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词词典》:从历史的尘灰中,打捞无名的她们

书单故事文化君 2024-09-16 22:32:32

澳大利亚女作家皮普·威廉姆斯的畅销小说《丢失词词典》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作者皮普选取的题材很独特。

小说围绕《牛津英语词典》长达半个世纪的编纂历史展开。这部词典影响深远,然而普通读者对其编撰历史背后的故事却所知甚少。皮普敏锐地发掘出其中的动人故事,并写成了这本《丢失词词典》。

其次,皮普·威廉姆斯讲述故事的角度非常独特。《牛津英语词典》是一部由男性主导的词典,结合词典诞生的时代,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皮普经过细致地资料爬梳,发现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并非没有女性的身影,她由此切入,从女性视角来讲述这个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故事。

同时值得引起读者注意的是,《丢失词词典》还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文学是当下许多读者关注的一个话题,但实际上,对于女性文学的定义,普通读者乃至于专业读者都存在一些困惑。这种困惑主要来自于女性文学的定义本身。

事实上,给任何事物下一个定义都绝非易事,女性文学也不例外。当我们谈及女性文学之时,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女性作家书写的文学吗?还是以女性为描写主体的文学?还是说传达女性主义观念的文学?

不同的概念与论述范围,决定了女性文学在不同语境中具备不同的含义。

然而《丢失词词典》毫无疑问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女性文学,或者说是一部女性主义(平权主义)文学。

小说讲述的是在累牍院(编纂《牛津英语词典》的地方)长大的女孩艾丝玫的一生。

艾丝玫的父亲是一名词典编撰师,因为父亲的缘故,艾丝玫从小就见证了词典编纂的过程,并且在长大之后深入地参与到了这项事业当中。

艾丝玫在尚未成年之前,就发现在编纂词典时,不是所有词都是平等的。一个最有力的例证是,女性的词汇常常不会被收录到词典中。

年幼的艾丝玫并不了解这是为什么,但她敏锐地发现,自己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她开始收集那些被遗漏、被排除在外的词汇,编写一部属于她自己,也属于全体女性的《丢失词词典》。

皮普在讲述艾丝玫的故事时,融入了女性主义的理念,使之成为了一部标准的女性主义文学。

艾丝玫长大之后,结识了演员缇尔妲,并从她那里受到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加入到了20世纪前后的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运动当中。

《丢失词词典》的高明之处,在于皮普·威廉姆斯没有让整个故事变成只属于女性的自赏自怜,她关注女性,同时也关注男性,而这正是女性主义,亦即平权主义的核心所在——男女平等,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看到,《丢失词词典》是一个女性故事,但威廉姆斯在故事中并没有忽略男性,小说中有多位极具魅力的男性,比如艾丝玫的父亲尼克尔先生,再比如艾丝玫的爱人盖瑞斯。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影响深刻,艾丝玫问盖瑞斯,“你觉得男人为啥呢么要参加(妇女投票权联盟会议)?”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另一种问法:你觉得男人为什么要成为女性主义(平权主义)者?

盖瑞斯的回答是为了他的母亲,抚养他长大的母亲。事实上盖瑞斯的答案还可以更进一步,这同样也是为了他自己。

恰如女性主义学者贝尔·胡克斯所说,“女性主义是一场终结性别歧视、性别剥削和压迫的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标在于解放所有人,其中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主义最大的敌人,不是男性,而是性别歧视。

皮普·威廉姆斯无疑意识到了上述女性主义的真谛,因此她在故事中准确而又真实地呈现20世纪前后女性所面临的性别压迫,但同时又满含希望地刻画了一群为了争取两性平等而不懈努力的人们。

0 阅读:3

书单故事文化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