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MAX
编辑| Q
我国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越来越足,而这似乎戳到了美国的痛处。
仍秉持冷战思维的美国处处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无端鼓噪“中国威胁论”,更是在多个领域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向我国施压。
尤其在高科技领域,美国不仅在芯片和半导体行业对中国层层加码,干扰正常的贸易秩序,对中国企业也是屡犯打压,甚至在航空领域也多次大放厥词,公开诋毁中国航天。
近日,由美国众议院举行的2024年财政年度国防预算听证会上,美国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称,要继续限制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语出惊人地表示:
“谁率先到达月球,谁就有月球上资源的占有权。”

真是荒谬!
这位美国航天局局长的迷惑发言可不止这一次。
在我国嫦娥五号登月成功并带回珍贵月壤样本的发放仪式中,因为获得月壤的13所科研机构中没有NASA的身影,纳尔逊就公开指责中国航天严重缺乏透明度。
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带回的月壤必须交给NASA一份,这种强盗逻辑未免让人觉得可笑。

未给NASA发放月壤的责任可并不在我们,我们一向在航天科研领域与其他国家合作密切,反倒是于NASA一直以来都对中国航天抱有戒备之心,纳尔逊此番无疑是恶人先告状。
早在2011年,美国就炮制出《沃尔夫条款》,条款中言之凿凿地禁止NASA和中国航天合作,甚至还禁止NASA在其拥有或者使用的设施中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这一条款一经公布,就迅速引起了世界多个航天领域从事者的谴责。对此,美国和NASA却不以为意,一直执行此条款至今,甚至还多次阻挠中国籍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天文会议。
美国国内对此也是心照不宣,在今年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太空作战部部长萨尔兹曼就高调地在会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称“在太空领域中国是最具挑战性的威胁”。
美国反复在公开场合诋毁中国航天,侧面透露出了美国妄图将太空领域军事化的野心。

长久以来,美国都持着冷战思维审慎中国崛起,面对中国航天事业也是如此。
美国将中国塑造成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假想敌,并夸大竞争挑战,不仅释放烟雾弹让其他国家紧随美国脚步加紧对中国航天进项阻碍,还试图争取到更多拨款,可谓是居心叵测。
早在2019年,美国就成立了太空军,并提出“打造太空全面军事优势,将太空纳入作战范围中”的设想。去年一年间,更是有大量军事卫星被美国发射至太空。
在美国的带动下,太空军事化正在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发展着。

而面对美国的阻挠和诋毁,中国航天仍旧在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砥砺前行,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崛起中的太空大国,一系列太空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
比如,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目前已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愈发成熟;近些年中国掌握了返回式卫星技术,这对我国航天事业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在探月工程上面,嫦娥六号带回月壤这一成就将加快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进程。

而反观美国,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美国航天员甚至不得不搭乘俄罗斯航天飞船。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原本令人瞩目的“阿尔忒弥斯”探月计划也已搁浅。
现在看来,美国近几年在太空领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也难怪NASA局长纳尔逊急得跳脚。
在航天事业发展中,中国一直向世界各国敞开合作的大门,积极与他国参与航天探索合作。
早在2018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就与联合国有关部门发表公告,邀请各国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在嫦娥系列探月的过程中,中国也与沙特、荷兰、瑞典、巴基斯坦等国展开了合作。在近期的嫦娥七号登月任务中,中国对全球开放了载荷申请,并得到热烈反响。
以上种种都体现了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航天发展理念。

可以预知的是,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和世界各国强强合作的中国定能在航天领域大有所为,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老美你咋弄得跟没上去过似的,该不会,,
随便美国佬怎么叫嚣,不去理睬它就对了。做自己的事。
秦时明月汉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