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汉水成化年间改道杂谈

人文历史武汉 2024-12-21 11:48:57

原创 牛新民

汉水成化改道,一直是武汉城市历史、地理一件疑难而有趣的话题。近年来,因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可广泛快速地获取新的资料和在网上进行交流探讨,武汉的一些专家和民间文史爱好者也有了一些新的一至的心得。今在此基础上,就古襄河改道前后的具体位置,也谈点自己的看法。

笔者最初从武汉老人那里听到的是,往往两句话就解决问题,一句是:蛮早时(似无上限)汉水就从汉阳南边流;(有文化的还会说:山南水北则为阳,所以叫汉阳唦)第二句是:后来汉水改在龟山北边流,汉阳南的水道就没了。

上多为耳听。还有眼见的:在一些书著中,所述也大至如此,只是时间、地址更加具体化了,有时还会看到一些示意图。不过依今之看法,才知有些说法和制图还多有不妥处。

关于成化改道,今最早见到的文字依据,可能出自于嘉靖廿五年(1546年)的《汉阳府志·方域志》,(下称嘉靖志)其文曰:

“襄河,在汉口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汉水从黄金口入排沙口,东北转折,环抱牯牛洲至鹅公口。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曰襄河口。约长四十里,然后下汉口。成化初,忽于排沙口下、郭师口上直通一道,约长十里,汉水径从此下。而古道遂淤,今鱼利略存,舟楫已不达矣。呼襄河者,水自襄阳来也。”

该志距成化近约百年,也是现今所见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可惜该志没附有地图,今笔者拟利用嘉靖志及所找的三幅地图,来说明成化改道时其水道的位置。

第一幅为康熙八年(1669年)的《汉阳府志》附图(局部图,下称康熙图)。从中可看到嘉靖志中的黄金口、郭师口两地名,和一条从黄金口对岸的由陀洛口进,过竺台寺南,向东北而去的水道。它并未回到郭师口,判断即为成化改道后,汉水故道虽不再去郭师口对岸的襄河口,但残余支流还会流于它处(如去滠口)。另就是汉水从黄金口直下郭师口的水道,即嘉靖志中提到的“直通一道,约长十里”处。

第二幅图为清末汉阳地图 (局部图,下称清末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标有襄河故道,及周边的一些地名,其中有:沙嘴、拖路口、鹦鹉嘴、竺台寺、黄家墩、韓家墩、严家墩、贺家墩、邬家墩、牯牛洲、襄河台等地名。(其它地名略)

第三幅图为1966年测绘的1:25000军用地图(下称军用图),上述清末图的地名本图中都有。而嘉靖志中的排沙口,估即清末图、军用图中的沙嘴 (至少相距不远) ;康熙图中的郭师口即军用图的郭茨口;康熙图的陀洛口,清末图的拖路口,即军用图的舵落口。

这里,还顺便说一下三幅地图中都见到的竺台寺,尽管嘉靖志中还并没有提到。竺台寺传说宋代就有。据嘉靖《汉阳府志》记,成化稍前的汉阳县教喻赵弼(1445年在世)曾作过一首《竺台寺》诗:

竺台古寺荻林间,

夏老曾来拜伯颜。

他日死归泉壤下,

不知何面见文山。

宋末时的1274年底,元将伯颜伐宋沿汉水直逼汉阳、鄂州(武昌),曾水路绕至滠口一带渡江出奇制胜,时南宋名将夏贵在此寺向伯颜投降。赵弼诗中讥讽夏贵晚节不保,死了后怎么有脸去见文天祥(字文山)。其实夏贵为1276年降元,也不是在竺台寺,(此事略,可网搜夏贵降元)但是说明了竺台寺明时确实存在。若竺台寺果真在襄河故道北,那么,也会为清末图中所示的“襄河故道”的真实性加分。

有了军用图上地名的位置,即可在今卫星图上绘制出当时的故道大至位置。为避免误差叠加,先依明时一里为180丈,1尺为0.311米,即明一里约为今559.8米,四十里折今22公里计,再依嘉靖志中有关方向、距离的描述,在卫星地图上多次试绘,(百度卫星图可自动测距离),即可绘出故道在今天的大至位置。

最后从卫星图上可看到,原襄河故道大至经过今舵落口、竹叶海公园(鹦鹉嘴)、园博园(竺台寺)、43中(黄家墩)、常码头(严家墩)、后襄河公园(牯牛洲街)、菱角湖公园……然后在宗关水厂入汉水。

之所似菱角湖前段较详,之后省略,是因嘉靖志中的鹅公口、清末图中的襄河台处,此即故道大转弯点处,却一直没有找到,而且其后段皆为市区,地形不太明朗,误差太大,故未再作详述。

另外,除对襄河故道估位外,笔者在地图、卫星地图中,还估绘有嘉靖志所述的自排沙口至郭师口间“直通一道”的取直水道。

从卫星图上看,此段今较为弯曲,量取竟达8公里。但从军用图上可看出,每个弯曲处的凸出岸皆为缓坡或沙滩。这就不难理解:河道受水流冲击,凹入处会更加内凹,而对岸则会更加外凸。所以,将所估水道线的凸出部取直,这样,沙嘴处至郭师口约距6公里。这也于该志所述的“约长十里” (折今11华里多)基本相符。

显然,嘉靖志中所述的故道长四十里,距长江十里,取直水道长十里,这本身就是个估计数值,加之河、湖相连,水有涨落……因此此图误差极大,知其大概即可。

须说明的是,因该军用图幅面较大,今仅附上黄金口、牯牛洲两处的局部图,并将全图转于另一图及今卫星地图上,以便参阅。

成化改道作为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大事,历被诸先贤和近代学者所关注。他们在没有象现在可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条件下,给了我们以启蒙,使我们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便于更加进一步的进行探讨。今仅以潘新藻、张修桂两位老师所绘成化改道图,谈一点看法。

潘新藻老师(1902—1983)是湖北文史大家(省文史馆副馆长),在其《武汉市建制沿革》中有幅汉阳地图,上标有古代汉阳地区许多地名和水道。今仅对其成化改道部分,提出一些疑意。

该图是幅示意图,但所绘的襄河故道距“四十里”太短,范围太小,但距江边“十里”又不止,“环抱牯牛洲”位置偏差大且没标注。这些,极易引人误解。

此仅为小疵,疑问最大的是潘老师认为汉水原在汉阳城南,成化后改到了龟山北。

潘老师先认定了嘉靖志中所述的郭茨口以上的40里旧襄河被10里新河道所代之说。但是,又说下游汉水在成化改道前,是自“黑山上”经“邓家岭西南”,在汉阳城南的“鹦鹉洲首端”入江。并说“成化初年,因上游排沙口至郭师口一段冲开,水势劲直东行,经黑山、梅子山、鲁山以北”,在今龙王庙处入江,而汉阳城南原有“故道遂淤”,并在图上绘有故道位置。

但是,从军用地图上看,东自铁佛寺起,西至米粮山,皆在海拔22.75米封闭等高线内。该图比例为1:25000,连沟渠的宽,深都有尺寸标注。可是在该岭几“蜂腰”处,也包括邓家岭处,都无丘陵间窄隙和任何水道迹象。

实际上,从地图上还可看出,在此岭的西端,即琴断口、什湖处地势都较低,若汉水水涨,早就会在低处去至汉阳城南入江,也不会形成较高的水位在邓家岭上高处冲刷出一条河道。(今低处的琴断口还有水道可达汉阳城西墨水湖)

但可能有人会说,地质勘探下有古水道。但地质年代怎么能与人类历史朝代相比?汉阳锅顶山有鱼化石,能说是秦汉以来的汉水故道吗?

再就是地震。确实,对于祟山峻岭的山区,一次地震甚至一场大雨造成的滑坡,足可使地貌易容江河改道。但作为江汉平原的汉阳土丘,地形的改变,只有是风化造或山顶降低、低处填高的变化。不是造山运动,再大的地震也难形成宽而长的河道。而据查湖北省的地震资料,曾记录到公元前143年的竹山县四至六级地震,而武汉只记有解放后天心洲的一次四至六级地震。

其实,平原地区改道,若无人力介入,多是因泥沙沉积、水流冲刷之故。而且500年来,一条河道也不会不留下仼何痕迹。所以说,成化间由黑山去鹦鹉洲尾的水道是不成立的,这显然是受了前人关于成化改道,将汉阳分裂出汉阳、汉口两地之说的影响。因此,近年来也被武汉的专家、史地爱好者所否定。

再说张修桂老师(1935—2021)图,张老师也是史地大家,生前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多职。

与潘老师图相比,张老师图中襄河故道画大了,而且加注了牯牛洲位置,使之更趋合理。但张老师可能没找到清末图中的黄家墩,而错认为是今黄家大湾,这样所绘的水道当然也不会过韓家墩、严家墩了。此当为失误。不过,我在原绘图中,曾将故道绕牯牛洲后,经王家墩飞机场去郭茨口对岸。而张老师此图在硚口处转了个急弯,似更合“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故笔者又依张老图作改。

此外,从图中看,张老师除仍认同潘老师的原有去汉阳城南的故道外,还认为龟山北原来也有一支汉水在晴川阁处入江,但成化改道后,一并改道成为今天所见的从龙王庙入江水道。

顺予说明的是,笔者原作稿也认为,明前汉水过月湖,且紧依龟山北今晴川阁处入江,成化后改在今龙王庙入江。当时的理由是,在清人作的《明史•地理》中有:“旧经山南襄河口入江,成化初於县西郭茨口上处决,而东从山北注入大江,即今之汉口也”句。

先撇开“旧经山南襄河口入江”对否不论,但这里也提到了“成化初”年,再从“即今之汉口也”来看,似说明这次改道后,原来依龟山北麓的汉水入江口,也改到了今龙王庙处。所以有志书还记载,在成化后的正德年间,又修筑了免溺堤(今高公街),以防止江水再倒灌入该故道。

原本以为此推断合理,但近见南宋《舆地纪胜·汉阳军》中,在介绍为数不多的“景物”中处有:“月湖,在汉阳县”。这个大“月湖”原在何处?若当时龟山北就有月湖,那么南宋时,汉水口就不可能在今晴川阁北入江了,而是成化前已经向龙王庙方向北移了。至于汉水入江口到底何时改至今龙王庙处,那就得再考了。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