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命题人挖的坑,避开就能稳拿高分!

政论文 2025-04-15 22:44:54

今天,通过解读2025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给定资料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命题者的命题方式、考察重点和文字陷阱。

问题为: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的“生态实践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首先,题干中已经明确要求,聚焦“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这个主体,答案中要时刻扣住这个主体,不要偏题。

其次,要注意“生态实践智慧”,最主要的落脚点在于“智慧”两个字,答案中的文字,要体现出“有智慧”。

最后,生态和实践分别指的是自然和人,答案中的文字,要突出这两者的智慧。同时,要注意,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加重要。

给定资料第一段:“大规模的葡萄种植一般不会在城市内,唯有宣化是例外的。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是世界上唯一发源于城市之中,由城市向城郊发展的传统农业系统,所以宣化被描述为‘清远楼下两天地,半城瓦舍半城绿。’”果农付亮陪几位外地游客在自家葡萄园边走边聊。

政论文解析:说话者身份为果农,不具权威性。同时,这段话主要介绍背景,让考生对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有整体性了解,内容与生态实践智慧无关,因此不是采分点。

命题者设置的迷惑点是,“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是世界上唯一发源于城市之中,由城市向城郊发展的传统农业系统”,这句话的主语是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与题干一致,一些同学会将“由城市向城郊发展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采分点。

给定资料第二段:付亮家有10架葡萄,搞葡萄采摘游年收入10多万元。付亮介绍说,呈前村现有890架漏斗架葡萄,因为是独特的老藤葡萄,绿色种植且口感上乘,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比市场价格高几倍都非常抢手,李龙涛家那株600多年的老藤葡萄每斤能卖到30多元。

政论文解析:本段的中心为葡萄价格高,与葡萄园的生态实践智慧关联不大,因此没有采分点。

给定资料第三段:宣化经过长期实践培育出“牛奶葡萄”这一著名鲜食品种,并根据当地情况发展出漏斗架栽培方式,沿用至今。据资料记载,宣化葡萄“只限宣化城内及北门外近城处。而宣化城内亦只限于清远楼以北,清远楼以南则绝无此项出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北的土壤富含碳酸钙利于葡萄的生长,更重要的是,葡萄灌溉依托柳川河,而柳川河流经富含钾页岩的北部山脉,河水含有丰富的钾,非常利于葡萄生长。

政论文解析:本段主要讲选址有智慧,土壤和河水有利于葡萄生长。

命题者从两个方面设置迷惑项。

一方面,宣化经过长期实践培育出“牛奶葡萄”这一著名鲜食品种,面有“实践”两个字,与题干中“生态实践智慧”有重合,容易误以为是采分点。

另一方面,并根据当地情况发展出漏斗架栽培方式,这句话容易让考生思维混乱,忽略葡萄园应该先有选址,后有种植的逻辑顺序,容易将两者写到一起,导致条理不清晰。

命题者还给考生一个提示项。

“并根据当地情况发展出漏斗架栽培方式”中的根据当地情况很自然地让考生联想到因地制宜这个成语,从而将选址与因地制宜两个词语组成句子。

因此,本段可概括为:因地制宜,选合适地方种植葡萄,土壤河水有利于其生长。

命题者还给考生设置一个障碍。

这一段中,命题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种植”这个词,便于考生与“葡萄”这个词相连,而是在下一段的第一句话给出,这是命题者考察考生能力最常用的方式。

给定资料第四段:目前,宣化古城北部包括呈前村在内的三个城中村,依旧保持着传统种植方式。这是一种以城市为基础的农业体系,它将农业和城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2013年,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球第一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系统。

政论文解析:本段的关键词为“农业”,与题干“生态实践智慧”关联不紧密。但命题者为考生设置了一个陷阱,原文说:它将农业和城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而“巧妙”一词与题干的“智慧”相呼应,一些同学都会误判为采分点。

因为这句话的“它”指的是“农业体系”,而非题干中的“城市传统葡萄园”。而且,按照思维逻辑顺序,选好种植地点后,就要谈如何种植。而不是谈农业或文化。

这一段中,只有“传统种植方式”是有用的信息,但内容不够丰富,下文应该会有补充。

给定资料第四段:登上葡萄叶造型的观景长廊,俯瞰整个葡萄园,一个个葡萄架犹如朵朵盛开的大莲花,又像一把把倒置的绿伞,颇为壮观。葡萄架下,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葡萄的美味,畅谈着生活的乐趣。

政论文解析:本段主要是讲人与葡萄园的融合,关键字为“景”,但并不能作为采分点,因为表述不够具体和清晰,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生态实践智慧”。

给定资料第五段:目前,果农们仍然采用传统技艺进行种植,一举一动中体现出了传承的厚重感。呈前村邓书记介绍,漏斗架因其像漏斗而得名,架身向上倾斜30度至35度,呈放射状,形成“内方外圆”的漏斗架。采用漏斗形式,既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又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品质。此外,漏斗结构还有助于抵抗风沙、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击,保护水土、涵养水源。

政论文解析:本段是主要讲如何种植,这与之前的选址,在思维逻辑上紧密相连。因此是采分点。

但是,前文有“传统种植方式”的表述方式,而是“传统技艺进行种植”的表述方式,应该选哪个呢?

就要看哪个表述更精准和丰富,显然,技艺明比方式内涵更丰富。

之后,命题者用了既、又、此外的复句解释“智慧”,需要我们进行概括。

因此,可概括为:漏斗架种植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品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

有的同学会疑惑,为什么不保留“还有助于抵抗风沙、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击”这句话,是因为“保护水土、涵养水源”涵盖了这些内容。

给定资料第六段:漏斗架种植虽有优势,但与现代种植相比产量不高,影响到果农的积极性。市农业农村局专门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研究,认为这种栽培方式能够使庭园形成独特的小环境气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邓书记介绍说。

政论文解析:栽培方式能够使庭园形成独特的小环境气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这句话的确符合“生态实践智慧”要求吗,但独特”和“特点”的表述过于模糊,不足以体现出“智慧”,因此要看下一段。

给定资料第七段:“在这里,生活与农业互动得以充分体现。葡萄冠层对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庭园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及温度明显降低,加上葡萄叶具有蒸腾作用,创造出低辐射、低气温、高湿度的小环境。因为阴凉湿润,所以葡萄架下喜阴植物长得非常好,喜阴植物种植也成为果农的一项附带收入来源。此外,每架葡萄占地面积不足用地面积的10%,使得葡萄架下有大量的活动空间可供使用。”市农业农村局王局长说。

政论文解析:本段的采分点比较多。如“生活与农业互动”这个短语,让我们联想到上文“观景长廊”这段内容,这是人的“实践“和“智慧”的体现,是采分点。

“创造出低辐射、低气温、高湿度的小环境”是上一段“形成独特的小环境气候”的具体阐述,是采分点。且小环境包括光合作用,可以将其去掉。

那么,小环境能干什么呢?喜阴植物种植也成为果农的一项附带收入来源。

同时,本段还写了“使得葡萄架下有大量的活动空间可供使用”,与上一段的“充分利用空间”意思相近,可以将其合并,表述更加清楚。

因此,这几段可概括为:漏斗架种植方式,可提高果实品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创造低辐射、低气温、高湿度小环境,活动空间大,可种喜阴植物增加收入。

给定资料第八段:近年来,为支持葡萄种植,政府提供专项补贴修建观光廊道和葡萄文化一条街,将呈前村的890个漏斗架连成一片,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悠久的农耕文化、农耕技艺和独特的小气候,形成独有的生态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葡萄架下避暑游玩、了解葡萄文化、体验农村风俗。目前,文化旅游产业收入已成为果农的一项重要收入。

政论文解析:本段主要讲的是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之前的内容,分别谈及了葡萄园的选址、种植方式、空间利用、种植其他植物。

这些内容讲完后,很自然会过渡到如何综合利用葡萄园创收。

上文中,分别提及“观景长廊”和“生活与农业互动”,本段就需要将其统一归集到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中。

可以概括为:政府支持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补贴修生态景观,吸引游客,实现生活与农业互动,增加收入。

给定资料第九段:进入庭园,还可以看到漏斗葡萄架下栽植有很多马蔺。“绑葡萄枝条的材料是马蔺叶,搭建葡萄架的材料是木杆,施用的肥料也是发酵好的农家肥,都是绿色环保的,这些方法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果农张淑娟说。2023年,呈前村福乐堂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检验,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宣化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政论文解析:本段主要讲如何保证葡萄质量,围绕“绿色环保”展开。

给定资料第十段:葡萄园中的葡萄藤寿命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乃至数百年,寿命长意味着植物体内储存的碳能够保留更长时间,发挥碳库的作用更为明显。“修剪过程中,大量的修剪物和凋落物又回归土壤,进一步补充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损失,使土壤成为一个大碳库,这个效应是长远的。”福乐堂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顾问何教授说。

政论文解析:本段就是最后一个层次,既然坚持环保绿色,那土壤如何保持肥沃呢?这就显示出生态实践的智慧了。

因此,这几段可概括为:用绿色环保方法种植,有市场竞争力;葡萄修剪物和凋落物弥补土壤机碳损失,土壤成为大碳库,与葡萄生长相互作用,效应长远。

其中,相互作用这个词语同学们概括不出来,就需要到下一段去寻找了,这也是命题者惯用的一种考察手段。

给定资料第十一段:“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反映了漫长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不管是人类还是庭园内的植物,都是庭园生态链中相互作用且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处处彰显着生态实践智慧。我们正在筹建一个完整保存传统葡萄园中葡萄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希望能够为葡萄育种研究及葡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资源。”王局长说。

政论文解析:本段有一个问题,就是“种质资源库”是不是采分点。从文章整体逻辑链条来看,发挥作用的确可以作为逻辑的最后一环。

但是,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处处彰显着生态实践智慧的具体内容,上文已经述说完毕,且后面内容正在筹建等内容,与“生态实践智慧”不能完全吻合。命题者是想设置王局长这样有职务的人,想让考生误以为其所说的话即为采分点。

综上所述,2025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一题的参考答案为:

①因地制宜,选合适地方种植葡萄,土壤河水有利于生长。

②漏斗架种植方式,可提高果实品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创造出低辐射、低气温、高湿度小环境,葡萄架下大量活动空间,可种植喜阴植物增加收入。

③政府支持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补贴修建生态景观,吸引游客,实现生活与农业互动,增加果农收入。

④用绿色环保方法种植,葡萄修剪物和凋落物弥补土壤机碳损失,土壤成为大碳库,与葡萄生长相互作用,效应长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