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兹·鲁赫曼,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著名导演,虽然不高产,但每部影片都让人难忘,那是集守旧与反叛于一体的浮华与新锐,他的作品,有着美国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奢靡歌舞片的风格延续,但又于其中,注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将传统故事与现代审美进行结合,带来更加炫目的视听体验。
对于影迷而言,对于巴兹·鲁赫曼的了解,应该是始于DVD时期,其一,他所执导的《红磨坊》成了那个时代毋庸置疑的试机天碟,无论是测试画面,还是音响,绝对一本满足。其二,他的作品,也是DVD时代乃至蓝光时代不断“洗版”的常客,特别是著名的“红幕三部曲”,集《舞国英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磨坊》三部作品于一个精致包装,成为碟友爱不释手的收藏。
之后,巴兹·鲁赫曼又陆续执导了《了不起的盖兹比》和《猫王》等等电影。他的作品中,《红磨坊》、《澳洲乱世情》和《了不起的盖兹比》都曾经在国内公映,票房分别是1200万,1600万及8500万,可以说并不理想。但资深影迷们如果错过了在大银幕观赏他作品的机会,则是很大的遗憾,有些电影,天生就是为大银幕而生。
今次看《猫王》之前,战台烽又重温了《了不起的盖兹比》,发现两部影片虽然都是豪华的视听享受,但在表述风格上还是大相径庭。毕竟盖兹比是架空的人物,可以极尽想象力来堆砌,而猫王则是距离我们很近的历史人物,可供导演发挥的地方不多。但整部影片依然是浓郁而强烈的巴兹鲁赫曼风格,这点从电影第一刻出现的华纳那布灵布灵的闪亮logo开始,就即刻带我们走进一代歌王的音乐生命之中。
饰演猫王的奥斯汀·巴特勒,从外形上看要比本尊更英俊潇洒,但台风相对也更浮夸了一些。当然,影片最终的猫王演出实况,也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角色与人物之间的跨时空对话,真人传记电影,我们总能游离于神似与形似之间而难两全。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经纪人帕克上校,则尽显老戏骨的老辣与沉稳,影片以他作为第一讲述人的角度,也确实给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天王巨星更多的传奇之感。
依然心水于巴兹鲁赫曼导演的极繁式表达,无论是快速的剪切,还是多屏画面呈现,以及不惜工本的各种场景、服装、道具等等,极大的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满足感,也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即便影片长度将近三个小时,但一路追下来丝毫不会觉得疲惫或者乏味,历史的风云变幻,与音乐世界的风起云涌,彼此裹挟着奔涌而出,让人一眼看尽几十年的落寞与繁华。
似乎美国流行乐坛的巨星陨落都如出一辙,药品和身体原因,不禁让人唏嘘。台前与幕后,荣耀与空虚,总是形影相随。由此,经历了大半场的繁华大秀之后,看他起高楼,再眼睁睁看这楼塌掉,那种来自精神世界的毁灭,会在影片结束之后很久都不会散去。
巴兹鲁赫曼的奢华到奢靡的影像风格,无疑加剧了这种撕裂感。总的来说,《猫王》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很巴兹·鲁赫曼,很好莱坞,但也很猫王,虽然视角有点像八卦小报般的“窥视”,但其体量和质量,是有资格向一代天王巨星——猫王致敬的。最后,希望有机会能够在大银幕上,跟随《猫王》再纵情生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