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拿糕”和“捣拿糕”

边地星 2024-12-19 13:54:36

在晋西北,有一种方便快捷的食物,用莜面和开水搅拌,在铁锅中不停地搅动,捣腾,就做成了“拿糕”,“拿糕”是汉语“糕”和蒙古语“拿”组合而成的词汇,“拿”为蒙古语“粘住”“有黏性的”意思,晋西北古为边塞之地,蒙汉杂居,生活相互影响,真可谓蒙汉合璧,别有特色。

拿糕不仅是晋西北的常见食物,也是陕北、张家口、内蒙古中西部常见的一种主食,荞面、莜面、土豆都可以做拿糕,但主要是用莜面来做。“拿糕”是名词,指食物,而“捣拿糕”是制作食物的过程,也称为“打拿糕”“搅拿糕”。

拿糕作为晋陕蒙冀,北方人的一种普通食物,大家对它有着一种特殊情感,吃拿糕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蘸料要好。冬季用腌酸菜的酸汤配制。用胡麻油炝点扎蒙或葱花,放些香菜在酸汤里,即可蘸着拿糕吃了;夏天和秋天可以配上西红柿汤汁,撒上盐,倒点醋和酱油,然后炝点扎蒙或葱花,放点香菜。喜欢吃辣的,用胡麻油炝点辣椒面调一下,就是一道香味扑鼻的盐汤。在晋西北,有“宁爬十里坡,不洗拿糕锅”的说法,原因是拿糕锅黏黏糊糊,不容易洗干净,要费很大的劲。

也有谚语“秋雨淋淋不食衣,莜面拿糕灰疙堆”的说法,意思是秋天庄稼收割完毕,再也用不到雨水的滋润,但连绵小雨下个不停,不能为人们提供衣服和食物,比喻无用之物,无用之功,莜面拿糕虽然做法简单,也很耐饥,但色相不好,看起来灰不溜秋,口感也比不上莜面栲栳栳。

0 阅读:0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