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翱翔蓝天的凤头鹰
上节说到,8月12号,炮击敌机后,张松林和黄子昌奋勇追杀跳伞逃生的飞行员。不大一会,其他队员也先后赶过来了。
正在这时,西北方向又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四人停止前进,靠近一棵大榕树隐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天空,轰鸣声越来越大,但天上的云多,飞机飞得又高,连影子也看不到。不多时,从东南方向传来"通~通"两声枪响,两个小火球在空中划出两条弧线,很明显,是鬼子发射的信号弹,在通知队友来营救他们呢。
"在那儿!快看!"黄子昌兴奋地把右手食指指向响枪的地方,目测有好几里远。四人顾不上空中的飞机,穿梭在丛林中迅速靠近目标。
追了半个小时左右,追出去四五里远,突然,"啪,啪啪,啪啪,啪……"鬼子先向他们开枪了,飞机的轰鸣声又从东南方向传来,空中再次划出三条信号弹的弧线,张松林冲到最前面,像猫一样伏在一块岩石上,观察对面小山上的动静,他猛然发现,隔着一条小山沟,100米开外的山脚下有两个小鬼子,其中一个鬼子的大腿上缠着白布,另一个鬼子用手和肩膀搀扶着他,二鬼正靠在一棵大松树下,探头探脑地挥动着手中的白毛巾,看得出来是在提醒天上的飞机,但又怕被游击队发现。张松林拉动枪栓,像打猎一样把枪口对准鬼子,只听"啪"的一声枪响,大腿上缠白布的鬼子应声倒地,另一个鬼子丢下同伴,猫着腰,惊慌失措地沿山沟逃跑,边跑边把右手中的手枪伸到屁股后面,胡乱开枪还击。
从后来缴获的资料中得知,这个逃跑的鬼子叫安倍一郎,是负责投弹的,刚才张松林打死的鬼子叫松井四郎,是飞行员。鬼子从小接受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对他国公民没有仁慈可言。他参与轰炸过很多地方,比如沈阳、重庆、南京、上海、武汉等,还有不少亚洲国家。他喜欢把炸弹(有时是细菌弹)投向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分军民。他炒吃过中国人的心肝,少女的……仅经他的手炸死炸伤的中国人就数以万计。所以说,让他死一万次也不足为过。
钟队长等人听到枪声后迅速包抄过来,各人只顾在灌木和荆棘丛中穿行,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空中还有鬼子的飞机,“子弹头”眼尖,首先发现了从天上飘落下来的降落伞,下面掉着一个晃荡的东西,他举起右手食指惊呼:
"队长,快看!鬼子又跳伞了!"
众人停止前进,顺着“子弹头”所批的方向望去:降落伞下面吊着一个方形的箱子一样的东西,钟队长当机立断:
"不是鬼子,好像是物资,继续前进!"
原来,飞机是来接应跳伞鬼子的,但己经怀疑丛林中有防空武器,不敢降低飞行高度,更不敢降下援兵,茫茫林海中一时又难以发现目标,只得丢下一个装有药品和食品的箱子,权当交差的借口。此后,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返回老巢交差去了。
岩雄为亲人报仇心切,右手提着三八大盖,汗流浃背地像追捕猎物的豹子一样,冲到最前面,身上的衣服都被荆棘刮破了,手上和脸上刮出一道道红红的伤口,有的正在冒出鲜血。突然,"啪"的一声脆响,子弹从他的耳边飞过。
"快隐蔽!鬼子在右前方的大树背后!"紧随其后的鄯宇坤大叫起来,一个健步把岩雄推倒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下。
又是"啪嘎"一声枪响,比前面的声音响亮一些,听得出来是三八大盖的枪声,树下的鬼子“啊啊”地叫着抱着腿滚了出来,野草被碾开一个大缺口,岩雄疾步冲到树下:鬼子的左大腿上中了一枪,帽子落在一边,脸痛苦地抽搐着,正用双手捂在伤口上,鲜血从他的指缝里往外冒,一把王八手枪丢在杂草丛中。那里,张松林也提着枪从对面跑了过来,他看了小鬼子一眼,像面对平日里的猎物一样自言自语:
"没死?打偏了!"然后又看着岩雄和鄯宇坤问,"没伤着你们吧?"
没等二人回应,地上的鬼子突然从腰间拔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扑向张松林。岩雄怒火中烧,顺手抡起枪身,在空中划出一个半圆,枪托重重地砸在鬼子持刀的手臂上,鬼子“啊”的一声惨叫,松开匕首,拖着骨折的手臂,扭头张开血盆大口又朝岩雄扑过来。此情此景,岩雄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和妹妹惨死时的惨状,虚㓜中,似乎眼前爬行的是一头凶猛的野兽,好像非洲的斑鬣狗,连日来的仇恨一时间暴发出来了﹣﹣他用双手牢牢抓住枪管,憋足了劲从身后把枪托狠狠砸向鬼子的头颅,“嘭”的一声,就像石锤砸到西瓜上一样……。
有人怀疑,鬼子的大腿上中了一枪,怎么就自己滚出来了呢?躲起来不是更好吗?事实上,子弹击穿大腿,可不是闹着玩的,肌肉、骨头、神经、血管被撕裂、打断,带来的疼痛是巨大的,能瞬间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更何况三八大盖发射的是6.5毫米半底缘尖头弹,最大谢程达到1000米,有效射程700米,比盒子炮、王八手枪的杀伤力要大得多。挨了一枪还行动自如是不现实的,所以鬼子才自己滚出来。
从两个鬼子的身上缴获两块手表,其中一块已摔坏。两把王八手枪,还有指南针,打火机、急救包等小物件。善宇坤想把鬼子的皮靴也脱了回去穿,钟队长说秽气,没有脱成。
收拾完飞行员和投弹手,钟队长把队伍分成三组,分头寻找鬼子空投的物资……。
不知游击队能否找到鬼子的空投物资?鬼子损失飞机又折兵,有何反应?仓伍人大佐的第二步棋如何走?且听下回分解。
正是:
患难兄弟喜相逢,
国恨家仇记心头。
大好河山遭蹂躏,
男女老少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