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在购房合同里,签下自己名字之前,每个买房人都在经历一场因信息过载所带来的时间浪费。
海量搜索,一点点筛选有效信息,大量干扰因素,甄别销售口中的对错真假...
低效选房背后,实则是无用信息堆砌填塞+传统方式缺乏革新,带来的双重困境!
如何快速、精准地筛选出“我要的信息”,过滤掉一切“与我无关”?
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而近日,一房一万接过了这根“接力棒”,融合deepseek大模型+房地产行业知识+一房一万知识:
上海首个楼市AI-房万AI智能体,重磅来袭!
基于上海近860万套房子+土拍+租金+政策等全维大数据。
用最直接的“问答方式”,只要十几秒,就能筛选出你最想要知道的信息!
这样的AI智能选房方式究竟有多爽?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模拟出若干提问场景,大家简单感受一下——
问题一:当你提问现在能不能买老破小
房万AI智能体告诉你:
一、市场现状与核心矛盾
1. 超跌后的价值回归
2023年老破小均价跌幅达12.2%,远超全市7%的跌幅,部分房源价格已回落至2017年水平。
2024年9月数据显示,老破小与全市二手房基价差已缩小至86元/㎡,结束超跌通道。
典型案例:杨浦内环内31㎡老破小租金回报率达4%,高于当前房贷利率[2]。
2. 供需失衡持续
全市老破小存量约109万套,占存量房1/8,杨浦、虹口等区域隐形库存压力大。
2024年1-10月成交4.36万套,仅为2021年同期的50.4%,去化周期拉长至12个月[2]。
3. 政策托底效应显现
企业收购老破小用于员工宿舍、原拆原建试点(如杨浦凤南一村)等政策赋予资产预期。
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160万(多孩家庭192万),外环外首付15%降低上车门槛。
二、购买老破小的核心价值点
1. 极致性价比
总价锚定:内环内40㎡以下套均257万,中外环40-70㎡套均255万,租金覆盖月供比例超60%。
2. 市区稀缺配套
医疗教育:三甲医院1公里覆盖率达78%,一梯队学区房跌幅收窄至8%(非学区房跌幅15%)。
通勤优势:内环内地铁500米内房源占比62%,租金溢价率25%。
3. 政策红利窗口
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200万以下房源交易成本下降30%。 企业收购政策推动流动性,部分板块(如黄浦、静安)已出现价格企稳信号。
三、风险与避坑指南
1. 三类高风险房源
非市区老破小:郊环外年均折旧率2.1%,流动性差。
单一学区老破小:虹口曲阳板块学区房跌幅达18%,投资属性退化。
无电梯高龄房:1995年前房源年均维护成本增加5000元,转手周期超8个月。
2. 区域分化加剧
抗跌板块:徐汇康健、静安彭浦新村等原拆原建试点区域,跌幅仅5%。
高危板块:普陀光新、虹口凉城等无更新计划区域,库存去化周期超15个月。
四、购买策略与实操建议
1. 目标客群筛选
适合人群:预算200万内首置青年、市区养老群体、长租投资者(租售比>3.5%)。
避雷人群:改善需求家庭、学区焦虑家长、高杠杆投资者。
2. 淘房方法论
抗跌保值法:优先选择内环内40㎡以下、近三年成交占比>30%的小区(如徐汇田林新村)。
价格锚定法:对比2016年价格(低于4.8万/㎡)可视为安全垫,2017年价格(5.2万/㎡)为市场均衡线。
杠杆控制术:首付>40%,月供≤家庭收入30%,优先纯公积金贷款。
3. 改造增值路径
微更新潜力:选择层高>2.8米、可改loft的房源,增值空间约15%(如虹口鲁迅公园板块)。
政策套利:关注旧改重点区域(黄浦金陵东路、杨浦定海),拆迁预期溢价率20-30%。
五、未来趋势预判
短期(2024Q4-2025Q2)
内环内40㎡以下房源价格企稳,中外环继续阴跌3-5%。
企业收购政策落地将激活5%优质房源流动性。
2. 长期(2026-2030)
原拆原建覆盖率提升至15%,核心区老破小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
租赁型老破小占比超40%,租售同权政策深化。
最终建议:
若预算<200万且追求市区生活便利性,可淘内环内40㎡以下高租售比房源,持有周期建议>8年。若为学区需求,仅建议选择双一梯队学区房(如静教院附校辐射范围),并预留15%价格波动空间。投资客群需警惕:2025年后郊区新房供应放量可能进一步挤压老破小市场。
问题二:当你买房想绕开“泡沫”板块
房万AI智能体告诉你:
上海楼市当前存在显著价值泡沫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区域:
一、透支型远郊新城
典型代表:临港新片区、奉贤海湾、金山亭林
泡沫特征:
1. 规划落地速度滞后于房价涨幅,临港2024年商办去化周期超60个月,产业导入未达预期。
2. 五大新城中奉贤、金山人口导入不足,2023年实际人口完成率仅60-70%,二手房成交周期长达12个月。
3. 基准地价与市场价倒挂严重,如临港基准地价仅2.1万/㎡,但次新房挂牌价仍达3.8万/㎡。
二、概念型新兴板块
典型代表:徐泾、唐镇、前滩南
风险警示:
1. 徐泾别墅库存积压,2025年待售别墅超2000套,去化周期达28个月。
2. 唐镇过度依赖张江外溢,但张江科学城2024年企业外迁率达15%,削弱需求支撑。
3. 前滩南商业配套兑现延迟,规划中的太古里二期至今未动工,板块能级提升受阻。
三、老旧市区边缘板块
典型代表:普陀光新、虹口凉城、杨浦黄兴
价值陷阱:
1. 房龄折价加速,1995年前老公房年均折旧率升至2.1%,远超全市均值1.3%。
2. 学区溢价消退,凉城板块因虹口实验学校成绩下滑,2024年房价同比下跌18%。
3. 城市更新停滞,光新路片区旧改计划搁置,板块发展陷入"死循环"。
四、产业空心化近郊板块
典型代表:嘉定江桥、浦东曹路、闵行浦江
市场表现:
1. 江桥产业转型受阻,原规划的虹桥数字谷仅完成30%招商,空置率高达45%。
2. 曹路二手房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23%,但基准地价仍虚高15%,形成"双杀"局面。
3. 浦江动迁房占比超60%,商品房去化需依赖"价格战",2024年新盘降价12%仍滞销。
抗跌板块特征对比

置业建议:
1. 警惕"三高"板块(高库存、高杠杆、高概念),优先选择基准地价与房价匹配度>0.7的区域。
2. 关注19号线、20号线等在建轨交沿线价值修复机会,如彭浦、中原等被误伤板块。
3. 对于总价500万以下刚需,可考虑金虹桥、大华等中环准核心区,享受"安全垫"优势。
更多深度分析可参考:2025上海板块置业天梯图
问题三:当你想知道房价还会不会跌
房万AI智能体会告诉你:
一、当前市场现状
1. 价格持续探底
截至2025年2月,上海二手房价已连续22个月下跌,全市小区基价约56,531元/㎡,较2021年高点累计下跌约18%,价格水平回归至2017年4月。
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分化加剧:内环内次新房跌幅收窄至5%,而郊环外老破小跌幅仍超15%。
2. 成交量回暖但未逆转趋势
2024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2.57万套,创近3年新高;2025年2月下半月周均成交超6000套,显示市场活跃度提升。
成交回暖主要依赖“以价换量”,2025年2月议价空间仍达5-8%,降价房源占比超80%。
二、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1. 供需失衡持续
挂牌量高位运行:截至2025年2月,全市二手住宅挂牌量约10.96万套,库存去化周期约12个月。
新增需求不足:非沪籍购房占比提升至45%,但外环外需求占主导,难以支撑核心区价格。
2. 政策托底效应有限
限购松绑(如社保年限缩短、非沪籍单身购房放开)激活部分需求,但政策边际效应递减,2025年2月带看量环比下降15%。
增值税“5改2”降低交易成本,但2000年前老旧房源占比超60%,政策红利难以覆盖主流需求。
3. 置换链条尚未完全激活
2024年改善型购房(总价800万+)占比仅18%,远低于2019年峰值35%,中高端市场流动性不足。
新房库存积压(外环外去化周期超20个月)进一步挤压二手改善需求。
三、未来价格走势预判
1. 短期(2025Q2)
继续探底:预计2025年上半年房价环比跌幅收窄至0.2-0.5%,外环内次新房有望率先企稳,郊环外老破小仍将下跌3-5%。
关键指标:若连续3个月成交量维持2万+套,价格或于Q3触底。
2. 中期(2025Q4-2026)
- 结构性分化:五大新城轨交沿线(如嘉定新城、松江大学城)受益于规划落地,价格或回升2-3%;非核心区无学区老破小继续阴跌。
政策变量:若放开非普标准或降低二套首付比例,可能刺激改善需求释放。
3. 长期(2027+)
价值回归:品质次新房(2015年后建成、物业费3元+/㎡)将跑赢大盘,年均涨幅或达3-5%;无电梯老破小年均折旧率升至2%。
城市更新红利:黄浦金陵东路、杨浦定海等旧改重点区域,拆迁预期或带来20-30%溢价。
四、购房策略建议
1. 刚需客群
优先选择外环内40-70㎡次新电梯房(如徐汇田林、静安彭浦),控制单价<5万/㎡,利用公积金贷款降低月供压力。
2. 改善客群
关注内中环品质次新(如大宁金茂府、前滩晶耀名邸),利用“卖旧买新”税费补贴政策,置换周期控制在6个月内。
-警惕“伪改善”陷阱:房龄>15年、物业评级<3星的社区慎入。
3. 投资者
布局轨交规划沿线(如19号线宝山段、嘉闵线南翔段),选择2018年后交付、租金回报率>3%的TOD项目。
五、风险预警
1. 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若2025年未出台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可能引发抛售潮。
2. 新房价格战冲击:外环外新盘降价10-15%,将挤压同区域二手房价。
3. 租赁市场分流:保租房供应放量(2025年计划新增8万套),低总价刚需客群可能转向长租。
结论:上海二手房价短期仍存下跌压力,但跌幅将持续收窄,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筑底窗口。购房者应优先选择核心区品质次新,规避无学区、无地铁的老旧房源。
当然,个性应用场景还有许多许多!
欢迎各位小伙伴点击下方小程序,体验地产大数据的“明日世界”!
买房“防忽悠”技能这下又妥妥升级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问,房万AI智能体和其他AI工具有什么不同?
1、基于独家精准的地产大数据:
近20年的上海地产大数据沉淀,上海数交所官方备案挂牌,服务数十家B端企业客户,专业数据团队跟踪分析。
2、高效的数据信息更新:
为了尽量降低大数据场景中容易出现的AI幻觉,房万AI智能体直接链接专业的地产大数据中心,并进行更为快速的更新维护,尽量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客观。
3、全链路的大数据服务功能:
一房一万基于大数据,拥有信息全面的一房一万新房小程序、一房一万二手房小程序、板块天梯图、房价等高线、N百万新房气泡图等全市独一无二的大数据服务产品。
房万AI,简单、高效、精准的掌上选房神器!赶紧收藏起来!

本号发布的原创数据、图表、文章等信息的版权由公众号运营公司独立所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构成侵权,我司有权依法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