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出现5种表现,可能发生了癌症,该做做检查了

悬泉大瀑布 2025-04-05 11:14:5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癌症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1800万,死亡病例达960万。

在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380万人,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更令人担忧的是,6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观察表明,许多癌症在早期往往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信号,经过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中老年人是癌症的高发人群,一旦出现某些特定症状,极有可能是癌症的早期预警。

若能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并进行相应检查,将大大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免疫系统能力下降。

细胞修复能力减弱,DNA复制错误率提高,这些都为癌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癌症发病率是40岁以下人群的10倍以上。

特别是在6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呈现加速上升趋势。中医理论认为,癌症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

《黄帝内经》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老年人气血亏虚,肝脾肾功能失调,加之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因素。

导致体内积聚痰湿、瘀血、毒热等病理产物,日久成为癌症的病理基础。现代医学则从基因突变、细胞增殖失控、免疫逃逸等角度解释癌症发生机制。

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五大癌症早期信号,中老年人若出现以下表现,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第一,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短期内体重无故下降超过5%,且非刻意减肥所致,尤其是伴随食欲不振,可能是消化道肿瘤、肺癌、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的早期表现。

医院曾接诊一位64岁患者,3个月内体重下降8公斤,经胃镜检查发现为早期胃癌,经及时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5%。中医称此为"肌肉削瘦",认为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有关。

第二,持续不明原因的疼痛。疼痛是机体对疾病的警示信号,持续超过2周的不明原因疼痛,尤其是逐渐加重且传统止痛药效果不佳的疼痛,需警惕癌症可能。

例如持续性头痛可能提示脑肿瘤,骨痛可能是骨转移或骨髓瘤,腹痛则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相关。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肿瘤阻滞气血流通,导致疼痛产生。

第三,异常出血表现。非创伤性出血应高度重视,包括便血、痰中带血、尿血、异常阴道出血等。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超过60%的结直肠癌患者首发症状为便血。

中国肿瘤临床统计显示,40%的早期肺癌患者存在痰中带血症状。中医将此类症状归为"血证"范畴,认为与气不摄血、热迫血行、瘀血内阻等病机有关。

第四,持续性消化道症状。包括长期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慢性腹泻或便秘交替、消化不良等。

研究表明,这些症状持续超过3周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消化道肿瘤可能。中医认为此类表现多属"脾胃失和",与现代医学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相符。

第五,不明原因的皮肤改变。包括黄疸、色素沉着、皮肤结节、顽固不愈的溃疡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许多内脏肿瘤会通过皮肤表现出线索。比如,突发性黄疸可能提示胰腺癌或胆管癌;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淋巴瘤或转移癌的表现。

中医将这类现象归为"色诊"范畴,强调"有诸内必形诸外"。面对这些警示信号,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独特的诊疗思路。

西医依靠现代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能准确定位肿瘤并评估分期;中医则通过望闻问切整体辨证,把握机体整体状态。

二者结合,不仅能提高早期癌症发现率,也能在治疗方面优势互补。西医治疗癌症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疗效确切但副作用明显。

中医则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等方法,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轻西医治疗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可使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15%-30%,生活质量提高40%以上。

癌症防治应采取积极预防与早期发现相结合的策略。

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合理膳食,增加蔬果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消费。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同时,中老年人应建立定期体检习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针对高发癌症的筛查,包括肺部低剂量CT、胃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中医预防强调"治未病"理念,通过望舌苔、闻气息、把脉等方法早期发现体质异常,及时调理,防患于未然。

癌症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而晚期发现则不足30%。著名肿瘤学专家孙燕教授指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对癌症存在认知误区,要么讳疾忌医,要么过度恐慌。正确态度应是既不忽视身体警示信号,也不因小症状而过度焦虑。

身体异常持续2-3周未缓解,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总之,癌症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中老年人应对上述五种表现保持警惕,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癌症防治的最优效果。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及早发现癌症信号,积极应对,将大大提升治愈可能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全球癌症负担报告》, 2023

2.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报告》, 2024

3. 孙燕, 张纯, 等.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筛查指南》. 中国肿瘤临床, 2022

4. 李振华, 王红, 等.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5. 张艳桥, 刘嘉, 等.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肿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杂志, 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