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学都会好奇:如果忘记写申论大作文题目,是否会被扣分,会被扣多少分。如果大作文忘记写标题,的确会被扣分。
上图是在浙江省新闻媒体上公布的某年申论大作文的评分标准,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作文四个档次的赋分标准,还特意标注了“缺标题,扣3分”的要求。
因为浙江省申论大作文总分是50分,国考或联考申论大作文的总分通常为40分,按照相应比例,总分为40分的大作文,缺标题应该扣2分(四舍五入)。
今天,顺便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申论大作文的其他问题。
申论大作文,是命题者考察考生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能力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难的题型。
既需要考生准确把握给定资料的中心论点,还需要根据各则给定资料,分析、提炼出分论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多种能力。
当然,在申论真题中,也存在只结合最后一则给定资料,写大作文的情况,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要求你写的大作文,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议论文,而是公开信、讲话稿等公文文种体裁的文章。如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类考试申论试卷,就是要求:请根据“给定资料5”,以G市市场监管局的名义撰写一封公开信,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是在一个给定资料中,最后一则给定资料的文字,明显超过其他给定资料的文字,且其他给定资料,与中心论点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考生仅通过这一则给定资料,就可以提炼出三个分论点,以及相应的论据,写出一篇议论文。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申论大作文分论点的提炼,必须要结合全部给定资料。
一些同学对申论大作文的相关概念比较模糊,主要是分不清主题、标题和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交流。
一、给定资料的主题
主题是议论文所要论证的中心,往往是一个概念或范围。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等等。
申论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要经历四个步骤。
一是申论命题人根据当前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在组织人事部门的把关下,确定给定资料的主题。
这就给我们申论备考,提供了方向和信息。组织人事部门比较关注和看重哪些主题呢?
如:乡村振兴之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再如: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再如:人才队伍,城乡融合,城市党建,等等。
我们需要对这些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这种了解绝不是机械性的背诵,而是要对这些主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印象。
这样,我们在给定资料看到相关的词语时,才能产生联想。这有助于理清全部给定资料,以及一则给定资料各个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这里推荐各位同学多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个文件里面都是有用的“法宝”。
比如,我们在给定资料中,经常会看到人才工作的内容。但是,人才工作应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呢?
文件明确: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这句话就为我们理顺给定资料的逻辑顺序提供了很好地参考,明确告诉你,先要培养本土人才,之后再引进外来人才。
再如,文件明确: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顺序。
再如:文件明确: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一些同学在给定资料中看到“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有疑问——乡村振兴与这个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就会作为干扰项而排除。
但如果你知道,这是乡村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作答概括题时,你就会很轻松地将其归纳到答案要点中;同时,在大作文的立意上,你也会比其他同学更高一个层次。
二是申论命题人会根据给定资料的主题,确定3-4个小主题。
如:主题为改革创新。那么,在这个主题下面,可以形成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小主题。
如:改革创新的意义、背景、领导干部的作用、人才的作用、正确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政府的改革创新、企业的改革创新、社会的改革创新,等等。
但是,命题者只能选择其中3-4个,且要保证这几个小主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并以此来考察考生是否具备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是申论命题人会根据给定资料3-4小主题,分别寻找具体内容。
一方面,命题人在平时就会非常关注各大媒体发布的各类文章,及时收集与申论考试方向和内容相近且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并分门别类储存好。
如:行政执法类、改革创新类、城乡融合类、社会治理类,等等。
另一方面,命题人会定期将这些成型的文章,加工成为申论所用的给定资料。
为什么要加工呢?因为这些发表的文章,一般都会有大小标题,完全按照逻辑思维顺序行文,文章或段落的主旨、中心就会比较明确。因此,这些文字材料,没有迷惑性的词语、关键词的提示、细节内容的干扰以及中心主旨的隐藏,不能考察出考生的各种能力。只有加工后,才能适用于申论考试。
四是申论命题人会根据给定资料设置若干个问题,并提供参考答案。之后,录入到全国统一的真题题库中,相关省份可以通过真题题库选择相关的试题。
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保密的,命题人的身份也基本上是无人知晓的。
通过以上分析,各位同学可以看出,我们阅读理解给定资料的过程,正好与命题者命题的过程相反。
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命题者命题的过程和考察要点,找出来,并还原回去。
比如:我们要通过分析各则给定资料,还原命题者隐藏在大量文字中的小主题,继而才能形成分论点。
再如:我们在作答小题时,需要辨别哪些词语和句子,是命题者给我们设置的思维陷阱,哪些是命题者给我们的善意提示,等等。
二、大作文的标题
一是大作文的标题是什么?
申论大作文的标题,是给定资料主题的缩小版。
申论大作文标题的内涵和外延,一定小于或等于给定资料主题。
换而言之,就是对给定资料主题内涵和外延进行限制,从而更有利于文章写作。
如:改革创新,这个主题非常大,不容易把握。那么,你就要根据给定资料,缩小这个主题。
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再如:多措并举,推进改革创新工作落实落细。
再如:深刻把握改革创新的方式方法。
二是大作文的标题重要吗?
我经常与向跟我学习申论的同学说,申论大作文的标题,并不重要。
因为阅卷人评判你大作文的等次,往往只关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否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但是,好的标题,的确可以吸引阅卷人的注意,形成“晕轮效应”,就是认为你标题拟的好,你的大作文内容一定也不会太差。
换而言之,如果你大作文的内容不行,好的标题也不会给你加分提档。
但如果你的大作文内容比较好,再加上好的标题,往往就会多得几分。
三是如何拟定标题?
我是这样建议我的学生:申论大作文的标题,放在写大作文的过程中,或是大作文写完再写。
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是逐步发散的,你在写大作文时,由于思想紧张,时间紧凑,一时之间,不可能想到好标题。
但随着我们写大作文时,思想不断放松,思维逐步拓展,语言运用不断娴熟,往往会迸发出一些灵感和新鲜的词汇,这就构成了好标题的要素。
因此,我建议在写大作文时,不需要先写标题,但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一定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写标题,不然就会被扣分。可以在草纸上写大一些的字提醒自己。
二是如果你议论文写作水平比较低,词汇量也不够丰富,达不到一类文或二类文的评分标准,那么,你也不用费大力气拟定出彩的标题,因为对你的大作文分数,基本没有影响。
三是就申论议论文而言,除了作答要求中有语言生动的表述之外,文章仅标题和最后一段文字,可以用抒情化的表述,或瑰丽的语言。注意:文章各个段落的小标题,也就是分论点,不能使用。
因为申论议论文要求你站在政府的角度,还原命题者的观点和主张,讲究的是理性、客观,不能包含个人的情感、情绪。
这种要求体现在文章语言上,就是要平实,不能用文学性的书面用语。
这一点与高中的议论性散文有很大不同,一定要切记。
三、大作文的中心论点
大作文的中心论点,命题人往往会在大作文的题干中,或是在结合某段的内容中,比较明确地给你。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比拼能力。不至于因为中心论点判断的偏差,而导致不能考察出考生间的能力差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标题和中心论点,可以是一致的。
但是,文章中心论点的范围,不能超过文章的标题。
比如标题是:让青春之花在改革创新中绽放;
但你的中心论点拟定为:人需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或领导干部需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就是中心论点大过了标题,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
综上,我讲解了申论的主题、标题和中心论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