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身经历两次机构改革,80后是受影响大的,处境尴尬的

小薇读书 2024-04-20 21:20:51

近日,同事们纷纷议论,县乡基层机构改革来了!据说科技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及数据管理部门变化很大。

力度大的改革,我们个人无能为力,只能跟着单位走,上级要怎么改就怎么改。

但是,无论怎么改,关键的问题,受影响大的还是“人”的问题。历次改革表明,受影响大的来是单位中层及单位的中坚力量。

具体到这次改革,必将来是80后。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69年的领导干部已经提前二线。70后的大领导,不会涉及到,至少还能给个领导待遇。

90后正是年轻干部,对他们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00后刚刚参加工作,作为普通科员,他们到哪里都有编制。至于提拔,那是以后的事。

我是80后,经历过两次机构改革。一次是10年左右的改革。那个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小小的“新兵”一个。

表面上对我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实际上,改革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也概莫能外。

我那个时候,刚刚考上县文化局没两年。作为普通科员的我,自认为改革和我无关。然而,还是有影响的。

上级要求,县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合为一个局,领导职数一名正科四名副科。那么,问题来了。

原来文化局一名正科,两名副科;广播电视局一名正科,四名副科;新闻出版局一名正科,三名副科。

领导职数足足超了七名,没有办法,只能统筹考虑。经过激烈竞争,从三名正科中选出一个正科领导,其他两个正科领导保留正科待遇,当副科干部使用。

从10名副科领导干部中,选出四名实职副科,其他6个副科,免去领导职务,保留副科待遇。

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组织也承诺,免去副科级领导的干部,以后优先考虑任用。至于什么时候再任用,谁知道呢?

这样,把多余的正科和副科消化完,已经五六年之后了。

对于我这个科员来说,也是有影响的。我原来是股长,副科干部后备人选。股长同样“超标”,我被无情的“拿下”了。

这样,我错过一次成长的机会。

后来,我调到老干部局,提拔为副科,任二把手。这其中的辛苦与困难,自不必多说。

我事业刚刚稳定,又迎来18年的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的力度更大。工商局,质监局和药监局合为市场监管局,班子成员由原来的十多名,减少为三名。

提前二线的二线,免职的免职,分流的分流。很多人奋斗几十年才熬到副科或正科的位置,一下变为普通干部。

老干部局合并到组织部,降为股级。我们单位的一把手,提前二线了。我保留副科待遇,负责老干部局的具体工作,没有职务。

这样,我的档案里的职务,一直到现在还是“空档”。组织什么时候还会“启用”,我心里没有谱。我已经40多岁了,年龄大了。

组织要求90后的年轻干部要占一定比例,00后也已经进入职场。80后的我们,压力倍感增加,个人又无可奈何。

机构改革加上干部年轻化,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90后们纷纷当上领导,本来能有希望的80后,提拔的路上,变得异常艰难。即使再怎么若干,再受领导赏识,提拔的机会也很小。

与之相反,年轻的90后被提拔为领导,责任很大,本领导一般,实力能力不能与岗位相适应。他们总是习惯“甩锅”,把工作推给80后,00后。

80后躺不平,卷不赢,两头受气,备受煎熬。单位中层干部,面临领导职数少人多的问题。晋升之路,越来越难。

我经历过两次机构改革,受影响大的还是中层及以上干部。做为80后的我们,首当其冲。

40多岁的年龄很尴尬,不能躺平,退休太早,提拔无望。

然而,不管怎样,我们还得努力工作,生活还要继续。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