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推动大规模氢气输送的管道输氢方面又传来新的进展。
近日,据内蒙古政府官网消息,达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获得核准。该项目投建单位为内蒙古华电华蒙管道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巴彦淖尔市。该项目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干双环四出口”绿氢输送管网支线项目,全长约190km,将从达茂旗一直通到昆区。
管道输氢被认为是未来氢气输送的终极方向,华电投建管道输氢项目对其整体氢能布局有何影响?国内管道输氢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如何?
华电氢能版图的重要一环
双碳目标下,中国华电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正大力推进氢能业务布局。旗下华电重工、金山股份、内蒙古华电氢能源等公司合力构建了一幅中国华电“制-储-运-加”全链挺进图,而管道输氢是其氢能版图的重要一环。
华电自主研发生产绿氢装备的同时也在重点推进绿氢项目的建设,从地区分布来看,华电国内的绿氢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青海和山东5个省份,其在内蒙古的绿氢项目最多有8个,占华电国内绿氢项目的一半。
例如,华电打造的内蒙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新能源装机规模200MW、制氢规模12000Nm³/h、储氢规模11吨,年产氢量7800吨,为全球首批大规模绿电制氢项目之一,该项目应用了“华臻”-1000型碱性电解水及“华瀚”-200型PEM电解水2种制氢系统高效耦合制氢,以提高制氢调节范围和动态响应速度,实现了风光互补发电制氢,打通了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2024年2月,内蒙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顺利投产并完成第一车氢气充装任务。
而此次达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获得核准是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的进一步延伸。该输氢管道投产后能够实现高纯度氢气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长距离、大规模、低成本运输,可降低80%左右的企业氢气运输成本。
除了获得核准的达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华电还在其它正在推进的绿氢项目中配套了管道输氢。
2024年11月,华电北方新能源公司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签订协议,规划建设年产2万吨绿氢的制氢项目,并配套20公里输氢管道,连接明安镇至包头市的氢气长输管网。该项目总投资37.57亿元,旨在提升内蒙古西部氢能消纳能力。
2025年2月,华电启动新疆乌鲁木齐25万千瓦风电制氢项目一期工程招标,配套建设制氢加氢站和输氢管道。项目年制氢规模2000吨,计划于2025年6月完工,将推动新疆绿氢在交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输氢管道是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的关键环节。华电在内蒙古和新疆的布局,不仅覆盖制氢和储运,还联合明阳集团、北奔重汽等企业成立氢能储运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储氢装备国产化(如碳纤维缠绕气瓶、液氢储罐等),形成技术闭环。
国内管道输氢建设方兴未艾
输氢管道建成后,受氢气供应能力的影响较小,忙时可以100%的发挥其运力,闲时管道还可以当作大容量的储氢装置,是中远距离氢气运输的最优选择。开始布局管道输氢的除了华电,还有中石化、中能建等多家央企参与,部分项目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输氢验证阶段。
2024年11月22日,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西部天然气公司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通气,实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为国内管道掺氢应用领域实践迈出坚实一步。该项目投运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打通了巴彦淖尔市管道天然气“县县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呼包鄂、巴彦淖尔、乌海市天然气环网供气格局。
除了刚刚建成投运的包头—临河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自2024年以来,国内还有多个重要的管道输氢项目招标、备案、开工。
例如,中石化京蒙千公里输氢管道项目分别在2024年4月、5月、7月进行了多次招标,该输氢管道示范工程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等5个省级行政区,管道全长约1145km,管径为DN457、DN610,管道近期设计输量为10万吨/年(合126840m³/h),远期规划输量为50万吨/年(合634200m³/h)。
2024年4月,国内首条产销一体区域商用纯氢输送管道,即“中能建鹿泉制氢基地-中电科普兴电子输氢管道工程”,取得区行政审批局项目备案书。该管道起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石井乡鹿泉制氢基地,止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经开区中国电科十三所信息产业园(一期)和普兴电子二厂(二期),干线与支线总长49.5公里。其中干线长45公里,输量4000吨/年 。
2024年7月,由CPECC华北分公司设计的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包北管道有限公司固阳-白云鄂博掺氢输气管道工程在包头市固阳县正式开工,标志着华北分公司承担的第二条长距离掺氢管道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2024年7月,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公司投资建设的康保至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工程勘察和详细设计阶段启动会召开,该输氢管道项目起自张家口市康保县,终至唐山市曹妃甸区,线路全长972.7公里,管径为813毫米,设计压力7.1兆帕,最大年输量约为130万吨绿氢,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相关知情人士告诉高工氢能,该输氢管道项目将在2025年5月启动建设。
总体来看,在当前氢气资源与市场形成错配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氢气运输成本是推动氢能产业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环,管道输氢可肩负起这一重任。华电布局管道输氢在解决自身绿氢项目的消纳难题同时,也能为其他央企和民企在管道输氢领域的技术验证、商业化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