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部队也不例外。我们原成都军区后勤某汽车团有一批一九七六年四川忠县(当时还没有划归重庆市直辖)兵,我们1982年底入伍时他们留在部队的,要么已提干,要么已转为了志愿兵。下文提到的两位忠县兵既是老乡,又正好一个是志愿兵,一个是干部。
他们虽然都是反面教材,但两个人的人生,通过自身努力结局还是各有不同的,特别值得大家警示借鉴。
1982年12月的某一天,当时我们正在新兵连集训,临时接到通知去团部大礼堂开会。
到了那里才知道,是召开全团军人大会,旁听一场军区军事法院和军事检察院共同审理的一起军人犯罪刑事案件,其实也是让参会官兵接受一堂面对面的法治教育课。
此案的主角即我们团某连的志愿兵苏某某,他因酒后在野外散步时把一个驻地女青年打伤在稻田里,又抢夺了人家的手表,当庭被军事法院判刑10多年(具体10几年记不清了)。
当时站在被告席上的苏某某耷拉着脑袋,没戴帽子,领章已被摘了,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当时听老兵们讲,苏某某脑瓜极为聪明,开车修车技术双过硬,进步最快。因此在他们那批兵里最早入党又改转的志愿兵。但这次“犯事”全因酗酒惹的祸。但事已至此,只能束手就擒,接受服刑改造的惩罚……
这件事过去许多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茬又一茬的,人们早就把苏某某遗忘了,新兵们更是不知道有苏某某这个人。
谁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团里召开全体官兵参加的军人大会,聆听一个什么报告会。我去参加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台上主角做报告者竟然是老同志们都熟悉的苏某某,原来这是一场劳改犯人重获新生的事迹报告会,苏某某在监狱中积极改造,表现优秀,且屡次获得嘉奖,被提前释放。
我全程仔细聆听了苏某某的发言,从当初锒铛入狱到劳动改造全过程,他是怎样在狱中发愤学习,不仅提前获释,通过不懈努力,他还拿到了国家认可的成人自考法律大专文凭,苏某某成为劳动改造的成功的典型,他到处做报告,演讲时声泪俱下,声情并茂,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曾经的老部队一员,他的跌宕人生励志故事赢得了在场官兵的阵阵掌声。
几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如今的苏某某是否健在?后来从事什么职业?生活的应该不错吧!
下边说说苏某某的另一个同乡战友杨参谋,他是我们团司令部车油股的油料参谋,我有段时间在车油股帮忙,与杨参谋同住在司令部楼下单身宿舍作隔壁邻居。
杨是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他出事后,我回忆起他过往的点点滴滴,感觉他真的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谜团般的“怪人”,把关于他的印象就像电影碎片化拼接起来,逐渐还原还是难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但据此可以看出,他的出事绝非偶然,而是必然!
他有一个特别爱好打麻将。本来麻将在四川就是全民参与的“一大怪”,历史悠久,长盛不衰。但坊间疯传杨参谋经常利用夜晚,与地方人员打麻将,玩的输赢很大的,有几次深夜时分我能听到从他宿舍传出的“哗啦哗啦”麻将声,以及碰到几次地方浓妆艳抹女人在他寝室玩牌的场景。
但多数时间他参与麻将打牌,应该是他与地方上的狐朋狗友,在军营外边某个地下赌场鬼混的结果。
他的出事,是在他已经调离我们团到上级兵站部(师级)油料处任职之后,据说是参与了油料处的一起特大倒卖汽油窝案,因为原油料处长被判刑是当时人所共知的,此案例还被写进了当时的一本反腐内部读物。
据说,杨参谋也可能知道自己迟早会出事,所以他选择了提前申请转业,梦想着一走了之。但就在他返回部队办理转业手续时,早就盯上他的军队纪检部门将他留置审查了,很快他的犯罪事实真相大白……
有传言他被重判刑期,有传言他被执行死刑。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他的来队妻子那张瘦弱苍白的脸和那双无助无神的大眼睛以及他们那个小女儿,无论杨参谋最终是被判刑期或死刑,留下这孤女寡母怎样生活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