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奇石“形”派形成的物质基础
4.灵璧吕梁石类型,比如《山岛竦峙》(见
图25-6 《山岛竦峙》灵璧吕梁石 23*13*14厘米 吕沛霖 藏
图25-6)等,它们的成因极其复杂。据有关专家介绍,它们大约形成于震旦纪,由泥岩及海藻等低等植物复合组成其独特的垒块形态,受自然风化后形成不规则且排列有序的多层竖型洞穴。也就是说,吕梁山在造山运动时,被挤压出了许多折皱,致使石面凹凸不平。自上古至明代的几千年中,黄河南移,行踪无定。后来,黄河南徒后夺涡、颖、睢、汴、泗水与淮水(河)而入海。就在黄河南徒的水道上,徐州东南30公里的吕梁、房村口汇于泗水东流,形成大洪,史书称之为吕梁洪。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吕梁洪水不断地冲击着吕梁石,使本来折皱较深的石纹,在洪水的反复冲击与风化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洞穴状态。因此,吕梁石的产地,集中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吕梁乡白楼村的黑山、东山、西山和牛犊山等地,于是,该类型奇石因地而得名。
灵璧吕梁石类型的主要成分为泥灰岩、灰岩。它们石质细腻,肤滑如玉,温润可人,口齿无声。它们的石体大的数米,小的寸许。一般为黄黑相间的石色,黑的是岩石本体,黄的是牢牢附着在岩石上的极细泥沙。其中,带有红色、紫色者属稀少品种。
吕梁石类型百态千姿,有的形状如船、或楼、或古堡、或石窟等;它们一般为二至四层,多的达七、八层;它们的形状大多展现了沙漠里的山水景观,峰、崖、凹壁、石檐等惟妙惟肖,峰崖高低错落、远近变化自然。
同时,灵璧吕梁山,因其蕴涵着古老文化的气息而越发显得浑厚苍劲,赢得了当代玩石人的追捧。今天,玩石人在欣赏灵璧吕梁石《山岛竦峙》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感觉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你看,该灵璧吕梁石《山岛竦峙》,它底部的土黄色,像不像海边的沙滩?沙滩上露出的块状山石,它们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像不像海边裸露的山石?你看,这些海边的山石,中间的那座山峰最高,左右两边次之,前面的众多小山,则显示出了它们不同的巍峨形态。
在这样的众多山岛面前,玩石人自然能联想起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的情景:当年的七月,他跃马扬鞭,出卢龙寨,临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那首壮丽的诗篇:“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石道》(1-4卷)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