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省考申论分数低?现在改变还不晚!

政论文 2025-04-24 09:20:37

今天,与各位同学共同探讨2025年省考山西省市申论卷第一题的答题技巧。

题干为: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D市“让小农户搭上快车”的主要措施。(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答题要点。

一是这是概括题,需要注意关键词的全面性、语句的准确性和分类分条作答。

二是D市是问题的主体,下面各县区、乡镇以及单位部门所做的工作,都可以视为D市的工作。

三是每条主要措施,都要体现出现代化农业给小农户带来的益处。

四是要分清主要措施和一般措施的区别,主要措施是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骨架”,一般措施是填充细节的“血肉”,具体来讲,主要措施要三个特点:

1. 能够解决主要问题;

2. 优先选择总领性表述;

3. 是一般措施的基础。

给定资料第一段:又是一年小麦收割的时节。“搁几年前,大中午也得下地干活,忙得团团转。”D市大有村的村民老刘说,“如今松快多了,从种到收再到销售,全过程托管,省心又省力。”老刘每天送完孙子去上学,就到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打工。在老刘看来,合作社真是帮他解决了大问题。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中,通过老刘的前后对比,突出现代化农业给小农户带来的益处,即:从种到收再到销售,全过程托管省心省力;到股份经济合作社打工还可以赚钱。

申论命题人为了提示考生这段有采分点,特意在文末提及“解决了大问题”,让考生联想到这是主要措施。

两点说明:

1.全过程托管是措施,但省心省力不是措施,是结果,因此,不需要体现到答案中。

2.到股份经济合作社打工还可以赚钱不是措施,因为这是村民的主动行为。需要将其变换为: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给定资料第二段:老刘是当地种庄稼有名的“老把式”,自家的田地他都坚持自己耕种,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儿女也都在外地打工,他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年轻人纷纷去城里打拼,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村党支部叶书记说,“当时,连老刘这种愿意种地的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政论文评析:

这段主要是谈存在问题,引出下文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因为这段没有现代化农业,因此也没有采分点。这里命题者的逻辑点在于,老刘有名的“老把式”,如果他都认可现代化农业,那么其他人也就都接受了。

给定资料第三段:D市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东风吹到了大有村。“为了有效破解我市农村农业发展的难题,我们引进了新的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D市农业农村局韩局长介绍。在村支部的推动下,大有村很快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当年春耕开始前,就有69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托管土地1.5万余亩。“不瞒你们,一开始我是反对的。”老刘有些不好意思,“我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他们能有我种得好吗?”为了动员老刘,叶书记开出条件:带地入社,还可以在合作社当农机手。老刘依然没松口。到了秋收,老刘发现,自己种的地和合作社的托管地紧挨着,收成却大不相同,托管地玉米每亩多收了50斤,大豆每亩多收了20斤。原来,除了提供托管服务,为农户统一供应农资农具、耕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外,合作社还聘请了省农业大学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水肥一体、智慧农机等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让高效农业新技术落到了田间地头。“比我们靠老经验好多了!”老刘说。第二年春耕前,不用人劝,老刘早早来到合作社,交钱、签单,把土地全部托管。至此,大有村实现整村托管。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内容比较长,我们先要找出核心关键词,以便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

通过分析得知,这段文字主体为“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什么呢?

一是原文“为了有效破解我市农村农业发展的难题,我们引进了新的经营主体”,难题、引进了,这些关键词提示我们“新的经营主体”很重要,而“股份经济合作社”正是其具体的形式。

同时,整段文字也都是围绕合作社的相关工作展开。

合作社干什么呢?文中明确给出“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因此,这段文字讲如何把全部村民的土地托管,这是开展现代化农业的前提。

这个过程不顺利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有一些像老刘这样的“老把式”认为自己种收成会更好,不愿意土地托管。而合作社通过一系列现代化农业的措施,实现了粮食增长,让老刘信服,从而同意了土地托管。

这一段与前两段讲的是同一层面内容,都是做好现代化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几段文字可以概括为:引进新的经营主体,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广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和就业岗位。

四点说明:

1.为什么不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个的确是主要措施,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体现“服务”两个字,与这段主题“托管土地”不太相容。更为重要的是,给定资料尾段,讲的是政府提供服务保障的事情,与这句话正好相关。按照作答要求中“有条理”性的要求,将其放在了后面答案中。

2.为什么不写“为农户统一供应农资农具、耕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外,合作社还聘请了省农业大学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水肥一体、智慧农机等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

我们已经明确,需要写主要措施,而不是一般措施。本段的主题为“托管土地”,要解决的是“老把式”老刘不想托管土地问题。而问题根源是担心粮食产量,“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是让老刘转变观念的根本性措施,而“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等只是一般措施,因此不写。

3.为什么不写“带地入社”,答案中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份就是包括了带地入社的意思。

4.为什么写“提供就业岗位”,因为体现出了现代化农业给小农户带来的益处。

给定资料第四段:D市农田长期分散种植经营,东一块、西一块,田埂沟渠不但浪费耕地,也妨碍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合作社开展细碎化整治工作,把一块一块的田地集中连片。”韩局长说,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大有村,全村粮食生产由农户单家独户种植变为全村范围内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昔日的小田块被连片开阔的大田所替代,田块成方,沟渠成网,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里,一台台无人驾驶的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面。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000余亩,其中通过整合边角零碎土地,为村集体新增耕地资源约200亩,不仅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利用这些新增加的收入,村里办起了小麦加工厂。”叶书记说,“以往农村产业链比较短,从小麦身上赚到的钱不多,现在有了小麦加工厂,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内容比较长,我们先要找出核心关键词,以便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

上一段主要讲统一托管土地,按照一般工作流程,取得统一管理权后,就要对土地进行规范化处理,而本段文字也遵循这个流程,主要讲整合土地。

这段文字可以概括为:将细碎化田地集中连片,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工作;开办粮食作物加工厂,拉长农村产业链。

两点说明:

1.“合作社开展细碎化整治工作,把一块一块的田地集中连片。”这是整合土地的前提,且后面还有“也为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是采分点。

2.为什么写“开办加工厂”和“农村产业链”,因为体现出了现代化农业给小农户带来的益处,也就是致富和就业。

这里还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是可否概括成“小麦加工厂”。不行!因为并不是全市的每个村子都是种小麦。小麦是个别,需要上升到一般“粮食”或“粮食作物”。

二是“农村产业链短”是问题,如何转变成措施。短的反义词是长,很容易将其转化为“拉长农村产业链”。

给定资料第五段:“看,今年的小麦麦粒多饱满!”D市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老沈站在麦田里,把麦穗放在手里搓碎,又轻轻吹净麦皮,一把泛着清香的麦粒呈现在他的掌心。“今年种的是最新品种,通过科学种植,亩产可以达到1400斤,比去年平均亩产量多出了近两百斤!”老沈的语气里透露着欣喜,“过去农户买种子,价格一直谈不下来。但我们是大批量购买,哪怕是新品种,价格也能优惠很多。不光是种子,农药、农具等农资,合作社去谈都能便宜。”在老沈看来,有了规模优势,农业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分散种植。就拿浇水来说,小麦返青、拔节、灌浆三个关键时期,要是都浇足水了,一亩就能多收两三百斤麦子。但浇一亩地一次得花100元左右,很多老百姓会少浇甚至“看天吃饭”。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连片后,全面铺开改闸改水、水管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数字监控等科技手段,按需及时浇水,实现了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3%、粮食增产11%。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内容比较长,我们先要找出核心关键词,以便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

上面两个层次分别讲了统一托管,统一平整和种植。按照工作流程,这段应该讲农作物的日常管理。

我们大概浏览一下这段文字,发现虽然有日常管理工作,但还有买种子等工作,因此,并不能将其概括为农作物的日常管理。

我们看到文段末尾时,发现了成本和增长这两个关键词,这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户收益密切相连。

我们再次审视整段文字,无论是买种子,还是其他措施,都与降本增产有关。

因此,这段文字主要讲如何降本增产。

我们按照这个主题拟定参考答案,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这段文字可以概括为:科学种植,选用最新品种种子,大批量低价购买农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数字监控等科技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降本增产。

一点说明:

为什么浇水不是采分点。虽然在这段文字中,多次提到了“水”,按照给定资料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即是采分点的一般规律,一些同学会把水相关的词语写进答案中。

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这段的主题是“降本增产”,无论是“浇水”或是“水设施”,都是为其而服务,都是一般措施,因此不是采分点。

给定资料第五段:“丰收了也不愁不好卖。”老沈说,“以往农民自己去卖小麦,在市场上没有议价权,卖不上价格不说,还要额外付运输费、劳务费,我们合作社与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他们统一上门收购,每斤小麦还多卖5分钱。”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比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内容指向性很明确,就是出售粮食,这与上面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在逻辑线条上,恰好能够连接。

这段可以概括为: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固定合作关系,掌控粮食出售的主动权和议价权。

给定资料第六段:借助数字化时代浪潮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迈上新台阶,D市正在行动。“我市强化全域数字化服务,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整合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多光谱分析、物联网、气象监测等技术,构建集采集、分析、预警、决策于一体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使社会化服务更加科学和精细。”韩局长表示。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也能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政论文评析:

这段文字内容,有的同学会忽略,往往认为这段文字都是“大道理”,没有什么具体措施,因此,判断不应该有采分点。

但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知道,这段有采分点。

为什么呢?因为上面主要讲的是合作社的主要措施,合作社属于D市,因此,可以视为D市的主要措施。

但这段文字,主要从D市市级这个层面提出主要措施,而且合作社也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通理顺这段文字,就会发现“服务”是关键词。这样,整个给定资料的逻辑链条就实现了闭合——合作社先是获取全部土地管理权,之后才能统一整合土地,进行机械化规模种植,大规模种植管理才能降本增产,粮食产出后能够高价稳定卖出,到此,合作社完成了全部工作。

但是,以上这些工作,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或服务作为保障,才能高质量完成。

因此,此段有采分点。

本段可以概括为:市政府推广科学和精细的社会化服务,强化全域数字化服务,构建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

两点说明:

1.为什么不写“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因为“积极探索”不符合主要措施的标准,而且这段内容的主题是“服务”,要将有成效的服务作为主要措施。

2.为什么不写“整合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多光谱分析、物联网、气象监测等技术”,因为这属于“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中的内容,进行了合并。

这道题的最终参考答案为:

一是引进新的经营主体,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广大面积集成绿色增产技术,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和就业岗位。

二是将细碎化田地集中连片,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工作;开办粮食作物加工厂,拉长农村产业链。

三是科学种植,选用最新品种种子,大批量低价购买农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数字监控等科技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降本增产。

四是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固定合作关系,掌控粮食出售的主动权和议价权。

五是市政府推广科学和精细的社会化服务,强化全域数字化服务,构建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

同学们,对比你们的答案,是否知道差距在哪里了呢?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