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古斯都
编辑|Q
在波罗的海“三傻”中,立陶宛总是没头没脑地冲在反华最前沿。
2018、2019两年,立陶宛将中国列为其“国家安全威胁”,还诽谤中国企图“窃取立陶宛国家机密”;2020年,又拒绝中国对“克莱佩达岗”的投资;2021年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
2022年8月,立陶宛交通与通讯部长瓦伊丘凯维丘特窜台一事,彻底让我们忍无可忍,宣布对瓦伊丘凯维丘特实施制裁,并暂停与立陶宛交通与通讯部及国际道路运输领域的合作。

加上此前中国召回立陶宛的诸多大使,可以说,中国与立陶宛的交往几乎陷于停滞状态。
在中方宣布对立陶宛进行制裁之后,立陶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还挑衅道:“中方单方面的决定没有道理,违反国际法,也侵犯了立陶宛的主权,要求撤销有关决定。”
自作孽,不可活。
时间很快就证明,立陶宛的作死行为是在坟头上蹦迪。
在中立交恶的几年里里,已经有1300多家企业倒闭,超6万人有失业风险,国家更是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470亿的负债压得立陶宛政府喘不过气来....

01
立陶宛的外交政策
波罗的海三国都很弱小,在历史上三国也是较为边缘化的存在。
在20世纪,三傻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是被苏联意识形态所吸引,更多的是畏惧苏联的强大才屈服,因此在苏联行将崩塌之际,他们是第一批要求从苏联中独立的国家。
苏联是解体了,但是俄罗斯的崛起又给了他们很强的不安全感,唯恐俄罗斯像当年苏联一样把他们并入领土,为此他们在2004年加入了北约。
尤其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他们夜夜“担惊受怕”,更抱紧了美国这条大腿。
对于美国而言,波罗的海三国毗邻俄罗斯,他们加入北约相当于给了美国一个扼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美国自然十分乐意当他们所谓的“大哥”。

在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机制中,与波罗的海三国的联系程度一直最生疏,在立陶宛看来,跟中国关系交恶能博得美国的好感,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危害,于是放心大胆地开始了作死之路。
立陶宛不光自己作死,还拉上了其他二傻。
波罗的海东岸的经济体量都不算大,硬要矮子里面拔将军的话,立陶宛算是三傻中混得最富裕的,为此立陶宛常常以波罗的海三傻的领导者自居。
为了给其他二傻做一个表率,立陶宛也总是冲在亲美反华的第一线,立陶宛认为,只有自己站队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才会“放心”跟着。
所以我们看到,在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紧跟着在次年退出了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

除上述原因外,还和现在立陶宛的执政党有重要关系。
2020年10月,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上台后,立陶宛的民粹主义思想极剧膨胀,对华的激进态度更上一个台阶,尤其是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开始指手画脚。
彻底让中立关系跌入谷底。

02
立陶宛自食其果
在跟着美国“上蹿下跳”上,几乎没有人比得了立陶宛。
克莱佩达港是立陶宛在波罗的海的唯一海港,在立陶宛海洋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2020年中国曾表达了对该港投资的意愿,结果遭到了立陶宛的拒绝,并且在次年还加大了反华力度。
对此,立陶宛遭到了反制制裁。
2021年,美国因白俄罗斯选举问题加大了对白俄罗斯的制裁,立陶宛对该制裁也积极响应,在克莱佩达港对白俄罗斯货物进行停运。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立陶宛又加入了制裁步伐,克莱佩达港对俄贸易也停了。
立陶宛是否想过,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地理优势不明显的沿海国,还到处跟着北约制裁这个制裁那个,到最后自己还能剩几个贸易伙伴呢?

于是,立陶宛理所应当地出现了经济衰落的现象。原本立陶宛心想欧盟肯定会拉自己一把,结果欧盟表示愿意提供除帮助之外的一切支持,立陶宛算是碰了一鼻子灰。
立陶宛转头去找了美国,美国倒是稍微大方一点,表示愿意借给立陶宛6亿美元,但这钱不是白借的,立陶宛还得买1.25亿的美式反坦克导弹。
美国这一招一石二鸟,把立陶宛的国家信贷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下,立陶宛慌了。
自从跟着美国以来,立陶宛国内1300多家企业倒闭,超6万人有失业风险。经济的衰退带来民众的怨恨,据统计,民众对政府的政党支持率仅11.2%。
万般无奈之下,立陶宛竟然想到拿克莱佩达港租给中国换200亿的借款。
这可让人哭笑不得了,早干嘛去了?中国只跟有诚意的国家交朋友,若是真想跟中国恢复贸易往来,先把在台湾省那几个破“办事处”拆了,再正式跟中国道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