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金牌冠军哥哥的成长历程,儿子视他为榜样,来听听他的故事

萌芽研究我最行 2024-07-03 18:02:45
01

自从去年萌芽战队开始组织大家参加一些奥数竞赛后,不少孩子都有在其中获得不错的奖项。

比如袋鼠数学、新加坡数学竞赛、DLM、AMC8等这些赛事,都是国际认可的赛事。但每次组织这些赛事,也有收到不少姐妹问我:奥数和信奥之间的关系。

因为看我家孩子是奥数和信奥都有同步在学,好奇这条路走下去是怎么样的。

我之前在直播间里说的,科创和机器人赛道看的是未来三年的机遇,而奥数和信息学看的是此时此刻的机遇。前者是红海,后者是蓝海。

蓝海领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会更大一些,但一旦拿到好名次,比如小升初看中的CSP-J竞赛能拿一等奖进复赛,甚至在复赛中拿到不错的排名,那么六年级守着等电话就可以了,后续的初高中学习也会更顺畅。

但是陪哥哥走了两年下来,我发现信息学赛道这条路还是挺不容易的,它并不在常规的奥数培养体系里,而各地的信息学培养体系也颇为参差不齐。

体现在哪里呢?

一是好的足够资格教信息学的老师基本上没有多少,所以只能拉长图形化编程、Python的学习周期,孩子在机构得起码五六年级才开始学C++,家长钱是给了,但基本上孩子也没有走这条赛道的机会窗口了。

二是很多机构基本上没有带赛能力,教学体系无法确保获奖率。最后只能各种包装、买奖、拼人数看天意。赌很多家长人手几个培训班,总会有孩子能跑出来的。

这也是这两年各地读者反馈给我的情况,我在广州也在线下亲自了解过。我们的孩子年纪都小,走弯路不仅浪费的是时间,更浪费的是成效,所以我也格外警惕这个情况。

因此之前去北京出差,我特地去网易有道总部,约了有道小图灵的总教练顾静老师,也就是我常跟大家介绍的“乖妈”,仔细聊了一下午,关于从编程到信息学的学业规划的建议。

02

乖妈的简历和背景,说真的,放眼整个编程圈,也很难被超越。

她陪着孩子邓明扬(下文称小乖)从编程零基础学到 IMO国际数学奥赛、IOI国际信息学奥赛双料金牌,孩子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三,17岁就被录取。

图/右一为小乖(邓明扬)

乖妈本身也是中科院的软件工程师,小图灵编程的管理领导层都是计算机软件行业大拿,她的研发团队基本上都是竞赛和带队出来的老师。

所以我家孩子跟着小图灵编程体系走,只学了半年的时间,就拿下了CSP- J的初赛二等奖成绩,虽然有些遗憾没进复赛,但也证明了小图灵编程体系的成效之高。

我找乖妈聊天,一方面是想从研发层面更深入了解下小图灵编程的学习体系和建议,毕竟弟弟三年级,我觉得肯定要给弟弟攒经验。

而另一方面我也特别想请教乖妈孩子的培养经验,他孩子的成绩离不开家庭的培育,成长经验对我们都是很有帮助的,我私心也是非常想向乖妈学习!

▲ 小乖被MIT录取时,乖妈只是低调地发了这个图庆贺。

听完乖妈的分享后,我是极其震撼的,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优秀的父母教养理念。

面对乖神令人无法企及的成绩高度,我们可能下意识会以为孩子取得的成绩是因为孩子智商高、天赋异禀,这是盼不来的。

又或者下意识以为一定是父母全力鸡娃,用尽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堆出来的效果,这些都是大部分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和乖妈聊完我却觉得这些想法很危险,因为这会让自己失去了学习别人好的养育经验的机会。

乖妈一家人的教养观,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可以学习参考的。

掌握了这点,其实每个孩子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专属花期,希望这些经历分享出来后,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03

乖妈给我分享的经验,让我很触动的第一点是:

1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

在小乖读小学的那几年,国内编程学习体系还不够成熟,基本上大家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编程学习上,更不用说准备信奥赛。

但乖妈在日常生活中却观察到小乖对计算机的兴趣,小乖喜欢游戏,甚至也会偷偷玩电脑游戏。

所以她就鼓励小乖去接触计算机的底层语言,从图形化编程,了解计算机的底层构架,鼓励小乖从一个被动玩游戏的角色,变为去创造、设计游戏的角色。

这个过程对小乖来说是相当新鲜的体验,也激发了小乖的学习欲,以至于即便小乖现在已经是世界双料冠军了,问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还是会把这些列举出来:设计电脑游戏、创建编程社团、成立编程工作室。

乖妈有一段话特别触动我,她说:

早期一定要让孩子多尝试各种兴趣爱好,不管学什么都好,孩子有兴趣的就去试试。

哪怕最后学不下去又如何呢,在这个过程你才会更加了解孩子的天赋在哪里。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小乖能一直在这条路上持续耕耘,因为他是真正热爱信息学和数学的,觉得沉浸其中很有乐趣。因为兴趣,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高效。

当天赋结合兴趣,学习的潜力就能够大大被挖掘出来,那学习效率自然就高起来,孩子也能坚持学下去。

2 把学习的责任交还给孩子

是不是有了天赋加上兴趣,小乖就能一定走的好呢?乖妈说不是的。

小乖在读小学、中学期间,他们都没有想过小乖将来会走上信奥赛这条路。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无论孩子将来怎么发展,但只有扎实的学术底子才能陪他过关闯将。

在他整个小学阶段中,乖妈一家对他的数理基础的培养还是相当重视的。

包括了鼓励小乖学围棋、玩桥牌、坚持数学、信息学两条路并学,都是为了打开小乖的思维灵活度,夯实孩子的数理基础。

乖妈有一点建议是反复强调的:一定要把学习的责任交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和老师、同学、校内学业相处。

现在有一种挺普遍的看法,似乎学习出众的孩子应该是苦兮兮的,被家长逼着学习,没有快乐的童年,也没有自己的留白时间,但这个想法是相当不靠谱的。

包括小乖在内,乖妈接触过的很多参加竞赛的孩子来看,他们的表现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

孩子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课堂纪律让老师很头疼;

会把教室门锁上,因为要在里面打牌,怕被老师发现;会小小的恶作剧,会想逃课想偷懒,让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投诉。

这些都是这个年纪孩子常有的表现。

这个时候,乖妈会选择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和沟通这些事情,鼓励孩子学会复盘和总结校内学习情况。

让孩子明白,校内学习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综合。

乖妈说,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学习交给老师更加明智,他们更专业。

而且家长辅导自己的孩子,很容易着急上火。

以小乖学围棋为例,因为乖妈自己会下围棋,也曾忍不住插手,说过很打击孩子的话,比如“你下的这就不叫围棋啊!”,后来小乖慢慢放弃了围棋的学习,想来还是有些可惜的。

后来小乖学数学、学信息学,乖妈秉持这个原则,孩子学习反而更有主动权,更有学习动力了。

3人生是长跑,父母是远见

乖妈在分享中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孩子取得的成绩孩子自身的努力占90%,家长的作用不超过10%,但这10%影响了孩子自身努力的90% 。

如果把一个家庭比做一个团队,小乖一家的成员角色大概是这样子的。学习的事情靠孩子自己,爸爸负责思想工作,类似政委,妈妈则负责信息收集和后勤保障。

简单来说,就是在学业规划和学习指导上,更多的是家长提供的远见和框架思路,孩子一开始从啥都不懂,慢慢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解整个学习方向,确保孩子今后的学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图/小乖作为杰出代表登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颁奖典礼

而家长是怎么确保自己给予孩子的学业指导是靠谱的呢?

当时他们一家走信息学道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从一起成长的同伴上,从过来人的榜样力量上,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的分析上,来自他们的指导和交流,都会相当有帮助。

乖妈分享了他们家的一些对话,我听完觉得相当形象。

母子对话:

乖妈:有一个 XXX 比赛,你要参加吗?听说 A(某牛人)也会参加。

小乖:参加吧。B 也告诉我了,他会参加,他非常强。

乖妈:是吧,上届第一名 C 和 B 是一个省的哎。

小乖:C 那一年级最厉害的还是 D,他后来拿了国际金牌。.........

乖妈:其实,入选国集次数最多的是 Z。好了,报名 OK 了。

父子对话:

乖爸:你不用和别人比,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不会比任何人差,一切会水到渠成的。

小乖内心:警惕状(忽悠,接着忽悠……)

乖爸:但是,最近你的学习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状况,balabala……

小乖内心:明了状(哼哼,果然不出所料。)

这段对话也被媒体报道过。

因为家庭分工清晰,孩子学习起来内核就更稳定。

陪伴小乖小初高学习生涯的这几年,乖妈专注做好信息收集和后勤保障的角色。

给小乖找更匹配的资源,带小乖做更有远见的规划,让小乖学会和老师相处,向老师学习,靠自身努力成长,这些都是小乖的成长燃料。

4 学习习惯要重视

乖妈一直强调一点,就是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乖妈说小乖从小没有去托管班学习,在家里学习时他们也会留意小乖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时集中注意力,今日事今日毕,不懂的东西想办法弄明白,大量的阅读,学会坚持等等。

这比教孩子怎么做一道题更重要。

对于一时的成绩,不应过分看重和焦虑。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他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但孩子不应该失去对下一次学习的信心。

人生是长跑,未来的成就需要他长期的专注和持续的努力,所以陪孩子优化学习习惯,鼓励孩子持续坚持,是家长一定要重视的地方。

05

以上便是我从乖妈顾老师那里学“偷师”的育儿方法。

她让我相当感动的一点是,这些方法其实每个家庭都可以效仿起来。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和潜能。

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哪个领域,只要我们能做到这四点,相信孩子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成就。

父母是孩子的灯塔,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你我。

作者萌芽,港大毕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会员,曾居香港,现居广州,畅销书《教养力》《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作者,育有两男孩,希望与你一起做自驱型养育父母,培养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

0 阅读:3

萌芽研究我最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