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出轨了,他还能爱我和孩子吗?想要在背叛的婚姻中找回爱,你必须明白这一点!

陈曼心理 2024-08-01 14:38:35

被背叛后,做出原谅的选择往往是容易的,但是如何保证对方回归家庭后不会再度变心,如何找回对方已经转移的爱却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

最近,就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老公出轨了,我用尽一切办法让他回归家庭,去他单位大闹,找他父母说理,以死相逼,每天接送他上下班,天天查手机,休息不让他离开我半步,他说和小三断了,可是我不信,这样的感情还有意义吗,他还能继续爱我和孩子吗?”

试图控制另一个人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妄念,对方当然能爱你和孩子,但这份爱不会在你的控制下产生,而只能在你走出创伤带来的应激反应、重建信任和理解后自然到来。

我能理解你在遭遇背叛后的那种愤怒和无力感,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和背叛引发的创伤反应,你会难以抑制的怀疑对方,试图通过限制对方的行为方式,监测对方的一举一动来让自己感到安全,在物理上隔绝一切能够为对方制造二次出轨或者和第三者复联的机会的可能性。

可以说,做出这一系列行为的你几乎是本着一种求生的本能欲望,因为此刻你对伴侣的不信任值已经被拉到最大,你没有办法承受一丁点对方变心的可能性,所以你急切的想要把对方转移的爱给找回来,让自己结束这种痛苦又无力的状态,重新回到背叛还未发生前的那个安全地带。

控制本身是你在安全感匮乏状态下的一种求生反应,但从理性层面上看,这种行为其实既没办法根治你的不安,又无法让对方全心全意的爱你,甚至在你过度控制的一系列行为之下,对方可能连仅存的那点愧疚心都会消之殆尽,别说对方当下已经背叛家庭,就算你俩还在热恋期他也没办法经受这样日复一日的限制和怀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是很容易验证控制本身带来的低反馈乃至负反馈的,比如你自己也会觉得,即便把对方限制得密不透风,自己的心里却始终空落落的,并没有很强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即便对方站在你的面前,清楚的告诉你他已经和第三者断开了联系,但你内心充斥的依旧是怀疑和不相信,更可怕的是,即便你能耐受住内心的不安继续加强控制力度,对方迟早会破防,从最初的愧疚转为对你的厌恶和抱怨。

那既然控制是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为什么包括你在内的很多被背叛者还是会不遗余力的去做这件事情呢?甚至很多人明明知道过度控制对方的一举一动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反而可能让对方感到厌烦,但她们还是忍不住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监测对方的行为上呢?

其实,绝大多数被背叛者的控制行为本质上都是遭受创伤之后带来的一种应激反应,在心理学上,它通常由一个专有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代称。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在遭遇突发性灾难或者威胁事件后产生的一种精神应激,它通常包括创伤再体验、警觉性提高以及回避和麻木这三种症状表现。

在婚姻关系里,背叛的发生对于很多人就属于一种突发性威胁事件,如果被背叛者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就很容易陷入到这样的一种应激反应中,它很难单纯的用理性去克制,而是一种身体自发开启的保护机制,这也就不难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难以抑制的想要控制对方,这其实也是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下面我就来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的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遭遇背叛后的人可能会产生那些反应:

第一个阶段:创伤再体验

所谓的创伤再体验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对创伤事件的再度回顾,二是对相似心理体验的闪回。

相信很多被背叛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你可能会在发现背叛之后仍然会反复回看伴侣和第三者的聊天记录,或者不断回想撞见二人背叛时的画面,甚至是把伴侣背叛的时间节点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一一对比,让背叛反复凌迟你、折磨你。

即便你知道这个过程很痛苦,甚至你每看一次聊天记录、每回想一次伴侣和第三者的背叛的场景都会感到心如刀绞、痛苦不已,但你还是会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回顾这些事情,因为你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碎之前的认知,确认这些你不敢相信的事情。这就是对创伤事件的再回顾。

还有一种创伤再体验的方式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察觉,那就是你在心理上的情绪闪回。很多遭遇创伤的人其实本身就是带着一部分创伤在生存的,这些创伤大多来自小时候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产生的遗留问题,比如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接纳、没有和父母发展出健康的依恋关系,那么你在遭遇背叛后就很容易唤起这一部分的创伤,那些深藏于心底的不安全感、低价值感甚至是被遗弃感会被再度激活,让你陷入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力之中,仿佛置身于孤立无援的地带。

总而言之,创伤再体验就是对创伤事件本身的反复回顾以及对深层创伤体验的再度激活,处在这个阶段的你往往会非常痛苦,好像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能力,也对人和关系失去了希望。

此时的你是极度脆弱和匮乏的,这就像一只蜗牛失去了它的壳一样,当你反复回味着那些唤起你心底创伤的体验时,你只会一遍遍加重自己对于周遭事物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此时的你会认为自己已经脆弱得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打击,仿佛再叠加一丁点儿的创痛,你可能就会失去呼吸,坠入万劫不复之境。

而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极度不安全时,她对事物的敏锐度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强了,因为处在极度恐惧伤害的状态下,她必须躲开一切危险才能保证自己的存活。这就来到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第二个阶段——用过度警觉的状态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

第二个阶段:警觉性提高

陷入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往往会长期处在一种低价值感和低安全感的状态中,因此你会变得不再信任一切人和关系,你会对那些能够影响你情绪状态,让你感到痛苦和无力的事物异常警觉。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你会非常容易对伴侣产生过度控制的一系列行为,比如你会因为对方出门没有报备而立刻联想到对方是不是和第三者在一起,因此你可能就会提出限制对方出门或者要求对方必须随时报备的要求;或者当你看到对方一直抱着手机打字,你就会怀疑他是不是再和第三者联系,因而要求要随时查看对方手机......

陷入警觉性状态的你此刻会化身为关系里的侦探,不断监测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对那些可能会招致危险的信号异常警觉,生怕自己因为一点疏忽就立马陷入那种令自己恐惧的、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就像一只处在捕食状态的动物一样,每天高度集中注意力、凝神聚气,只不过动物捕捉的是食物,而你捕捉的是关系里所有预示着危险的事情。

控制的本质就在于你想要掌控关系里的所有不确定性,所以当你对损害关系的一系列事物都非常警觉时,你就会不可避免的想要去干涉、去要求对方,好让一切事物都如你预期发展,因为创伤本身给你带来的伤痛过大,导致你近乎发自本能的想要去把能够引发最坏结果的事情都扼杀在摇篮中。

这就是创伤引发的警觉性提高进而导致过度控制的全过程。

第三个阶段:回避和麻木

在长时间的控制和对伴侣的过度关注之后,很多人会陷入到一种倦怠感中,继而开始强制自己从背叛中走出来,拒绝背叛给自己的生活和情绪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你在爆发出轨危机的婚姻中反复折腾了1年以上,那么你一定经历过这种耗竭的感受。

一个人是没办法永远保持警觉状态的,就算你再毅力超群也迟早会向自己的生理极限妥协。你会慢慢厌倦日复一日地监视他、控制他,开始反思是不是离婚才是更好的选择,然后又告诉自己因为种种原因离婚不是一个现实的选项,于是退而求其次告诉自己——那就不要爱他了吧!也许当我放弃继续爱他,我就能放弃对他的期待,也就不会再痛苦了。

在由警觉转向回避麻木的过程中,你会误以为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变了,所以开始在生活中找其他的事情投入精力转移注意力。但事实上,你还是处在创伤应激反应的过程里,你只是感觉累了、到极限了,于是来到了应激反应的第三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中的人往往会强迫自己把注意力从背叛上移开,因为她们大多会选择沉浸在工作或者其他事物上,比如有的人会选择全心全意带孩子,整天围着孩子打转;有的人会选择和朋友一起出门旅游,用新环境和新事物让自己刻意忘掉背叛这件事情。并且,他们还有可能会把关于伴侣的一切事物都清理掉,让那些能够引发自身关于背叛联想的事物都消失掉。

这是通过刻意回避来让自己摆脱背叛带来的负面影响。

处在这个状态中的人显然并不是真的从背叛中走出来了,而是通过关闭自己的感官来让自己不去对背叛再产生任何反应,遭遇背叛的你也许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处理得特别好,但是在内在深处,你依旧处在内心崩塌的创伤体验里,如果长期搁置不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更严重的心理创伤,难以从心底移除。

所以当你在遭遇背叛后发现自己难以抑制的想要控制对方,无法让自己快速恢复生活秩序时,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因为很有可能你已经陷入了一种创伤引发的应激反应之中,在这种状态下,你必须先修复创伤,才能回归到正常的行为模式里。

关于如何走出背叛带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很多时候不是单纯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你可以通过寻求支持性关系来填补自身缺失的安全感,也可以通过和伴侣沟通来修正自己对于他人和亲密关系的各种灾难化认知,但不论如何,这必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有限,你也可以去寻求专业帮助,借助咨询来走出创伤。

无需对于遭遇背叛的自己有过多的苛责,背叛的发生并不是瞬时反应,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从背叛的伤害中走出来,给自己一些时间,把修复的重点从对方和关系转移到对自己内心的关照上,当你从能够从创伤中成长起来时,你就不会再那么执着于想要通过控制对方来获得安全感和爱了。

1 阅读:9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