东西比较,它的“尺子”是灵活的,是跟着市场、跟着人走的。同一块玉在不同的人眼里,价值可能天差地别。这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和田玉的理解、喜好、认知都不同,给出的价格自然也就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市场供需决定了价格的浮动,大叔举个例子:

同样一块羊脂白玉的料子,在新疆当地,可能只有一、两个买家有兴趣,因为羊脂在我们这是比较多的,价格自然有一个准绳或者说是范围。但如果同样的东西到了北京、上海这样的高消费市场,很有可能出现5~10位买家争抢,它的价格自然会被推高好几倍,价高者得。和玉大叔经常听到一些住在发达地区的玉友抱怨,说自己当年因为某某事错过了一块好玉,现在后悔不已。但这都是人之常情,咱们收藏和田玉,一定要量力而行,注重品质就好。别看现在和田玉市场这么火,就盲目跟风高价入手,得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和田玉。

请记住大叔的这句话,这就是玉石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并不是玉商喊价多少,玉就值多少钱,而是市场上愿意出价的人多少,才真正决定了它的价值。
二、 和田玉价格差异巨大的背后:市场、认知与产业的博弈那么为什么和田玉的价格差异会这么大呢?为什么你买的和田玉总是比别人贵呢?是玉商故意坑你?还是行业水太深?

价格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市场、认知和产业成熟度等多重因素的博弈。规模化的玉器城或者玉器批发市场,相对来说价格比较稳定,因为这些地方运营成本低,而且玉商之间竞争激烈,价格自然就更加透明,更接近成本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您跑到石佛寺、苏州或者新疆买玉就一定便宜。根据大叔前面提到的理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新疆市场,需求增加,价格自然也被抬高。最严重的问题是市场源头的造假现象也不容忽视,不懂的话跑去新疆买玉,未必是最划算的选择,只能说这些地方的可选择余地比较大。
三、“越懂越便宜”?不,是“信息不对称”!
最后的一个价格影响因子,就是对和田玉不太了解的地方,玉器的价格反而越离谱。这可不是什么“越懂越便宜”,而是“信息不对称”在作怪!在一些小县城或者地级市,很多人对和田玉不了解,一般玉石都是搭配黄金之类的东西来卖,就容易产生“忽悠”。奸商不仅会把价格抬得很高,还可能“挂羊头卖狗肉”。

而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人口基数大,懂玉的人相对较少,但消费能力强,大家也更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和田玉。反而成为稳定而真正成熟的市场环境,低价货大家也不会在当地买,会选择网上去搜索,可以这么讲,买家更懂行,玉商不敢随意虚高报价,价格反而更接近市场真实水平。

综合以上的观点,和玉大叔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和田玉价格的波动有一个规律:
低端和田玉:收藏价值不高,市场行情好时,价格会向中端靠拢;市场行情低迷时,价格会下跌,说人话就是只有佩戴的价值,没有收藏的价值。

高端和田玉:一般不会受行情影响,价格至少是稳如泰山,一般根据通货膨胀稳步上涨,或者碰到一些有实力的客户会大幅抬升价格。

总结下来,和田玉的价格不是玉商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但这个市场,不是盲目的市场,而是理性的市场。咱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理性投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