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在作品《饮酒其五》中这样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对隐居田园的向往之情。
的确,在尔虞我诈、繁忙庸碌的现实生活中挣扎的我们,很难不憧憬和迷恋悠然自得的田居生活,很难不羡慕陶渊明洒脱果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生境界。
可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真的好过吗?我们不妨去实地考察一下。
1.公元405年8月,40岁的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这一次他的职务是彭泽县令。
虽然入仕多年,但因为为官清廉公正,陶渊明并没有什么积蓄。而在出任彭泽县令后,按照规矩,他可以分到一块田地。
这块地的面积不小,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归县令自己支配,对于陶渊明这种廉洁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一份不错的物质保障。
家里人劝说陶渊明:“不如种成粮食,这样就不用为吃的发愁了。”
陶渊明却连连摆手说:“种高粱吧,种高粱可以酿制美酒。”
家里人很无语:“全部种高粱的话吃什么?要饿死人吗?”
陶渊明这才做出妥协,说:“那就250亩用来种高粱,剩下50亩用来种粳米。”
300亩土地,250亩是为美酒盘算的,陶渊明的任性程度可见一斑。
家人们虽然不乐意,但也没办法。毕竟只要能稳住陶渊明,全家人的口粮就有了着落,少点儿就少点儿吧。
但是这个愿望很快被证明是奢求。仅仅80多天后,陶渊明便做出一个让全家人崩溃的决定——他要辞官归隐了。
原因很简单,浔阳督邮来彭泽县视察,手下人对陶渊明说:“老爷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
陶渊明积攒在心中多年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凭什么因为区区几粒粮食就让我下跪?我才不要卑躬屈膝侍奉这些小人!
陶渊明的骨气确实让人佩服,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的选择意味着:全家人不仅失去了做县令的工资,连这块300亩的土地,也一并没有了。
2.怎样继续接下来的生活呢?陶渊明的对策是——在南山下开荒种豆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田园居》
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和在官场的无可奈何、愤世嫉俗相比,这样的人生,才是陶渊明精神上的桃花源吧!
只是一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当然不可能是位种豆子的好手。
陶渊明在诗中也没有避讳这一点,“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豆苗稀稀疏疏的,怎么可能让全家人填饱肚子呢?
大家只能同舟共济,一边编草鞋和凉席,一边背到市面上沿街叫卖,换来一点钱买米。
为了省钱,陶家人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只能煮粥、喝粥。
而他们住的地方,是一间泥土为墙,茅草为棚的茅草屋,一旦刮风下雨,就要体会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心酸。
还有衣服,全家人也是买不起的,只能破了就缝一下。实在缝不了,就打个结对付一下。
就这样熬到了公元408年6月,本就已穷困潦倒的陶渊明不幸经历了一场火灾,茅草屋和室内一切物品均被烧毁,这下大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一家人只得寄居在小船上,饿得前胸贴后背时,便去采一些莲子来果腹。
偶尔有一些朋友来看望陶渊明,给他带来一些礼品或者钱财。陶渊明也不矫情,他会照单全收,买买平时喝不起的酒,同时让全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最最艰难的时刻,陶渊明甚至去要过饭。为此还写出了《乞食》这首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
不是我想去乞讨,而是饥饿驱使着我去的。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这样的情形,连陶渊明在后世的粉丝王维都看不过去,连连质问陶渊明:您连乞讨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在官场上受点儿小委屈又咋地了?
但是陶渊明显然比王维要更有忍耐力。在隐居的20多年间,虽然吃尽了苦中苦,受尽了难中难,但每次朝廷征召他去做大官时,他还是会固辞不就。
贫寒就贫寒吧,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为何要再回头呢?
63岁这年,自知不久于人世的陶渊明写下《拟挽歌辞三首》,送给死后的自己。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一直到死,陶渊明也没有选择庸庸碌碌的富贵,而是守着贫寒,守着清白,在无怨无悔中合上了眼睛。
3.今人说到陶渊明,往往会羡慕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潇洒飘逸,但是对他隐居生活中的艰辛无奈,却不是特别了解。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加凄惨,千万莫要因为陶渊明诗歌中的乐天超俗,便忽略了他这一世所承受的贫寒之苦。
如果我们想要拥有陶渊明式的生活,无论是在物资还是精神上,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方面,我们要找到心中的桃花源,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人生目标足够明确、意志足够坚定的时候,无论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考验,我们都会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毅力,而不会轻易陷入到彷徨无依的境地。
另一方面,要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存款,够支撑自己和家人无忧无虑地活几年?有没有什么其它的生财之道?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草率的选择,最终却用眼泪和绝望去埋单。
毕竟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在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
只想到快乐,而忽略了后果和责任的人生,肯定是不圆满的。
一句话,躺平有躺平的旷野和自由,直面生活亦有其价值和追求。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抱怨着当下。
做个不纠结的人,挺好的。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