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和麦地那——两座令人神往的圣城

抗抗说历史 2025-04-06 21:32:42

麦加和麦地那,是阿拉伯人最早的两座圣城。

麦加,不仅是先知的诞生之地,更是伊斯兰教从无到有的摇篮,被尊为宗教之都。

麦地那则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是先知创教初期的政治、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其安葬之地。

两座圣城,在穆斯林心中,都是不可替代的神圣之地。

进入倭马亚王朝之后,帝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大马士革。麦地那既有安静的生活,又有初期伊斯兰教社会的庄严气氛,因此,许多学者来到这里,研究宗教历史,搜集各种文献。而先知的陵墓坐落于此,就使得麦地那成为研究伊斯兰教传说的第一个中心。

【麦地那】

而麦加则以麦加学派而闻名,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卜杜拉·伊本·阿拔斯,他是先知的堂弟,后来取代倭马亚王朝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们,就是他的后人。阿卜杜拉·伊本·阿拔斯不但熟悉凡俗的和圣教的传说和法学,而且是注释《古兰经》的专家,因而深受尊敬,被誉为“民族的哲人”。但是,据信现代的批评界已经考证出,有几章圣训,是他伪造的。

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麦加和麦地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的人想躲开政治纷争,有的人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享受他们在战争中获取的财富,麦地那成为最合适的地点之一。这一时期的暴发户颇有不少,他们以先知的外孙哈桑和侯赛因为榜样,定居于麦地那。因此,麦地那,城里有高端小区,城外有大片别墅群,奴隶和仆人穿梭其间,用各种奢侈品和优质的服务,满足主人和客人们的各种要求。

财富为各种娱乐活动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以用来形容麦地那的丰富生活。就富裕程度而言,麦加并不比麦地那差。朝觐天房(克尔白)的人,从伊斯兰世界的四面八方奔来,跟随他们涌入的则是大量新的财富。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人的财富与伊斯兰教创教初期相比,无疑有着天壤之别。

【克尔白】

一个真实可信的例子是,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在任期间,他的一个代理人从巴林回来,带回来五十万第尔汗的人丁税,当哈里发听到这个数目的时候,他的表现可能类似于陈佩斯在一个小品中所言,“我王老五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因为哈里发头脑中没有这么大数目的概念,以至于他一再向代理人核实数目的准确性,代理人不得不两次郑重保证,向哈里发表示总数真的是“十万的五倍”,哈里发才登上讲台,对大众宣布说:

诸位,我们收到了一大笔税款,你们愿意一升升地量给你们也好,一五一十地数给你们也好。

【哈里发也没见过那么多钱啊!百度AI绘制】

而到了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世界一个行省的岁入,动辄上千万第纳尔,甚至上亿第纳尔,当然,哈里发欧默尔没有赶上这个时期。

注:第纳尔是哈里发帝国流通的金货币单位,第尔汗是银币的单位,在欧默尔时代,一个第纳尔等于十个第尔汗,后来等于十二个第尔汗。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不可避免地,两座圣城不如以前圣洁了,甚至变成穷奢极欲的中心,变成世俗的阿拉伯音乐和歌曲的大本营。

波斯和拜占廷的歌妓,随着资本的流动,涌入麦地那,她们的人数与日俱增。情诗和恋歌,以及其他新花样竞相出现。妓院生意兴隆,其投资人是全国闻名的诗人法赖兹得格。当女奴们用柔和的音调为她们的主人和来宾助兴时,宾主们穿着华美的礼服,靠在方形的垫子上,嗅着从香炉里发出的馥郁的气味,呷着盛在银杯里的叙利亚红酒……

我仿佛看到了《一千零一夜》中所展示的宫廷生活,真是令人神往啊。

【AI绘制】

参考资料:《阿拉伯通史》,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新世界出版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