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又破防了!80多名议员要求法国驱逐中国大使,他们不接受真相

文逸看社会 2023-04-29 00:59:0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乔古斯都

编辑|Q

一直以来,法国LCI电视台以对华不友好而臭名昭著。去年,该频道就曾有节目对台海问题大谈特谈,甚至公然用奇怪的口音模仿中国人,并作出“眯眯眼”动作的辱华动作。

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家法国的主流媒体。

近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接受了这家电视台的访问。

原本这家LCI电视台想给中国挖坑,但是他这次找错人了,卢沙野在外交发言中向来以强硬、不留情面著称,本想挖坑的LCI电视台反而遭到了卢沙野大使的怒怼。

法国提出的问题直击中国利益核心:台湾为什么不能有自主决定权?

面对法国不怀好意的提问,我方的回应态度坚决: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管是历史还是如今,这是永远也不可能更改的事实。

不知中华史而无明辨力,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维护,更何况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民众同属中华民族,不存在“民族自决”的必要。

联合国宪章中也有着关于“民族自决”的明确规定:“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都是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的。”

在法理基础上,任何试图质疑中国台湾问题的行为都是对国际法的漠视。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

见卢大使如此强硬,法国又拿出了一个问题强行类比,他问道: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吗?

卢沙野大使回应道,克里米亚历史上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来苏联时期被赫鲁晓夫划给了乌克兰。随后他还直截了当地说:

“从国际法上来讲,甚至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没有有效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可以落实它们的主权国家地位。”

卢大使的发言字字珠玑,如平地起惊雷,瞬间在西方国家中炸开了锅。

首先是波罗的海“三傻”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先跳脚,随后苏联解体后形成的15个小国也争议不断,愈演愈烈之下,欧盟有80多名议员“联名”要求法国将卢沙野驱逐。

这些欧洲国家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是被戳到痛点了吗?

01

克里米亚争议的根源

1783年的时候,克里米亚被并入沙俄疆域之中;苏联成立之前,克里米亚有近半的人口属于俄罗斯人;在二战后,斯大林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改为了克里米亚州;

问题就出在赫鲁晓夫上台期间。

因为自身的工作经历,赫鲁晓夫一直对乌克兰有着深厚的感情,堪称半个乌克兰人。1954年,赫鲁晓夫以赫梅尔尼茨基(乌克兰独立英雄)与俄罗斯联邦缔结协定(具体是同盟还是归顺尚有争议)300周年为由,将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众所周知,“苏穗宗”赫鲁晓夫一生都与玉米有着不解的情缘,将克里米亚慷慨赠予乌克兰时,他还不忘提醒乌克兰领导人在克里米亚种玉米。

由于苏联中央与地方特殊的组织结构,苏联解体后,关于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最终乌克兰以微弱的优势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

但这也产生了一个纠纷,当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地区赠与乌克兰的时候,肯定没有料到有一天苏联会解体,他的赠予是发生在苏联这一个大框架之内的。

而继承了苏联主体政权的继承者,俄罗斯是否应该将此前的赠予收回呢?

这是一个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这里我们不再赘述。

西方一贯鼓吹言论自由,为什么连其他观点如此难以接受,甚至对其群起而攻之?

02

由来已久的敌视

“波罗的海三傻”一直走在欧洲反华、反俄的最前端。其中立陶宛最上蹿下跳,妄言中俄“人权问题”,宣布与我国经济脱钩,并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爱沙尼亚第一个将冻结俄罗斯的金融资产送给乌克兰,后来又拉着拉脱维亚跟着退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理由是:中国没有跟着西方一起谴责俄罗斯。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态度反映出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态度。

面对中国一直以来长期保持和平中立的态度,美西方非常不爽,他们急切地施压,就是想让中国站队表态,为此甚至在中国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

由此可以看出,LCI这次访谈本身就是做好了找茬的准备来的,又聊台湾问题又聊克里米亚,句句都能拿来大做文章。

而中国大使卢沙野选择了主动出击,拿出了西方人最喜欢提的国际法的条例,并搬出了历史根据,同时也声明仅表达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可以说有理有据有节。

这欧洲80多名议员揣着明白装糊涂,仍以这个由头攻击我国,可以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中国的外交只欢迎有诚意的朋友们,我们反对通过任何形式对我国核心利益进行干涉的外部势力。中国对外交往真诚友善,但不是没脾气,卢大使的话就是对那些找茬者的有力反击!

0 阅读:54

文逸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