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天方夜谭》等阿拉伯故事的时候,好像到处都有国王、王后、王子、公主。实际上,至少在传统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体系中,是没有此类称呼的。

哈里发是伊斯兰教和政治的最高领袖头衔,虽然“显得”像通常意义上的皇帝或国王,但其本意为“继承者”,其配偶或子女,在历史上更多地以个人名字或家族身份被记载,并没有“王后”“公主”这样的“职称”。
我们为了记述方便,借用一下王后、公主的称谓。
倭马亚王朝皇室的女子,似乎享受着比较多的自由,与现在哈马斯或塔利班统治下的妇女,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上。我们上回讲到哈里发们喜欢组织赛马大会,女眷们也乐此不疲,哈里发希沙姆的一个女儿,就养了很多竞赛用的马匹。
倭马亚王朝的开创者穆阿维叶,有个女儿叫阿帖凯——我们且称其为阿帖凯公主——据说美得不可方物。相传,当时麦加有个诗人叫艾卜·宰海伯勒,为公主写了很多长诗,在这些诗歌中,诗人毫不掩饰对公主炽烈的爱,有如熊熊烈火。宰海伯勒之所以激情澎湃,只是因为有一天,公主去朝觐天房的时候,曾经揭开自己的面纱,就在那一刹那间,恰巧被诗人给看到了,诗人有如被闪电击中,立即爱上了公主,他一路尾随,从麦加一直跟着公主来到了王朝首都大马士革。这个事儿,终于被穆阿维叶知道了,哭笑不得之下,哈里发狠狠赏了诗人一大笔奖金,还给他找了一个合适的媳妇儿,才总算摁住了这位诗人,呵呵。
我估计,彼时阿拉伯的诗人们,有着相当独特的地位。
据说,又有一个漂亮的诗人,名叫瓦达哈,他更过分,竟然向韦立德一世的一位妻子调情,尽管哈里发向他发出了警告,依然不能浇灭诗人心中的火焰,最终,诗人为了这份爱,失去了生命。
穆阿维叶有个孙女,也叫阿帖凯,美丽而聪敏,她是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的“王后”。彼时阿拉伯王室妇女的地位,至少从阿帖凯王后的举止上看,是相当不低的。有一次,王后对她的哈里发丈夫发脾气,就把房门闩上,不让他进房,直到一位宠臣到门前哭诉,说是哈里发的大儿子杀死了小儿子,哈里发要把大儿子处死,哀求她援救,她才开了房门。
这里,引出两个制度。
制度一,闺房制度。harim或harem,指女性专室,也称后宫,指在一夫多妻制下的女姓,以及未成年儿子的居住场所,禁止成年男性进入。
顺理成章,又引入了——
制度二,宦官制度。有了闺房制度,当然会伴随产生宦官制度。似乎,宦官制度是在韦立德二世时代才完全建立起来,第一批宦官,大多数是希腊人。宦官制度,阿拉伯人是从拜占廷人那里学来的,呵呵。
不过,从史料上看,阿拉伯妇女们的活动,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一些限制的。据说,当时大马士革的街道上,有少量妇女路过,但她们都戴着面纱;另据记载,有些妇女在自己的家里,从格子窗的小孔里偷看市场上和广场上的人们。
横隔万里,竖跨千年,我似乎感觉到,面纱后面那一颗颗活泼的心灵,都是相通的。
参考资料:《阿拉伯通史》,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新世界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