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为何会从强盛走向分裂?读懂了西周,就读懂了整个封建王朝

晴朗看文史 2024-12-27 02:49:26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西周的历史,是一部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落的发展史,这一过程会在后世的大一统王朝身上反复上演。所以有人说:读懂了西周,就读懂了整个封建王朝。

今天,我们就来复盘一下西周的整个发展历程。

1.励精图治的创业期——承前启后的过渡期

西周能够取代商朝,成为天下之主,首先是因为拥有两位励精图治的创业君主——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

尤其是周文王姬昌,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看到殷商的覆灭,但他是西周成立的灵魂人物。

为了反抗商纣王血腥野蛮的统治,姬昌高举仁义道德的旗帜,联合深受商朝暴政压迫的氏族诸侯,组成了强大的反商势力。

虽然迟迟没有直接发兵攻打商朝,但姬昌的努力奠定了西周反商的物质和人心基础。

等到推翻商朝的时机成熟后,周武王姬发联合各地盟军,凑齐了5万兵马,向着商都朝歌冲锋而去。

商纣王本来觉得自己70万兵马,对付周武王这群人是小意思,没想到这70万大军平时受尽了压迫,根本就不想为商纣王卖命,所以战争一开启,连一个上午都没用完,商王大军就一溃千里,商纣王不得不跑回朝歌引火自焚。

周武王,用极小的代价推翻了一个持续时间将近500年的超级王朝。这是西周发展的第一步。

虽然周武王很牛,但他的寿命却并不长久。在武王伐纣两年后,周武王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接替他的,是他年幼的儿子周成王姬诵。

此时的周王朝面临巨大的考验。一来,王朝的治理体制还不完善,臣民的认可度和归属性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来,不服气的人太多,很容易利用“主少国疑”的时机发动叛乱。

怕什么来什么,周成王登基不久,就迎来了“三监之乱”:他的三位叔叔管叔、蔡叔和霍叔,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举起了叛旗。

“三监之乱”声势浩大,商朝的诸侯国奄国以及整个东夷地区都跟着动乱了起来,刚刚成立的西周王朝,危在旦夕!

好在此时的西周有周公旦这位能力卓绝的当家人,他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周成王平定了叛乱,度过了危机,建立了新制度,奠定了扎实的王朝统治基础。

周成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康王表现也不错,很好地延续了周公旦的治国理念,带领周王朝进入了太平、繁荣的发展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公旦

2.所向披靡的扩张期——势均力敌的平台期

经济的繁荣提升了国力,国力的强盛会给予后世君主充足的底气,对外扩张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周昭王、周穆王两位君主(周康王的儿子和孙子)执政时期,周王朝进入了扩张期。

周昭王连续三次对淮河和长江流域用兵,战果丰硕。周穆王则亲自远征犬戎等西北游牧氏族,还出兵东南,平定了徐国等诸侯国的叛乱。

等到诸侯纷纷归服后,又召集诸侯们举行了诸侯会盟,声望到达了巅峰。

不过,打仗需要经费,周昭王和周穆王都这么能打,军费当然也消耗得特别快。

而周王室自身是没有收入的,他们将土地和人民都分配给了贵族,贵族又负责管理麾下的民众。所以周王需要钱,只能问贵族们要。

贵族们自己赚钱自己花,适当进贡给周王的生存方式已经形成了惯例,现在要追加费用肯定不开心。

周穆王的性格类似于后世的汉武帝,当然不会惯着那些不听话的贵族,所以周王室和诸侯们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周穆王去世后,儿子周恭王意识到了问题严峻。他马上调整执政理念,不再征战,还裁撤了军队。

对待各地诸侯,周恭王的态度也和他的谥号一样,非常谦恭有礼,主打一个“和平共处”。

所以这一时期,西周的统治进入了势均力敌的平台期,局势相对平静,之前沸腾的战争爆点逐渐降至冷却。

3.无法阻挡的衰退期

周恭王之后,随着诸侯贵族势力的不断扩大,王室的权力也不可遏止地走向了衰退。

原因一是周王室本就将全国的土地和管辖权分给了诸侯,现在要靠诸侯们养活,当然也要“看脸色行事”。

二是周王室这些年平静无波,军队也缺乏历练,对一些不听话的诸侯,逐渐丧失了控制力。即使哪一个诸侯不上贡了,周王发兵去讨伐,也往往以失败告终。

诸侯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主,周王不厉害了,谁还会把周王放在眼里呢?自己赚钱自己花不香吗?

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周厉王时期。周厉王光听谥号就知道他性格比较强势,再加上有些诸侯国和部族也确实欺人太甚,比如噩国和东夷,竟然联合发动叛乱打到了西周的副都洛阳附近。淮夷也趁火打劫,杀进了河洛平原掠夺财物,杀害无辜平民。

是可忍孰不可忍!周厉王马上带兵前去平叛,把反叛者打得落花流水,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之后,周厉王借着旗开得胜的威望,开始对西周的政体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想把之前一股脑分给诸侯和贵族们的东西收回一些给中央,以提升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比如,周厉王规定,地盘分给你们了不假,但山川河流这些资源要归王室,你们不能贪。田地归你们收税不假,但是新增加的荒田、私田,得由王室来收税。

按理说,周厉王这些做法是非常合理的,早这样安排的话周王室也不至于持续衰落,被诸侯们瞧不起。可是和既得利益群体抢蛋糕哪有那么容易呢?

贵族们简直恨透了周厉王,说他“贪财”“暴虐”,是“无道昏君”。结果,既能御驾亲征平定叛乱,又能身体力行推动改革的周厉王,在史书上成为了“昏君”“暴君”的代言人。

最终,在周厉王统治末期,贵族和国人(城郊农民)联合起来,发动了国人暴动,攻入了王宫。势单力薄的周厉王只能灰溜溜地选择逃亡,正在进行的改革也被迫画上了终止符。

周厉王之后是周宣王。周宣王从小经历了父亲逃亡,自己藏在大臣家,差点就被杀死的残酷考验,当政之后根本不敢得罪贵族们。

贵族们见周宣王比较温和,便利用他的权威,来到处征伐扩张地盘。为了让抢来的地盘合法化,贵族们对周宣王也比较客气,选择重新朝见天子,给了周宣王一定的面子,史称“宣王中兴”。

但是想想就知道,周宣王在诸侯们的心中,比吉祥物的地位搞不到哪儿去。

周宣王也是有骨气的,后来他想要摆脱贵族们的控制,选择亲自带兵打仗。只可惜这场战争以周王室惨败而告终,诸侯们更加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接下来,西周的指挥棒就传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君主——《烽火戏诸侯》的男主角周幽王的手上了。

周幽王也想挺起腰杆,做爷爷周厉王那样的君主。他重新整理起天下的户籍和土地,想把贵族和诸侯们私自开垦的土地收归一部分给中央,让中央财政多一点儿收入。

贵族们当然不乐意,于是指责周幽王昏庸贪婪,周幽王的名声比周厉王还差。

最终,周幽王因为宠幸妃子褒姒,得罪了王后姜氏,结果姜氏跑回娘家求助,姜氏的父亲(有说是哥哥)申侯联合犬戎打进了镐京。

周幽王虽然点燃了烽火求助,但诸侯们坐视不管,还在史书上留下记录,说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才让他们失去了耐心的。

最终,周幽王不仅被残忍地杀死了,还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嘲讽至今。

4.从西周的发展史联想到的

纵观西周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周朝的繁荣和衰落,是有一定的历史规律的。在周朝发展的前期,国力、兵力、影响力均十分突出,诸侯们对周王的分封感恩戴德,对周王的能力万分崇拜,当然不敢与周王室作对,这也帮助西周步入了繁荣发展期。

繁荣发展助长了周王的野心,开始通过战争来扩大地盘和提升威慑力,这种做法虽然让周王室的地位更加稳固,却也耗费了大量财力,让周王室与贵族们之间进入了“争权夺利”的对峙状态。

周王室意识到之前对贵族们太客气了,导致他们觉得分给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现在一分钱都不想往外拿时,也力图做出改变,重新“分蛋糕”。

可是诸侯们做惯了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将自己的东西拱手相让?再加上既得利益群体十分庞大,稍微联合一下,周王室就显得势单力薄。

所以最后几代周王,无论能力强大与否,都无法遏制周王室的衰退趋势。这不是某一个周王或者诸侯的过错,而是统治阶级总体不断腐化堕落的结果。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西周呢?是不是当年不实行分封制,西周的结局就不会那么无奈呢?当然也不能这么说。

当年西周初期统治者实行的分封制,比起夏商时代的臣服制,还是进步了不少的。

在夏商时代,王室照样无法全面治理国家,只能搞“联合”:这块土地曾经的主人是谁,我就顺水推舟给他一个“侯”的名号,让他听我的话,管好他辖区内的百姓,同时给我上贡。

这些地方的管理者听从王室的指挥,不是因为他们对王室多么心服口服,而是因为王室势力比自己强大,所以不得不服。

这也意味着,一旦地方的实力超越了中央,或者中央做的事忒不靠谱时,地方是可以围剿中央的。这也是西周能够推翻商朝的关键原因所在。

西周的统治者上位之后,意识到不能再用老路子治理国家,主动做出了调整,那就是把土地分给功臣或者自己的儿孙。比如地处东南沿海的齐国就被分给了居功至伟的姜子牙。

周王的用意也很明显,有功的人是有德之人,我对他的功劳予以肯定,让他享受到财富和权力,他必将感恩于我,继续做我的坚强后盾。我的子孙是我的至亲之人,我把土地分给他们,他们当然也不会对我说半个“不”字。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王的做法,比夏商君主的做法不知高明了多少个level。

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功臣逐渐归于黄土,他们的子孙只会感恩自己的祖宗的冲锋陷阵,为后代提供了遮阴避雨的空间,而不会感恩周王。

曾经的子孙变成了曾孙、曾曾孙,亲戚关系兑了水,彼此之间的亲情也只剩下了表面的客套,分封制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时代的故纸堆,沦为了鸡肋。

我们无从指责西周的分封制有多落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局限,他们只要吸收了前一代人的教训,做出了改进,那就意味着“先进替代了落后”。

历史,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和更迭中不断发展向前的。没有这个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就不会我们今天万象更新的新时代。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先秦上古一万年》《西周史》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