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17日,清晨,华山镇王虎集村西(现属徐州丰县)。
武工队干部史为顺,还在被窝内尚未睡醒,其祖父史宗武突然揭开布帘,快步走到了床前,将他猛然摇醒:
“孩儿,快醒醒,敌人进村了,估计是抓你来的。”
前几天深夜,史为顺从沛城监狱内越狱而出,不过翻墙时被敌人哨兵的枪弹击中腰部,身负重伤。随后史为顺几经辗转,回到了王虎集家中,自打回来的那一天起,祖父便将他安排躲在了村西头的一个秫秸丛中,每每入夜之后,家人便悄悄过去为他喂饭换药。
昨天下了场雨,天气寒凉,家里人害怕史为顺在外面淋雨受冻,加重伤势,同时这几天村内外一直比较平静,大家便冒险、悄悄将他接进了屋内。
不过,当时祖父史宗武留了个心,天不亮,他便出门来到村口附近,四下晃悠着放哨,提防敌人偷袭抓人。
也正是老人家的这个留心,使得从沛城一早出来抓人的国民党军队,还没到村口,便被史老汉提前发现了。
史宗武一路小跑跑到家,摇醒了孙儿史为顺,不过,此时众人想要将他转移到较远的地方,已然来不及了。
权衡之后,史宗武便和家人一起,将史为顺背到了村西庄后的一个秫秸垛处,随后将他匆匆掩藏在了里面。
不多时,一众国民党士兵便赶到了史家院内,领头军官一面大声喝问史为顺的去向,一面指挥着众军士,将史家以及其邻居的家中,全部翻了个底朝天。
“搜!整个村子给我翻个遍,也要抓到史为顺!”一看始终没有搜到史为顺的踪影,那名国民党军官顿时勃然大怒,随即下令搜村,挨家挨户搜查。
就这样,一众国民党士兵挨家挨户砸门入院,不仅在各家村民屋内搜查翻寻,而且途经的各处秫秸垛、草丛沟壑,都用刺刀一一刺探、仔细查看。
史宗武抬起了头,看着几名伪军正端着刺刀,沿着村内的土路,向西一路刺探而去,而再行不多时,便是史为顺藏身的那个秫秸垛了。
“能躲过去吗?”
史宗武的眼神有些黯淡,他看了看身旁盯着他的几名国民党士兵,抿紧了嘴,将眼神硬拉到了别的方向,强行让自己不去想村西的那个秫秸垛。
正在史宗武忐忑不安的时候,住在庄后的村民蒋中振正巧赶着大车,来到了自家的秫秸垛前。
蒋中振搬了几束秫秸杆上车,伸手继续搬开里面的秫秸杆,然而,当他的手拨开下面那簇秫秸杆时,手指突然触碰到了衣服的柔软面料。
“有人?!”
蒋中振不由一惊,他用手轻轻拨开那簇秫秸杆,史为顺的面孔顿时露了出来,这面孔苍白里带着一丝惊慌,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双眼流露出无奈、求助的神情。
看着不远处到处刺探、搜查的国民党士兵,下一刻,蒋中振便立即明白了当下的情形。
蒋中振镇静了下来,用眼神示意对方放心,随后将手中的秫秸杆轻轻放回远处。
此时几名国民党士兵已经走到附近,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躲过敌人的搜查?蒋中振立在秫秸杆前,一时竟也没了主意。
说也凑巧,正当危机步步逼近,而蒋中振却陷入无计可施的困境之时,旁边突然跑过了一只野兔。
那土灰色的身影在草丛之间窜行,迅如闪电,一闪而过。蒋中振一看,顿时灵机一动,立即指着兔子的身影,大声呼喊道:
“快看,兔子跑了!快追,快追呀!”
他这一喊,顿时让附近几名国民党士兵的注意力,吸引到兔子身上了,众人看着很快消失不见的兔子,摇了摇头,随后继续搜查起来。
不过,正是因为蒋中振刚才的大呼,使得几名原本走近的几名国民党士兵觉得,既然兔子是从蒋中振搬开的秫秸垛处跳出来的,那个地方肯定不会有人藏在里面,毕竟野兔这种动物,对人很是提防。
因此,几人只是在蒋中振附近的秫秸垛处乱刺了一通,随后便离开,去其他地方继续翻寻了。
蒋中振看着敌人渐渐走远,又停了一会儿,眼看无人再来,才假装捻了捻手中的秫秸杆,自言自语道:
“哎呀,昨天这雨下的,这秫秸太湿了,不能烧锅,算了算了,不搬了,还是回去吧。”
随后,蒋中振便赶着大车回了家。当天,国民党士兵当天翻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找到史为顺的身影,只得推测对方已经离开了此地,随后便悻悻地离开了。
当晚,史宗武领人扒开了藏人的秫秸垛,一看史为顺还在里面安然藏着,顿时惊喜万分,全都大呼此番命大、幸运。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66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丰县文史资料》,蒋化德,史为顺回忆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